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55|回復: 0

[國學灌水] 春秋就有青铜器赝品 汉武帝曾被仿品骗过 (1)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11-10-11 09: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齐鲁晚报
201110119314807.jpg  北宋大晟钟


以青铜器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古老高超的冶炼技术、生产规模和铸造工艺,凝聚了中国古人的智慧。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升温,青铜器的造假现象也愈演愈烈。其实,从春秋开始,几乎各个历史时期都有青铜器的仿古与造假现象。我们请青铜器鉴定专家张颂斌先生讲解青铜器仿制与作伪的历程。
春秋时伪品鲁国制造假“谗鼎”
从文献上看,青铜器的仿制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张颂斌说,据《韩非子・说林下》记载:“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赝往,齐人曰:‘赝也。’鲁人曰:‘真也。’……”春秋时,鲁国珍藏着一只名为“谗”的鼎,这只谗鼎在列国诸侯中名声很大。有一次齐国发兵讨伐鲁国,索取谗鼎。鲁君舍不得谗鼎,可又不敢得罪齐国,就把谗鼎藏了起来,派人送去一只仿制的赝鼎。由此可见,春秋时期鲁国为了对付强大的齐国的勒索,已对珍贵的青铜器进行了仿制,后世遂以“谗鼎”代指“假冒之物”。
张颂斌说,当然,大家需要区分的一点是,上述的造假是出于政治和权力斗争的目的,严格地讲,与现今以营利为目的造假有着本质区别。
汉代仿品造假骗过汉武帝
西汉距商周时已相隔十几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汉代人对商周时期青铜器艺术的了解已有很大局限。“到了汉代,一旦商周青铜器重见天日,往往以为是祥瑞的征兆。”张颂斌说。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四年“六月,得宝鼎后土祠旁。秋,马牛渥洼水中。作《宝鼎》、《天马》之歌。”不过,有人怀疑此鼎是汉文帝时的作伪老手新垣平(上大夫)为献媚文帝而埋下的伪器,到了武帝时代才被发现。武帝不辨真伪,以为是周鼎,于是把年号改为“元鼎”,以资纪念。可见,当时就有为讨好皇上而进行青铜器作伪的事情。据记载,就是这位新垣平,叫人在一只玉杯上刻上“人主延寿”四个字,诡称是仙人送给汉文帝的。结果事发,被灭门三族。
宋代仿品崇古复古导致仿古热
在宋代以前的唐和五代也有仿青铜器的历史。宋代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已记述了唐、五代官营作坊专事仿造铜器的事。今存故宫博物院的一件西周觯,就被一些专家认定是唐代所仿。
张颂斌说,宋代是仿制青铜器的第一个高峰。除了常见的宋仿汉、唐铜镜外,宋代主要仿造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其主要原因是宋代统治者为了改变五代十国混乱的政治局面,提倡经学、恢复礼制,尚古、崇古,加上宋徽宗赵佶的提倡,官僚文人的参与,不但收藏商周青铜礼器,而且还比照真器仿制古铜器,在省博就保存了部分传世的宋仿商周青铜礼器,现在这些仿品也有千年左右的历史了。
宋代的仿品,主要是材料与商周青铜器不同,用的是宋代当时的材料,明显的特征是铜质暗红、较软,铸造方法上用的也是宋代的技术,蜡模铸造、无范线,但是经历千年的铜锈和包浆是真实的。“宋代人在仿制的品种上,主要仿商周礼器,很少见到仿战国、秦、汉代的素器,也不仿制兵器、车马器等。”张颂斌说。

        来源:齐鲁晚报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