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47|回復: 0

[古代科技] “土豆”的演绎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07-9-21 16: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网络
土豆(马铃薯)中国本身也没有,它的故乡也在美洲。最早是由西班牙人从哥伦比亚带回欧洲,时间大概在16世纪初,很快在欧洲就普及开来,曾经作过欧洲人主要口粮。至于如何流传到中国,我查一下资料,上面说大概是在十六世纪中期或更晚,从西北或华南传入中国。由于产量大(每亩可以达到两千斤),即可以做粮食也可以做蔬菜,很快在中国普及开来。在一些介绍度荒的书里,把它作为度荒作物之一。曾经有的地方把它蒸熟捣成泥,用来筑家里院墙。灾荒的时候,人们可以吃墙度日。
  土豆在西方消费量很大,从肯德基的炸薯条,法式冻炸片,俄罗斯的土豆烧牛肉,花样繁多的糕点,蛋卷。消费特别大的煎牛排,猪排都用到了土豆。土豆已是西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中国土豆的消费量很大,吃法和做法也非常的多,有意思的有一道寺院菜叫桃园三结义,那三个冬笋、熟面筋、土豆。
  现在我临时在的湖北西部,当地人就喜欢把米饭和土豆在一起蒸吃。
  洋芋(马铃薯、土豆),陕北人、山西人多称它“山药蛋”,这个名称被成了文学流派名称。土里土气,土得掉渣,土得朴素怡然。平淡中体现生活。赵树理、马烽等山西作家成就了山药蛋派,他们的作品演绎一群鲜活的农民。陕西的贾平凹、莫言、陈忠实、路遥等等,他们也继承山药蛋特点――土,莫言的红高粱让姜文在高粱地完成了周公大礼,让姜文的尿在高粱酒里飘香。贾平凹的废都虽然写现代事情,但性欲,金钱,贪婪伴随主人公,人类原始回归。陈忠实的《白鹿原》的第一句话就是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还有那白嘉轩被传成说他长着一个狗的家伙,长到可以缠腰一匝,而且尖头上长着一个带毒的倒钩,女人们的肝肺肠肚全被捣碎而且注进毒汁。路遥《平凡的世界》以平凡人生活记述平凡世界。就是土的表现,朴素的表现,现实的表现。这就是“山药蛋“,土得掉渣的山药蛋。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