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50|回復: 0

[狭义文字学] ""已3000岁 是古代繁体字非常普遍的偏旁部首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1-8 08: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广州日报
20101785355884.jpg


帖子里的“L”字照片。


前天,南京农业大学BBS“南农试验田”贴出了一个“最新发现,南京农业大学最宓牡胤健钡奶子,帖子贴出三张照片,第一张是大大的“濉保第二张“L”,第三张是汉隶体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

    帖子引出一串跟帖,“早知道了”,“我还真是第一次知道”……是错别字吗?还是刻意写成这样的?记者调查发现,早在3000多年前“濉笔欠浅F毡榈钠旁部首,西周毛公鼎上的“明”字就写成“L”。专家说,宕拥生到现在已经有3000岁了。

    农业文明博物馆好“濉

    被同学们称之为最“濉钡牡胤蕉阍谛T拔鞅苯牵边上就是女生宿舍。“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的牌子有两块,一块是博物馆的匾额,简体字版本;还有一块是繁体的汉隶,在一巨石上,阴刻。远远就能看到“L”字,住在旁边的女生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以前,我朋友来玩,看到这石碑上的几个字就笑,‘你看那个L,好濉。”住在女生宿舍的小刘告诉记者,石碑上的“L”字总能引起朋友们的关注。

    3000多年前“明”用“濉迸

    明字怎么可以写成“L”?一听记者说,南农大把“明”字写成了“L”,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部的张蔚星就笑了。“太正常了,中国文字经历了陶文,甲骨文,金文。到金文时期,明的写法就是L。这里‘濉寓意为有瓦的窗户,月亮透过有瓦的窗户就明了。”台湾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毛公鼎上也有“L”字,这个鼎是西周时期的,距今已有3000余年。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