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99|回覆: 0

[其他] 【貞觀政要】卷12諫太子詩解5訓性不勝情耽惑成亂忠言盡塞倫常修身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0-17 16:43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貞觀政要】卷12諫太子詩解5訓性不勝情耽惑成亂忠言盡塞倫常修身題文詩:
貞觀十三,年時太子,之右庶子,張玄素以,
承乾頗以,游畋廢學,上書諫曰:皇天無親,
惟德是輔,苟違天道,人神同棄;然古三驅,
之禮非欲,教殺將爲,百姓除害.湯羅一面,
天下歸仁.今於苑內,娛獵雖其,名異游畋,
若行無恆,終虧雅度.且傅說曰:學不師古,
匪說攸聞.然則弘道,在於學古,必資師訓.
既奉恩詔,令孔穎達,侍講乃望,數存顧問,
以補萬一.仍博選有,名行學士,朝夕侍奉.
覽聖人之,遺教察既,往之行事,日知其所,
不足月無,忘其所能.若此則能,盡善盡美,
夏啟周誦,焉足言哉!爲人上者,未有不求,
其善但以,性不勝情,耽惑成亂.耽惑既甚,
忠言盡塞,如此所以,臣下苟順,君道漸虧.
古人有言:勿以小惡,而不去之,小善不爲.
故知禍福,之來皆起,於漸殿下,地居儲貳,
當須廣樹,嘉猷既有,好畋之淫,何主匕鬯?
慎終如始,猶恐漸衰,始尚不慎,終將安保!
承乾不納,張玄素又,上書諫曰:臣亦聞稱,
皇子入學,而齒胄者,欲令太子,以知君臣,
父子尊卑,長幼之道.然君臣義,父子之親,
尊卑之序,長幼之節,用之方寸,之內弘之,
四海外者,皆因行以,遠聞假言,以光被之.
伏惟殿下,睿質已隆,尚須學文,以飾其表.
竊見穎達,趙弘智等,非惟宿德,鴻儒而亦,
兼達政要.望令太子,數得侍講,開釋物理,
覽古論今,增輝睿德.至於其如,騎射畋游,
酣歌妓玩,苟悅耳目,終穢心神.漸染既久,
必移情性.古人有言:心爲萬事,之主動而,
無節即亂.臣恐殿下,敗德之源,在於此矣.
承乾覽書,愈怒謂曰:玄素庶子,患風狂耶?

【原文】

貞觀十三年,太子右庶子張玄素以承乾頗以游畋廢學,上書諫曰:臣聞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苟違天道,人神同棄。然古三驅之禮,非欲教殺,將爲百姓除害。故湯羅一面,天下歸仁。今苑內娛獵,雖名異游畋,若行之無恆,終虧雅度①。且傅說曰:『學不師古,匪說攸聞。』然則弘道在於學古,學古必資師訓。既奉恩詔,令孔穎達侍講,望數存顧問,以補萬一。仍博選有名行學士,兼朝夕侍奉。覽聖人之遺教,察既往之行事,日知其所不足,月無忘其所能。此則盡善盡美,夏啟、周誦焉足言哉!夫爲人上者,未有不求其善,但以性不勝情,耽惑成亂。耽惑既甚,忠言盡塞,所以臣下苟順,君道漸虧。古人有言:『勿以小惡而不去,小善而不爲。』故知禍福之來,皆起於漸。殿下地居儲貳,當須廣樹嘉猷。既有好畋之淫,何以主斯匕鬯?慎終如始,猶恐漸衰,始尚不慎,終將安保!

【注釋】

①雅度:典章法度。

【譯文】
   貞觀十三年,太子右庶子張玄素因爲太子李承乾喜歡打獵,荒廢了學業,於是上書進諫,他說:
我聽說老天不會偏私,只會輔佐有德之人。如果違背了天道,不管是人還是神都會遺棄他。古代打獵三驅的禮治,並不是要人殺生,只是爲老百姓除害而已。所以商湯撤除捕捉野獸的四面網,只用一面網,如此仁義之舉終於使百姓歸心。如今您在御苑之內打獵,雖然名義上不同於在野外遊獵,但是如果放縱無度,終究有失體統。所以商代賢相傅說說:『學習不遵循古訓,這是聞所未聞的。』因此要弘揚道性必須學習古禮,學習古禮必須依靠老師教誨。現在我既然奉旨教太子讀書,讓孔穎達講授學問,是希望您能詢問古代的事跡和學問,以彌補學問的不足。另外再選一些博學多才之士,朝夕侍奉太子。閱讀聖人的遺訓,知道歷史變遷,發現國亡的原因,每天都能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每月都能不忘記自己所學的東西。這樣就盡善盡美了,那麼夏啟、周誦這樣的賢太子又何足稱道呢!爲人君主,沒有誰不追求善美的,只是因爲理智難以勝過感情,沉溺惶惑才造成了昏亂。沉溺惶惑過於厲害,就會使忠言全部堵塞,從而使臣下苟且偷生、投其所好,損害爲君之道。古人說:『不要因爲是小的過失就不加以改正,也不要因爲小優點就不願去做。』應該知道,禍福都是漸漸產生的。您身爲皇儲,應該樹立自己美好的形象。既然有喜愛打獵的癖好,如何能專心主持國事呢?謹慎從事,善始善終,尚且擔心會逐漸衰退;何況一開始就不謹慎,最終又如何去保持呢!
【原文】

承乾不納是,玄素又上書諫曰:

臣聞稱皇子入學而齒胄者,欲令太子知君臣、父子、尊卑、長幼之道。然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尊卑之序,長幼之節,用之方寸之內,弘之四海之外者,皆因行以遠聞,假言以光被。伏惟殿下,睿質已隆,尚須學文以飾其表。竊見孔穎達、趙弘智等,非惟宿德鴻儒①,亦兼達政要。望令數得侍講,開釋物理,覽古論今,增輝睿德。至如騎射畋游,酣歌妓玩,苟悅耳目,終穢心神。漸染既久,必移情性。古人有言:『心爲萬事主,動而無節即亂。』恐殿下敗德之源,在於此矣。

承乾覽書愈怒,謂玄素曰:『庶子患風狂耶?』

【注釋】

①宿德鴻儒:很有道德很有學問的人。

【譯文】
    李承乾不接受張玄素的意見,於是他又呈上一篇奏疏:
我聽說皇子入學按年齡長幼排序,這樣是爲了使太子知曉君臣、父子、尊卑、長幼之間的道理。然而君臣之間的禮義,父子之間的親情,尊卑的等級,長幼的秩序,要從內心去奉行,使之廣大於天下,都要依靠自身的行爲使自身聞名久遠,憑藉言辭而使其廣泛傳播。殿下已經長大成人 ,且天資聰慧,但仍需要學習 知識以提高自身修養。我認爲孔穎達、趙弘智等人,不僅是當今鴻儒,具有很高的德行修養,而且他們通曉政治之道。希望您時常聽他們授課,讓他們講授人情物理,談古論今,以增加您的智能。至於騎馬射擊、音樂美女 之類的逸樂,只會滿足一時的耳目之娛,終將會擾亂心神。如果過多沉溺其中,必將改變您的性情。古人說:『心是萬事的主宰,如果心無節制地騷動,必然會產生禍亂。』我是害怕這些逸樂會成爲敗壞殿下德性的根源啊!

李承乾看了奏書,更加憤怒,對張玄素說:『你是害了瘋病嗎?』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