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22|回復: 0

[汉语教育] 辨析语病专题教案(4)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0-8-20 14: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豆丁网
五.表意不明。
   方法12 注意三类词:多音、多义词,指代词,数量词,介宾短语及词语间的关系DD查语句歧义。
   例句① 还欠款1000元。
   运用:句中有一个多音词“还”,即可以理解为“仍然欠款1000元”,也可理解为“归还欠款1000元”,从而确定原句是表意不明型病句。类似的句子还有“这话说重了”。
   例句② 小李说:“老王这人真黑。”
   运用:粗看全句似乎并无毛病,但这句话中有一个重要的词“黑”,“黑”是一个多义词,在这句话中既可以说是一个人长得黑,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心肠黑。
   例句② 棺材后面跟着三个妇女DD死者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女儿。
   运用:句中有一个指代词“她”,既可以理解为“死者”,也可以理解为“死者的母亲”,从而确定原句是表意不明型病句
   例句③ 三个学校的校长都去开会了。
运用:句中有一个数量词的组合“三个学校的校长”,既可以理解为“三个”“学校的校长”,也可以理解为“三个学校的”“校长”,从而确定原句是表意不明型病句。
   例句④ 他在火车上画广告。
   运用:粗看全句似乎并无毛病,但句中有一个介词短语“在火车上画广告”,既可以为“把广告画在火车上”,也可以理解为“人坐在火车上画广告”。
   六.不合逻辑。不合逻辑有两种,一是不合逻辑规律,一是不合生活实际。
   方法14 注意句中出现的多个并列的概念DD查概念不清。
   例句① 今天来开会的有数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高校教师。
   运用:句中出现了几个概念,而“高校教师”中也有数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其余概念并不是并列概念。
   方法15、注意句中的一些表示范围(尤其是带有绝对意义的词如“全”“都”“凡”“从来”“历来”等)表示判断、表示程度的词语DD查不合逻辑。
   例句① 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分裂总是短暂的。
   运用:注意到句中有“历来”这样的含有“绝对”意思的词,而句中又说“分裂总是短暂的(短暂也是有)”,从而判断出原句是不合逻辑的病句。
   例句② 只要有了水,作物就可以存活,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运用:注意到句中有“只要有……就”“是”这样的表判断的词,其意思是表示“水是作物存活的充分条件”,而这是不合生活事理的,水只是作物存活的必要条件,作物要存活,还需要土壤、肥料等别的条件,从而确定原句不合逻辑,是病句。
   方法16 看到多“不”,确定语意,负负得正不(反问句亦算负)DD查前后肯定否定颠倒。
   例句① 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运用:第一步:先根据前一句确定说话者的本意,是想表达“能想象得出”的意思,应画“+”号。
   第二步:查后一句表“不”意的个数,共有“没有”“不会”“不出”,共是三个负号,最后表达的意思应画“-”号。故这个句子是一个前后肯定与否定不统一的病句
   例句② 谁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得来的呢?
   运用:第一步:看到句中有多个“不”,确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好成绩*勤奋”,应画一个“+”号。
   第二步:找原句中表“不”意的个数,“否认”、“不是”再加上反问句式,共有三个负号,应画一个“-”号,和原句意不通,从而确定原句是病句。
   方法17 注意抓因果关系关联词,主要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查强拉因果;
   例句① 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运用: 句中有“因为……所以”的关联词,但细杳原句,对“学科有所偏重”,也可能恰恰会喜欢数理化,可见“学科有所偏重”与“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原句犯了强拉因果的语病。
   方法18 注意抓表前后关系的介词,主要有“对”“对于”“与”“和”等,确定原句意思,施动者“主”在前,受动者“客”在后DD查主客颠倒。
   例句① 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
   运用: 第一步:“对”和“对于”在多数情况下是通用的。但在表示主客之间关系时,二者恰恰相反,“对”是“主在前,客在后”,“对于”是“客在前,主在后”。
   第二步:分析原句,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了解爱迪生这个名字”。“我们”是“主”,“爱迪生的名字”是“客”,而原句用的是“对”,却是客在前,主在后,显然是病句。
   例句② 老师来了,小明正和他谈论一个数学问题。
   运用: 句中有“和”,第一个分句陈述的对象是“老师”,是全句的“主”,小明是“客”,本着用“和”时“主在前,客在后”的原则,确定原句是病句。
   方法19 联系现实生活DD查不合生活逻辑。
   例句① 凡到过济南的人,无不去趵突泉一游。
   运用:从生活的逻辑上讲,不可能所有到济南的人必去趵突泉,所以这样的句子虽然从语法上并无毛病,但因其不合生活逻辑,故仍是病句。
   例句②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运用:“死难者”就指已死的人,“幸免”就是没死,“没死的死人”很显然不和生活实际。
   例句③ 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运用: 全句在语法上并无毛病,但联系现实生活就会知道,雨后的彩虹应出现在与太阳相反的方向上,原文说的是下午,故彩虹应在东方,而不是西方,原句不合生活逻辑。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