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18|回復: 0

[史學] 全球史──地球村的立体"交通"图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08-1-17 10: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光明日报
世界史宛若一部伟大的史诗,总是不断地向人们展示着她的魅力。如果说以往对她着迷的主要是社会精英的话,那么而今对她着迷的已扩及广大民众。这是因为几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已逐渐把原本是分散的世界整合成一个有机体,人类各民族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再也不能对她漠不关心了。
什么是“世界史”?一个是“History of World,另一个是“World History”。前者指的是“世界本身的历史”,后者指的则是“世界性质的历史”,两者都包含着人类的活动,既不完全是客观的也不完全是主观的,但前者似乎更强调它的客观性,而后者似乎更强调它的主观性,其实这里所说的“主观”主要是指“主观努力的结果”。依笔者之见,既然世界史是研究整个人类活动的历史,真正的世界史就应当是“全球史”,它包含上述两个概念的内容,但更主要的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因为“全球史”的本来意义乃是“世界性的”。
200811710259616.jpg

13世纪的手稿插图,描绘了两个鲁特琴演奏者:穆斯林(左)和基督徒(右)。

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相比,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所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有哪些值得关注和肯定呢?首先,它在史学上首次明确地把各民族和文明之间的“交流”确立为该书的主题并把它纳入该书的标题,这就抓住了一部真正的全球史写作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它还把“传统”确立为该书的另一大主题,也就是承认不同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差异乃是“交流”的前提和内容,体现了该书对全球史内涵的深刻认识;它以上述两大主题为主要线索,将全球史分为“早期复杂社会”、“古典社会”、“后古典时代”、“跨文化交流时代”、“全球一体化的缘起”、“革命、工业和帝国时代”及“现代全球重组”七个时代,这就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向读者揭示了全球史的内在逻辑,给人以纵深感;与以往宣扬的西方文明优越论不同,作者提出并实施了“跨文化互动”的概念,强调每一种文化在人类共同体中都是“独立的存在”,强调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一种“互动”即相互影响的关系,这就不仅与“西欧中心论”划清了界限,也挑战了近年出观的的“文明冲突论”;历史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全球史是整个人类活动的记录,但许多历史著作常常是见物不见人,该书在每章的开头都以一个个人的故事讲起,从而避免了有些世界史著作过于综合而忽视细节的通病;该书除了附有大事年表、简明时间表和进一步阅读文献外,还增设了“历史文献”和“背景链接”等栏目,很适合作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之用。所有这些,在笔者看来都优于我国目前流行的全球史,以及其他许多引进的世界史教材。
并不是说《新全球史》已臻于“完美”,读者在阅读和使用此书时仍须持探讨之精神。例如,作者以“复杂社会”取代“阶级社会”,进而以“社会空间”取代“国家本位”,这固然给全球史的写作带来诸多便利,但并改变不了迄今为止人类活动主要由“国家”调控的事实;又如,该书讲到“全球一体化的缘起”,但只讲到“工业革命”和“跨洋交流”而没有深入挖掘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这就很难说清“全球一体化”的真正动因;再如,该书谈到20世纪的“全球重组”,甚至谈到“帝国的结束”和“没有国界的世界”,但却没有很好地涉及此间发生的“高科技革命”及相关的“网络化”等问题,这使“全球一体化”失去了它应有的经济动力和时代特征。但所有这些都不能掩盖《新全球史》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尤其是作者提出的“跨文化互动”概念,以及在这一概念指导下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在笔者看来,全球史在本来的意义上是真正的世界史,至少在目前来看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对世界历史的了解与人们的素质和修养有关,因为“狭隘地域性的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有赖于交往的普遍化。 (何顺果)(图片均选自《新全球史》)
2008117102533985.jpg   

《新全球史》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

魏凤莲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