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56|回復: 0

[古代科技] 宋代数学派“太极”观(2)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2-4-26 09: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国学文化
3.道为太极 邵雍在《观物外篇》中提出“道为太极”的命题,并从本体论的角度对“道”进行了论述:“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人物由道而行。天地人物则异,其由于道则一也。”(《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下》)“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上》) “道”是先成天地以及万物的本原。“道”与“太极”基本上是同义词,但有时“太极”比“道”的概念更高,“太极”可包涵“道”、“太极,道之极也”。“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但“道”存在于无穷无尽的太极之中。
“道”指什么?邵雍《观物上篇》说:“道也者道也,道无形,行之则见于事矣。如道路之坦然,使千亿万年行之,人知其归者也。”
“道”是无形的,但却是行事、行年的准则,又是穷尽天地万物之理的依据。邵雍说:“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物。道之道,尽于天矣;天之道,尽于地矣;天地之道,尽于物矣;天地万物之道,尽于人矣。”(《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上》)认为“道”在人心,与“心为太极”说相同。
4.气为本体
邵雍还认为宇宙的原始状态是“气”:“本一气也,生则为阳,消则为阴,故二者一而已,四者二而已,六者三而已,八者四而已。”(《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上》)此是继承汉易太极元气说,以一气为本,为太极,由一气而化生阴阳、四象……万物。他还在《击壤集》中作《观物吟》云:
一气才分,两仪已备。圆者为天,方者为地。
变化生成,动植类起。人在其间,最灵最贵。
认为圆方、天地、动植、人物等具体事物的形成都是本原于气。而“气”又与“神”密不可分。在邵雍看来,气的主宰是神,邵雍在《观物外篇》中说:“气一而已,主之者神也。气者,神之宅;体者,气之宅也。”认为神既是气的主宰,又依托于气,离开气无所谓“神”。邵雍在《观物篇》中还对“神”的功用作了论述:“神无所在,无所不在,至人与他心通者,以其本一也。潜天潜地,不为阴阳所摄者,神也。气一而已,生之者乾也;神亦一而已,乘气而变化。神者,易之主也,所以无方;易者,神之用也,所以无体。”
“神”是无形的,是无所不在的,它不受阴阳二气的统摄,却能主宰阴阳二气。“神”的功能在于变化,它能“乘气而变化”。所谓“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矣”,“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此“神”即指变化而言,“神”是变化的主宰,太极的变化在于“神”。“神”本身是不可分的。《观物外篇》对形、气、神作了比较:“气变而形化,形可分而神不可分。”
形可分,气亦可分,但神不可分。神无形、无方、无所、无体。
“神”与“道”、“一”是什么关系?邵雍在《观物外篇》提供了明确的答案:“道与一,神之强名也。”
可见“道”、“一”、“神”都是同义词,都指“太极”。但彼此偏重点不同,互有差别。“神”偏于指“太极”具有的发动、变化的主宰功能。在“神”与“心”的关系上,邵雍认为“神统于心”。神具有统摄、主宰心的作用。
与变化之“神”的功能相对,“太极”还具有“不动”的本性。邵雍《观物外篇下》说:“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之变复归于神。”这里的“性”指本性,也是就太极的“不动”功能而言。邵雍认为“太极”的本性是虚静不动之“心”。
综上所述,邵雍认为作为宇宙万物本体的“太极”既是客体精神(“天地之心”),又是主体精神(“人之心”、“吾之心”);既是理念(“心法”),又是物质(“气”);既有不动之性,又有变化之用;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蕴含在天地万物之中;因而简单地将邵雍本体思想说成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气”)等,都是不合适的。这或许正是中国哲学的高明之处。
结合邵雍的理数观,可以看出邵雍的“一为太极”、“心为太极”、“道为太极”三个命题之间有着逻辑关联。“一”是数的开始但不是普通的数,而是“理数”,是表示宇宙万物变化理则的数。“理数”实为“心法”,是心中具有的法则,具体地说就是形成先天图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数的法则,“理数”与“心法”由“心”而生,“心”是客体精神与主体精神的合一体,“心”又是“心法”的省略语,也就是数的理念、理则。邵雍又将太极看成是“道”,“道”亦是指“理数”而言,因为这种无形的“道”是在人“心”中,是穷尽万事万物之理的依据。由此可得出结论,邵雍是以“理数”作为“太极”,作为宇宙万物本体的。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