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14|回覆: 0

[其他] 【貞觀政要】卷20仁惻詩解出後宮女贖百姓子哀不避辰哭戰死士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0-24 14:37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貞觀政要卷20仁惻詩解出後宮女贖百姓子哀不避辰哭戰死士
題文詩:
貞觀初年,太宗謂侍,臣曰婦人,幽閉深宮,
情實可愍;隋氏末年,求采無已,至於離宮,
別館,幸御之所,多聚宮人.此竭財力,
朕所不取;灑掃之餘,更何所用?今將出之,
任求伉儷,非獨省費,兼以息人,亦各得以,
遂其情性.於是後宮,及掖庭也,前後所出,
三千餘人.貞觀二年,關中,大飢太宗,
謂侍臣曰:水旱不調,皆爲人君,失德,
德之不修,天當責朕,百姓何罪,多遭困窮!
百姓,鬻男女者,朕甚愍焉.乃遣御史,
大夫杜淹,巡檢,御府金寶,贖之乃以,
還其父母.貞觀七年,襄州都督,張公謹卒.
聞嗟悼,出次發哀,有司奏言:准陰陽書,
雲日在辰,不可哭泣;流俗所忌.太宗:
君臣之義,同於父子,情發於中,安避辰日?
哭之.貞觀十九,年太宗也,高麗,
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門樓撫,
慰之有從,卒一人病,不能進.詔至床前,
問其所苦,仍敕州縣,醫療之故,將士莫不,
欣然願從.及大軍回,次柳城詔,集前後戰,
亡骸骨設,太牢致祭,親臨哭之,盡哀軍人,
無不灑泣.兵觀祭者,歸家以言,其父母曰:
吾兒之喪,天子哭之,死無所恨.宗征遼東,
攻白岩城,右衛將軍,李思摩爲,流矢所中,
帝親爲其,吮血將士,莫不感勵.太宗仁惻.
【原文】

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婦人幽閉深宮,情實可愍①。隋氏末年,求采無已,至於離宮別館,非幸御之所,多聚宮人。此皆竭人財力,朕所不取。且灑掃之餘,更何所用?今將出之,任求伉儷,非獨以省費,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性。』於是後宮及掖庭②前後所出三千餘人。
【注釋】

①愍(mǐn):哀憐,可憐。

②掖庭:皇宮中的旁舍,宮嬪所住之地。

【譯文】
貞觀初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婦女被禁閉在深宮裡,實在很可憐。隋代末年,隋煬帝不停地去挑選宮女,修建離宮別館,在並非君主住宿的地方,也聚集了許多宮女。這都是耗竭百姓財力的行爲,我從不效仿。況且,這些婦女除了打掃宮室之外,還有什麼用處呢?現在我準備放她們出去,任憑她們選擇配偶,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費用,而且還可以使百姓減輕負擔,宮女自己也會滿意。』於是,唐太宗從後宮和旁舍先後放出宮女三千多人。

【原文】

貞觀二年,關中旱,大飢。太宗謂侍臣曰:『水旱不調,皆爲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當責朕,百姓何罪,而多遭困窮!聞有鬻男女者,朕甚愍焉。』乃遣御史大夫杜淹①巡檢,出御府金寶贖之,還其父母。
【注釋】

①杜淹:字執禮,杜如晦的叔父。起初爲秦王府文學館學士。太宗即位後,召爲御史大夫。

【譯文】
貞觀二年,關中大旱,五穀不收,老百姓發生了饑荒。唐太宗對侍臣說:『水旱不調,都是因爲君王治國無道造成的。我沒有修養品德,應該受到老天的懲罰,可是老百姓有什麼罪過呢,卻遭此困境!聽說現在百姓中有很多賣兒賣女的現象,我對他們非常憐憫啊。』於是,派御史大夫杜淹出京巡視,用御府的資財替很多賣身者贖了身,並將他們送還父母家。

【原文】

貞觀七年,襄州都督張公謹卒。太宗聞而嗟悼①,出次發哀②,有司奏言:『准陰陽書云:'日在辰,不可哭泣。」此亦流俗所忌。』太宗曰:『君臣之義,同於父子,情發於中,安避辰日?』遂哭之。
【注釋】

①嗟悼:悲悼。

②出次發哀:到郊外致以哀悼。

【譯文】
貞觀七年,襄州都督張公謹去世,唐太宗知道後悲極而泣,要前去悼唁。有關部門上書說:『陰陽書上說,辰日這一天,不可以哭泣,在民間這也是要避諱的。』唐太宗說:『君臣之間的情義,像父子一樣,悲傷之情發自內心,怎麼能夠避諱辰日呢?』於是痛哭不已。

【原文】
貞觀十九年,太宗征高麗,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門樓撫慰之。有從卒一人病,不能進。詔至床 前,問其所苦,仍敕州縣醫療之。是以將士莫不欣然願從。及大軍回次柳城,詔集前後戰亡人骸骨,設太牢致祭,親臨,哭之盡哀,軍人無不灑泣。兵士觀祭者,歸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兒之喪,天子哭之,死無所恨。』太宗征遼東,攻白岩城,右衛大將軍李思摩①爲流矢所中,帝親爲吮血,將士莫不感勵。【注釋】
①李思摩:頡利族人。高祖時封和順郡王,與秦王結爲兄弟,賜姓李,爲化州都督。
【譯文】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征戰高麗,駐紮在定州,行軍前來的士兵,唐太宗都要在御州北門城上進行安撫慰問。有一個士兵生病不能來,唐太宗親自寫下詔書派人送到他的病床前,詢問他的疾苦,還叫當地醫生爲他治療。所以不管將軍還是士兵都願意爲朝廷盡忠報國。後來,大軍回師駐紮在柳城,唐太宗下詔收集陣亡將士的遺骨,供奉牛、羊、豬,以太牢的儀式進行祭奠,他還親自前去祭拜,痛哭失聲,極其哀慟,在場將士無不受到感染,流下熱淚。生還的士兵回到家鄉,把這些情形告訴給死難者的父母,這些老人們說:『我的兒子死了,天子還爲他哭泣,真是死而無憾啊。』唐太宗征戰遼東時,在攻打白岩城的戰役中,右衛大將軍李思摩被亂箭射中,唐太宗親自爲他吸去污血,將士們無不受到感動和激勵。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征戰高麗,駐紮在定州,行軍前來的士兵,唐太宗都要在御州北門城上進行安撫慰問。有一個士兵生病不能來,唐太宗親自寫下詔書派人送到他的病床前,詢問他的疾苦,還叫當地醫生爲他治療。所以不管將軍還是士兵都願意爲朝廷盡忠報國。後來,大軍回師駐紮在柳城,唐太宗下詔收集陣亡將士的遺骨,供奉牛、羊、豬,以太牢的儀式進行祭奠,他還親自前去祭拜,痛哭失聲,極其哀慟,在場將士無不受到感染,流下熱淚。生還的士兵回到家鄉,把這些情形告訴給死難者的父母,這些老人們說:『我的兒子死了,天子還爲他哭泣,真是死而無憾啊。』唐太宗征戰遼東時,在攻打白岩城的戰役中,右衛大將軍李思摩被亂箭射中,唐太宗親自爲他吸去污血,將士們無不受到感動和激勵。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