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00|回復: 0

[汉语教育] 西班牙华文教育的一些思考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07-10-26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网络
经验和教训会激发人的想象,其想象也许就是一种思路。我认为,西班牙华文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无论师资还是生源,无论老学校还是新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华文的学习热情一天比一天高涨,但这只是进步的一面,还有其落后的一面,这落后的一面有待于开动脑筋,提出解决。
华文教育离不开交流沟通,尤其在华侨华人相对少的国家,若一味关门造车,自以为是,那势必会走向歧途。如果我们经常交流沟通,一起探讨商榷,或学校与学校之间,或同行与同行之间,或请进来走出去,或吸收一些从事华文教育的有生力量,充实华人侨团,少一些“庆功酒”、“招商宴”,多一点“思想茶”、“文化餐”,那么,华文教育一定会发展得有声有色。
近年来,虽然华文教育步伐走得较快,但华文教育缺少特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教学路子狭窄,形式单一,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不能同步。事实上,文化教学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它加快了华裔青少年对祖国的认识,从而增强对华文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海外华人社会三大支柱之一的华文报纸,华文教育工作者理应将其看作华人思想交流、学生作文交流的平台,但在这个平台上,却很少看见教师之间的交流,既然学生都能“以文会友”,那么教师之间为什么就不能共同探讨商榷呢?
经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其经验就是教师的教学心得。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教学环境下,搞一个教学研讨会是有必要的。每月拿出几个小时,提问题,谈看法,出主意,想办法,彼此畅所欲言,如此这般,我想西班牙华文教育必会取得更大的成果。座谈会切莫流于形式,非强迫教师拿出经验不可,同时也切莫将国内教学的条条框框照猫画虎地搬来使用。
有些教师过分强调教材内容与海外“水土不服”,把教材看成是搞好教育的唯一条件,我以为不然。是的,良好的教材,尤其适合华裔青少年心态、情感、志趣的教材,必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这只是一方面,优良的师资才是关键。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师资队伍,即使教材再好也没用,华文教育,师资才是关键。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招聘优秀教师,即使这样,优秀教师的缺乏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各中文学校招聘教师的途径基本是在华文报纸上刊登广告,其次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进行“民间网罗”,但由于受拜金主义的影响,许多教师(工作)情绪不稳定,往往上星期还热情高涨,下星期便一走了事,中文学校一度成了他们的落脚点、“过渡段”。其次,在有些华侨华人眼里,中文学校只不过是一个教孩子识字的地方,认为教师的工作简单、轻松,因而就工资待遇也就无需认真,将就一下即可,甚至在个别侨领眼里,中文学校的教师还不及他们公司里的一个跑腿,餐馆里的一个厨师有价值。我认为,在教师人才缺乏的西班牙,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大有必要,当然这要看一个办学人的思想意识,假如办学人只求表面,不求实际,只求利益,不求效率,教师的待遇不会得到改善,而华文教育也只有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从发音到认字、到对华文的认识,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华裔子女的华文教育,我以为兴趣是循序渐进的“推动器”,是华文入门的关键。要想产生兴趣,惟有阅读。阅读是培养青少年志趣、增加文化知识、积累辞藻佳句的最好途径。在华文教育受局限的海外,培养华裔子女养成阅读“名家名著”的习惯,不失为最好的方法。当然,大部分孩子是没有阅读兴趣的,他们的阅读兴趣还未破土,就像种子一样,还埋在土里,需要园丁的培养与浇灌,但一旦破土就会发生兴趣。有兴趣才想学,枯燥的说教,只能使人乏味。有的教师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抛砖引玉,循循善诱,开启孩子们的想象力,能做到这一点,我以为最妙。从小学“高年段”开始,把阅读课作为重点课来抓,同时增加一点浅显易懂的写作知识,很有必要;童话也好,神话也罢,只要“投其所好”、健康有益就行。
其次,学生作文切莫“指导”出“教师味”来,贻误学生,让学生不辨自己。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完美”,往往拿学生作文“开刀”,大行其“术”,创造出一个师生的“完美”,刊登于报端,我以为不可取。稚气的语言出自童稚的心灵,“爸爸”一词被一下子改成“父亲”了,这有失儿童的天真。幼苗需要耐心、爱心来浇灌,使其循序渐进,切莫拔苗助长。鼓励固然重要,假使鼓励不当,就会弄巧成拙,变成鼓动孩子撒谎不诚实了。
死搬硬套、瞎编乱造的教学要不得,它比说教更可怕,误人子弟。优秀的教师会把一篇普通课文当成一首优美的曲子“弹”给学生听,其优秀之处就是用心、有心之处。假使一个教师善于利用平时掌握的文化知识,或者“现学现卖”,结合课文内容,“声情并茂”地演示出来,我以为最妙,什么是真才,这就是真才,可西班牙华文教师队伍里缺少这种真才;受出国淘金的驱使,有些教师糊弄一天算一天,有真才也好,无真才也罢,一旦“豁出去”了,谁也没办法。
再说小学“低年段”。小学“低年段”的孩子,以声、图、游戏、肢体语言和“死记硬背”等方法作为华文教育的启蒙,我以为有必要,切莫把时间都浪费在“标准发音”上。其次追求句子成分合理与否、作文结构严谨与否的做法,也不可取;这个时段,是他们记忆的最好时段;多记忆,少领会,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借助这一“特点”,要他们多背几首唐诗、宋词,或多记一点“名段佳句”,试试看。
总而言之,华文教育是海外华侨华人的百年大计,好的教育思路是关系到海外华裔子女继承和发扬祖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问题。我认为,西班牙华文教育会随着华人社会的日益壮大而壮大。本人的这点浅识构不成什么思路,充其量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和建议,说出来供大家参考。(来源:西班牙《欧华报》)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