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9|回復: 0

[汉语词典] 汉语方言中的指示叹词(1)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0-12-14 14: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北方教育
不少汉语方言中都能找到一两个既有叹词的特征又有指示功能的词,本文称之为“指示叹词”,如粤方言的“呢”和“颉薄⑽夥窖缘摹斑觥薄⒊ど郴暗摹班”等。跟其他叹词一样,它们能在句首出现,可以独立成句,但同时又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本文考察了各地方言的指示叹词,发现它们都有两种主要的用法:手势用法(或现场用法)和象征用法(或非现场用法)。前者应是本来的用法,经虚化而成后者。语言类型学研究发现,世界各地语言表指示的手段一般都以名词性、副词性或动词性语词为主,专职指示用的叹词比较少见。汉语的这一发现,对普通语言学应有启示作用。


  1 从广州话的“呢”和“颉彼灯


    广州话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表面上同一个“呢”字可在句子中三个不同位置上出现。请看例(1):


    (1)呢,图书馆窀稣派呢,唔知诶催砝茨兀(哎,图书馆那个张先生,不知道他来不来呢?)
这里的三个“呢”,形式虽然一样,功能却有所不同。第一个表示提醒,第二个表示停顿,第三个表示疑问。严格来说,第一个“呢”跟其他两个“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相对独立,后者从属于前面的词组;前者表示某种话语的功能,后者是话题和疑问的标志。


     为了区别“呢”的三种用法,拙文(1996)曾尝试把三个句法位置上的“呢”分别称为句首助词、句中助词和句末助词。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把句首的“呢”跟其他位置上的“呢”区分开。出现在句首的“呢”相当于叹词;出现在句中的“呢”相当于停顿词(赵元任1968;朱德熙1982);而出现在句末的“呢”相当于其他方言的句末助词。不过这种做法也有它的缺点,就是不能突出句首“呢”跟其它两个“呢”的根本区别。就它们的句法行为来说,句首的“呢”能单说,可自成一句话。这跟一般意义上的助词不同。请看:


    (2)呢,只雀仔穸劝。(看,鸟在那儿啊!)
    (3)呢,戴眼镜窀鲞浒⒚!(看,戴眼镜那个不就是阿明吗!)


    从语用功能方面考虑,“呢”的作用是把听话人的注意力转移到某事物上,因此具有指示功能。“句首助词”的提法也不能很好地概括这一点。除了“呢”之外,广州话还有一个“颉(na[21]/la[21]),也是表指示的,如:


    (4)颍戴眼镜窀鲞浒⒚!(看,戴眼镜那个不就是阿明吗!)
    (5)颍呢度十文!(〔买东西付钱时〕哎,这里十块!)


    此外,我们注意到,吴方言也有个“喏”,也是用来表示指示和提醒的。以崇明话为例:(“喏”表示指示时念no[55]或no[53],表示提醒时念no[223])


    (6)喏,拨一块糖你吃。(诺,给你一块糖吃)
    (7)喏,夷个钥匙交拨你。(诺,他的钥匙交给你)
    (8)喏,个件衣裳快点净脱夷。(诺,这件衣服快点把它洗了)
    (9)喏,喏,大家看,夷个付何个腔调!(诺,大家看,他这副什么态度)


    例(6)和例(7)都是说话人传递东西时说的话。例(8)和例(9)中“喏”把听话人的注意力引向眼前的人或事物。下面两例中,例(10)表示“请看”,例(11)表示提醒:


    (10)喏,夷诈人[口]特。(看,他耍赖了)
    (11)喏,是个年子个事体,你忘记脱[口]特?(诺,是前年的事,你忘了)


    上海话也有“喏”,许宝华、汤珍珠的《上海市区方言志》(1998)就收了这个词。它有两个读法:n[53]“表示给予”、n[12]“表示让人注意自己所指的事物”(357页)。钱乃荣(1997)《上海话语法》也有记录:(下面五例译文均为笔者所加)


    (12)喏,脱我拿去!(喏,给我拿去!)(241页)
  (13)喏,还拨侬!(喏,还给你!)(241页)
    (14)喏,要搿能挖再挖得快!(喏,要这样挖才挖得快!)(242页)
    (15)喏,侬要个物事摆辣此地。(喏,你要的东西放在这儿。)(242页)
    (16)喏,讲拨侬听!(喏,讲给你听!)(242页)
例(12)至(15)中,“喏”表指示;例(16)的“喏”起篇章标记的作用。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