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13|回復: 0

[快乐汉语] 语言杂技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08-3-25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华灯谜网
灯谜常常玩歧义的游戏,我在大学时,有个灯谜的谜面是“剪刀下留情”,猜一位老师,答案是“莫理光”。莫是姓,理光是名,真理之光,意思很好。解为别把头发剪光了,这就是歧义。灯谜这里开的是无伤大雅的玩笑。
还有一种玩法是利用同音或谐音造成的歧义,这就更好玩了。例子太多,这里随便举几个:某人经常满口脏话,这叫出口成“脏”。某件事情办得很糟,弄得怨声四起,可称之为有口皆“悲”。再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将其中两个字改一下,变成路遥知马“屁”,日久见“贼”心,也蛮有意思。又如能者多劳改为能者多“捞”,既生动又有趣。
如果有人恭喜你“加辛”,你不要高兴太早,他讲的不是加薪水,而是增加你的工作量,此“辛”非彼“薪”。
七十多年前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中爱国将士不少,但也有些人对付共产党比对日抗战更加积极,再不然就是贪生怕死,躲在大后方花天酒地,当时就有人写了这么两句话来嘲讽: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前一句是巧用一个“内”字,后一句则将“吃紧”和“紧吃”倒过来,造成尖锐的讽刺效果。
以上例子就像杂技那样,我们姑且称之为“语言杂技”吧。杂技是跟物理定律开玩笑,而“语言杂技”则是跟语法规律开玩笑,这是一种“擦边球”的游戏,玩得过火就会“改文伤意”,读者不知所云。
那些老是唠唠叨叨语文枯燥乏味的人,我敢肯定他们对语文只知道一点皮毛,根本就不晓得语文的精妙。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