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37|回復: 0

[史學] 藏族传统知识与生态环境的变迁(二)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0-12-6 15: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经济史论坛


  
佳碧村饲养的牲畜主要有犏牛和山羊,通常每个家庭饲养五六头犏牛和数十只羊,冬春季节在村寨周围的山上放牧,夏季到海拔3500米至4000米的高山牧场放牧。近年来由于畜牧业的萎缩,高山牧场已经废弃,山羊也只有两三家人继续饲养,犏牛数量也急剧下降,有些人家甚至把公牛卖掉,只留下母牛。2005年佳碧村有犏牛135头,山羊427只、猪150头。  
   狩猎是佳碧村民一项传统的生计方式。在1994年以前,贩卖麝香曾经是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1994年政府禁止狩猎并没收枪支,狩猎活动已成为历史。
自1990年以来,由于日本市场的需求,松茸采集成为村民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每年6月份到9月份的雨季时期,佳碧村民便争相到高山采集松茸。松茸采集收入虽然受市场影响要波动,但十余年来每户人家每年均有三四千元人民币的收入。
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国家允许林木开采,伐木业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亦是佳碧村村民当时的重要收入来源。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村民除了建房可以砍伐一些树木外,经营性伐木已经被完全禁止。在伐木业盛行时,运输业也应运而生。而禁伐之后运输业也随之萧条,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从事其他物资的长途运输。
佳碧村位于昔日茶马古道和卡瓦格博转经路的必经之地,因此村民历史上就有外出经商的习惯。今天随着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离开村子到外地经商、打工,远至昆明、拉萨和北京,近到德钦县城和香格里拉。
    最近五十年以来,由于一些人为的因素,佳碧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脆弱的生态体系,遭到破坏后很难恢复,对当地本来十分恶劣的生存环境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其结果不仅制约了当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直接威胁到了当地人的生存。
    是什么原因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些破坏对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如何?如何恢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当地社区如何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作为在当地世代居住的村民又是怎样看待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以及解决面临的变化和问题的呢?
三、传统的知识体系
    德钦藏民世代生存于高山峡谷,千百年来形成了丰富的崇拜自然、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知识体系,它包括生境的信仰、生境的本土认知和生境的传统管理制度、知识和技术等。
(一)生境的信仰
1.神山信仰
    神山信仰源于德钦当地藏民早期万物有灵的自然信仰,随后又成为苯教神o信仰的一部分。当佛教传到德钦后,神山信仰曾与佛教发生冲突,但随后又被迅速纳入到佛教信仰体系中,神山的山神也成为佛教的护法神。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海拔6740米的念青卡瓦格博神山,传说中他曾与莲花生斗法,最后被莲花生收服皈依佛教,并成为护法神,位列藏区八大神山之一。
    今天德钦的每个藏族村庄都有自己的神山,并以念青卡瓦格博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神山信仰体系,这些大小神山纷纷成为卡瓦格博的妻子、太子和将军。无论神山的大小和地位高低,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神山上的花木、动物等一切生灵都属于山神,并受到他的保护,任何人不能砍伐神山上的一草一木,不能猎杀神山上的动物,否则就会遭到神山的惩罚与报应。
    在佳碧村有着五座神山,他们是贡格白顶、布扎座、崩姆边松、阿四姆九和格硕登。贡格白顶位子佳碧村东部,与白马雪山相邻,是佳碧村南北两部分原始森林的守护神;布扎座位于贡格白顶的西南方,在佳碧村南北两部的原始森林之间,是佳碧河的源头守望神:崩姆边松,简称崩边松,位于佳碧村北部德维公路旁,传说是卡瓦格博的第三个女儿,是贡格白顶的第三个妻子;阿四姆九,位于佳碧村与升平镇的子水村的交界处,传说是位女神,也有传说是卡瓦格博的妻子;
格额登,也称格勒宗,又称玛兵扎堆吾学,传说是卡瓦格博的守门大将,位于佳碧村西南部、澜沧江大峡谷边,这座神山在(大瓦博降伏八大宗的传说>一文中又称格赞波宗,是佳碧村的地位最高的神山。它的山神(曰达)“马兵扎维吾说”是澜沧江流域云岭乡河谷地带木、火、土、金、水五大山神之首。它的名字起源于月亮。月亮在藏语中口u“格勒”,“宗”为神山之意。所以“格勒宗”山脚下的澜沧江大湾峡因此得名“月亮湾”。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是“格勒宗”神山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格汝农”(“格汝农”即情人相会之意)。故事中格萨尔王和他的情人仙女阿达拉姆常年相会于此,因此得名。在村民的传统信仰中,这些神山上的山神地位不同,法力也各有高低。如“格勒宗,,主宰了佳碧村生计民生的运势和对环境的庇护。村民对山神很敬畏。这种敬畏的思想延伸到神山所辖之下的山水树木。村民与之相处,只有保护和敬重神山,和谐相处才能得到神山的庇护,才有生计民生的发展。在村民的传统信仰中,还有一种地位比山神低的土地神一一.:勒”。一般都居住在农户房前屋后的大树里。如佳碧村“德色家”的侧柏树下;“忠米家”的柳树里;“娘瓦家”的黄果树里(后被活佛迁到河边的柳树里)。在“勒”盘踞的地方,如果不保持干净与安静,则对这些大树所属家庭和临近农户不利,甚至会让家人生怪病,牲畜不明死亡。“勒”与山神不一样,”勒”对人造成伤害时,可以请法力高深的活佛做法事控制“勒”的伤害,也可把“勒”搬迁到另外一个离农户稍远的地方。而山神则不能被搬迁,只有敬供。原来无“勒”的地方如果在房前屋后种下侧柏树、S果树、竹等植物,则容易引来其安身定居。如果发现“勒”定居,一定要敬供起来,环境保持干净与安静,这样,“勒”就能帮助家庭财运兴旺,否则就会制造疾病与灾害。
    除了农历每月十五佳碧村村民都要到神山焚香,祈祷神山保佑和赐福村庄外,每年春节期间还有专门的祭祀神山仪式:大年初一全村男性要登到格勒宗神山顶,女人要登崩那宗姑神山,早晨村民们请年长者焚香、诵经向神山祈福,下午逐渐转化成为联欢活动,大家围着烧香台唱歌、喝酒和跳舞直到夜晚;大年初二全村男人祭祀贡格白顶神山,女人集中到村中的寺庙念经;大年初三全村男人祭祀布扎座神山,女人则到村中的白塔念经;大年初四全村祭祀阿四姆九神山。    由于神山信仰的约束,神山上的树木砍伐和狩猎活动被完全禁止,
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佳碧村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效果显著。据村中老人叙述,新中国成立前佳碧村被原始森林包围着,夜里在家中都听得见野兽的嚎叫声,一个人晚上不敢出门。至今从老人啧啧的感叹声中,可以感受到当年对神山的敬畏,但更多的是怀念。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