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55|回復: 0

[汉语词典] 易误解词语辨析:“叹为观止”是赞叹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07-7-6 16: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书摘
新浪网在200510月份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中国国民党一百年来因为坚持独裁导致衰落的历史事实。文章写得很好,但是也出现了错用词语的失误。比如在介绍到国民党因为独裁导致贪污成风时,作者写道:“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贪污腐败,使国民党民心尽失。”这句话中,“叹为观止”显然用错了。
“叹为观止”一词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出自吴国公子季札之口。在历史上,季札是一位有名的贤人。季札善外交,喜音乐,德才兼备。吴王寿梦欲将王位传给他,他不肯接受,后来,哥哥余昧又要传位于弟,季札仍推让。季札主张罢兵安民,结交诸侯,于是余昧就拜季札为相,让他出使各国。
季札出使鲁国时,观赏鲁国音乐舞蹈,对各种舞乐作出了不同评价。当他看到跳《韶箭》舞时,断定这是最后一个节目,并由衷地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思是舞乐好到了极点,我们就看到这里吧。后来人们就用“观止”一词来赞叹所看到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没有更好的地步,是褒义词。
如今,“叹为观止”这个词语用错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把这个成语理解为“到了极点”,当贬义词用,显然不妥当。上文中那个句子,就是因为这样而产生错误的。再举一个类似的错句:“为了骗取扶贫资金,这些村干部居然使出了各种办法,其行为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一种错误用法是,没有区分主语是人还是物。如果主语是人,就要用“叹为观止”;如果主语是物,就要用“令人叹为观止”或者是“让人叹为观止”。错误的例句如:“她的舞蹈动作优雅,表现力强,叹为观止。”   
作者:郭灿金 张召鹏
摘自《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1月版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