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74|回復: 2

[佛學研究] 一些谬误——关于仓央嘉措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伊宁 發表於 2012-1-24 14: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首先是被流传甚广的《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扎西拉姆·多多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然后是这首

《信徒》: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这首诗是现代汉族人所写,由于它作为歌词最早出现在叫《央金玛》的唱片上,同时在唱片上的还有《六世达赖喇嘛情歌》,这首歌的歌词确有仓央嘉措的身影,却与其本身的诗词相差甚远。这两首诗词经杂烩后形成《仓央嘉措情歌》后又经张冠李戴的以讹传讹,作者就变成了仓央嘉措。让人很无语。。。
再有就是〈问佛〉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娑婆世界,娑婆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凤凰涅槃。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我问佛:世事本无常是什么意思?   佛说:无常便是有常,无知所以无畏。   我问佛:为什么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我问佛:何为缘?   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   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这是后人收录的,并非仓央嘉措所写,而且,其中有非他所在教派的经义。

再附上我最喜欢的两首翻译后的仓央嘉措的诗: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本是一首长诗,被后人断开了,成了几首短诗,以上是其中的两首。


相關帖子

已绑定手机
 樓主| 伊宁 發表於 2012-1-24 15:05 | 顯示全部樓層
不过越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人,总会被赋予更多的神秘。

开始了解仓央嘉措是源于一本以有他为原形写的小说〈凤城飞帅〉,我想,这本书的作者定对仓央嘉措研究颇多,诗词中的许多诗境都能在书中体会到,这让我很是敬佩。

點評

佛门弟子的传奇人物,一向不少  詳情 回復 發表於 2012-1-30 20:30
琴痴 發表於 2012-1-30 20:30 | 顯示全部樓層
伊宁 發表於 2012-1-24 15:05
不过越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人,总会被赋予更多的神秘。

开始了解仓央嘉措是源于一本以有他为原形写的小说〈凤 ...

佛门弟子的传奇人物,一向不少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