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條件下找到圖書 19

资治通鉴白话文

金色轰炸机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光,共294卷,起于东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的三家分晋,止于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的征淮南。 资治通鉴讲的是朝代更替、民族兴亡的历史事件,并从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及其与朝代、民族兴亡的关系,来叙述、评论各个历史事件的成因,及可借鉴的地方。 《资治通鉴》原文全文共二百九十四卷,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用十九年的时间编著而成。《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开端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也就是西元前四百零三年,结束于唐亡以後的五代,具体是后周世宗时期显德六年,即西元九百五十九年,跨越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资治通鉴》作为编年史,不例外地以时间为顺序,各年号发生的事件为记载对象。如政治事件,相关的政治人物如何建立政权,并由于政治斗争而导致政权衰败,最终更替。对这些政治事件及政治人物的记载,通常会做“由表象透视内质”的评价,这些评价会包括“智慧,阴谋,道德,时势”等方面的分析。 《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在中国官修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通常是模仿的对象。 《资治通鉴白话文》是作者“金色轰炸机”译注《资治通鉴》的白话版。本书相对于文言文原著,较为易懂;相对于纯白话文版,又多了文言文原文,有利于读者理解原意。同时,大量对照地阅读文言文及其对应的白话译注,对读者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很有帮助。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司马光,胡三省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并刘恕、范祖禹、刘攽等参与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此电子版本《资治通鉴》是以满清时期,胡克家所翻刻的,由蒙元时期胡三省音注的版本为底本,“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中华书局出版的。内容有极少部分丢失,严禁用于商业化用途,读者如喜欢请购买正版。 《资治通鉴》全文共二百九十四卷,所记载的历史,开端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也就是西元前四百零三年,结束于唐亡以後的五代,具体是后周世宗时期显德六年,即西元九百五十九年,跨越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资治通鉴》是以时间为顺序,并以各年号发生的事件为记载对象,逐一记录的史书。《资治通鉴》的编撰目的是,要“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语),即主要通过一些政治事件,如相关的政治人物如何建立政权,并由于政治斗争而导致政权衰败,最终出现更替,这样的脉络来“由表象透视内质”地做出评价,这些评价会包括“智慧,阴谋,道德,时势”等方面的分析,以遗后人借鉴。 《资治通鉴胡三省音注》有胡注,又将本来单行的司马光的《考异》附在正文之下,这样就十分方便读者阅读。章钰曾用胡克家所刻《通鉴》作为底本,校勘于宋刊本,又参考了明刊本等,最终写成《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三十卷。如今在胡刻本作为底本基础上,又并入章钰校记择要,即宋元明诸版本的优点都汇集到了本书之中。

后汉书

范晔

《后汉书》是一部记录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著,内容有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其中《本纪》及《列传》作者是魏晋之后的五胡乱华时期,南朝宋国人范晔,《志》的作者是西晋司马彪。《本纪》及《列传》由唐朝高宗时怀章太子李贤作注,《志》由五胡乱华时期南朝梁国人刘昭作注。范本与司马本,其初各自独立流传,宋朝乾兴时,才合刊。 本电子书《后汉书》本纪、志、列传的次序排列,遵从《史记》《汉书》等史书的著述惯例,先列本纪,再列志,後列列传,因为范本既与司马本合辑,即无需再按作者区分,依据纪传体史书一贯次序排列最为便宜。同时,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本电子书将注疏列于原文之後,并以不同大小的字体,颜色进行区分,标点方面不采用现代汉语的逗号句号叹号问号等,只使用点号进行断读。 《后汉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范晔的编著思想上:向《史记》看齐,肯定“守节”、“死节”,肯定“正直”,贊誉“杀身成仁之美”。并在书中开创了多个类传:《独行》、《逸民》、《方术》、《列女传》、《党锢》等。 《后汉书》处处体现儒家学术的主体地位,而抑压宗教、谶纬思想:“好大不经,奇谲无已......又精灵起灭,因报相寻,若晓而昧者,故通人多惑焉。”又宏扬无神论,在《宋书·范晔传》就说:“常谓死者神灭,欲著无鬼论”。 范晔对“王道”、“勤政爱民”、“扬善抑恶”等儒家正统思想的宣扬,主要体现在《后汉书·列传》中,而对于《后汉书》的评价,范晔曾自评:“体大而思精”、“天下之奇作”。

史记三家注

裴骃,司马贞,张守节

《史记三家注》是五胡乱华时期南宋裴骃注解《史记》的《史记集解》、唐朝司马贞注解《史记》的《史记索隐》,以及唐朝张守节注解《史记》的《史记正义》,三注的合集,其合集始撰于北宋,但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南宋黄善夫刻本。 历史上《史记》的版本十分繁多,但善本是《三家注》本,不但因为该版本有充分的校勘、注解,也因为阅读《三家注》本,三者的注解有助于理解。 此本《史记三家注》,基于互联网上公开流行的版本,参校中华书局的版本,纠错补漏,重校标点,并将注解重新混排于原文之後,以达到方便阅读、理解的效果。 《史记三家注》的版本也不一,其中现存最早的古本是南宋黄善夫刻本,另外还有满清官刻本武英殿本,而此本《史记三家注》电子书所采用的是金陵书局刊行本,在该版本基础上进行标点、排版。 裴骃的《史记集解》主要合集当时及之前的注解,裴注优势在于,其采集各家注解时,不偏不弃,不对各注解加以自己的臆断、见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除采集了裴骃以後诸家的注解,参阅了韦昭、贾逵、杜预、谯周等人的论著,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史记索隐》对後世史学的影响十分重大;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主要贡献在地理考证、诠释及音义注明上,主要引用了《括地志》。

三国志

陈寿,裴松之

《三国志》裴松之注,是五胡乱华时期,南朝宋国裴松之,注解西晋史家陈寿所著《三国志》所得的作品。《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正史著作,本书记录了东汉末年,中国政治局面,由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的过程,是人们研究东汉至西晋期间,中国历史的重要文献,满清时期,史学界将《三国志》列为廿四史之一。相对于其他正史,《三国志》的内容较为简略,缺少一般纪传体史书具备的“年表”“志”等部分。 《三国志》初为三部独立的史书:《魏书》《蜀书》《吴书》。直到北宋,才合并为《三国志》。合并的原因是在五胡乱华时,北魏也出了一部《魏书》,北宋咸平六年,也就是西元1003年,为了避免曹魏与北魏相混,将三部史书合为一部,并取名《三国志》。 《三国志》全书共有六十五卷,其中包括曹魏的《魏书》三十卷,刘备《蜀书》十五卷,并孙吴的《吴书》二十卷。由于《三国志》是西晋史家所著,西晋承自曹魏,因此,《三国志》只为曹魏做了本纪,以示其正统,而刘蜀、孙吴皆只有列传。 在陈寿的《三国志》以前,学界已经出现了关于三国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陈寿编撰《三国志》时,均有参考这三本史作,而其後的裴松之注,亦有参考。 《三国志》关于当时的各国帝王传纪,《魏书》中有曹操的武帝纪,曹丕的文帝纪,曹叡的明帝纪,《蜀书》中有刘备的先主传,刘禅的后主传,《吴书》中有孙权的吴主传,孙亮的嗣主传,孙休的嗣主传,孙皓的嗣主传。 《三国志》作为一部正史,作者对于史料的记载,也是十分谨慎的,并对选用的史料,作了考订。由于参考材料的有限,及宁缺勿滥的原则,《三国志》显得简约而精短。而裴松之的校注,则为《三国志》添加了更丰富的史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相关人物传记史料不足的遗憾。 裴松之由东晋入宋後,任中书侍郎,宋文帝认为陈寿的《三国志》原书记述过简,就命令其为《三国志》作注。裴松之的注主在“寻详”“周悉”,即补充缺乏的史实,并纠正一些谬误。其所收集的关于东汉三国时期的史料竟达一百五十多种,其注文字数,甚至达到《三国志》原文的数倍。而民国後,有出学者统计发现,裴注字数其实只有三十二万左右,而《三国志》字数达到三十六万。关于这些字数统计,也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今日的《三国志》原文,有许多原是裴注,後混为正文。 本站的《三国志》裴松之注,以汉川草庐版本为基本,参校中华书局的版本,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理解,本站的排版,将裴注混插入正文中,并以不同颜色、字体大小区别之。又将除冒号、引号以外的现代汉语标点符号,重新变更为点号,以美化版面,避免读者阅读疲劳。

汉书

班固,颜师古

此本《汉书》,实则是《汉书注》,东汉班固著《汉书》,隋唐颜师古作注。《汉书》原以叙传置于最後,而又概述本书之纲目,因此,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本电子书将之置于最前,读者在阅读《汉书》之前,先阅读叙传,即有利于对全书有总体的内容认知。 本电子书以汉川草庐版《汉书》为基本,部分参校汲古阁十七史本《汉书》,部分参校中华书局版《汉书》。校订工作,除文字(主要是偏僻字)补正,其次是标点,为了避免阅读疲劳、培养读者文言文阅读能力,全文采用点号,并修正了部分句读失误的地方。 排版上,以汲古阁本的模式为主,即注文跟随于原文之後,并以不同字体、颜色将原文与注文区别开,一些校勘文字亦以独有颜色显示,以避免与注文、原文混淆;这样排版的好处是,读者在长期阅读的过程中,能逐步形成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汉书》作为中国正史著作“前四史”之一,其内容对于读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这个吸引力的引导之下,读者坚持阅读注文原文混排的作品,其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会在短期内得到大幅提升。但由于校订时间的紧迫性,肯定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希望读者不吝指出。 在颜师古注《汉书》以前,已经有多家注本,如服虔、应劭、晋灼、瓒、蔡谟等,师古在作注时,也参考,并采用了部分其认为中肯的注解。师古注本《汉书》,在音义上对一些难解字辭注了训诂,在文义上也多有注疏,在历代都得到学者的肯定及采用。 颜师古在参酌前人注解时,其甄别办法对各家有所不同。用师古自己的话来说,“泛说非当,芜辞竞逐,苟出异端,徒为烦冗,祗秽篇籍,盖无取焉”,“凡旧注是者,则无间然,具而存之,以示不隐”。例如第五十一卷的《邹阳传》,其中“有白头如新”,只用了孟康注:“初相识至白头不相知。”这个注解深刻透彻,因此师古不再多加注解。而像第五十七卷下,《司马相如传》中的文句“罔若淑而不昌,畴逆失而能存”,应劭的注未能透彻文意:“罔,无也。若,顺也。淑,善也。畴,谁也。”师古则对文意做了注疏:“言行顺善者无不昌大,为逆失者谁能久存也。”

史记集解PDF

裴骃

《史记》是西汉武帝时太史令司马迁所著,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集解》PDF影印本,是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史记》影印本。《史记裴骃集解》收录了张守节正义、司马贞索隐、裴骃注解。本书仅限于个人学习研究之用,不得下载并用于商业用途,如喜欢本书,请购买正版纸质书籍! 《史记》虽然是我国第一部通史,但并不是我国第一部史书,之前已经存在的如《尚书》是纪录君王言行的政事史,《春秋》是编年史,《国语》及《战国策》是国别史。这些史书纪史时都是带有一定的思想角度的,所纪录的史事,是经过史官的思想角度筛选下来的,比如《春秋》就有春秋笔法之说。而《史记》开创了纪实的先河,即尽量纪录所有重大史事,而不以某种角度或立场进行筛选。 《史记》的篇幅,根据司马迁的说法,总共录有百卅篇: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又有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今日《史记》的百卅卷,亦即是司马迁所说的百卅篇。虽然篇数相同,但其中十篇,亦即十卷是在司马迁殁後亡佚,而後人补回的。三国时期魏国的张晏说,原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又称律书)、西汉将相年表、日者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传靳列传等十篇皆亡,(汉代)元成年间的褚少孙补了武帝纪、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等四篇,并在文中有标明“褚先生曰”,其他即是後世所补,也有人说武帝本纪没有标明“褚先生曰”可能是褚本亦亡,後世再补。 北宋时,首次将张守节、司马贞、裴骃刘宋三家注散列于《史记》正文之後,而今尚存的有南宋黄善夫刻本,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南北监刻二十一史本,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本,满清武英殿十二四史本,满清後期金陵书局刊本(该版本依据之前各种版本加以校考)。其中南宋黄善夫刻本已由商务印书馆影印,而本电子书,是中华书局以金陵书局刊本为底本,进行标点排版刊行的《史记》影印本。 为方便读者检索阅读,将原文档按卷拆分,并重命名为《史记集解》,又将诸《序》提前,以作导读之用。

宋史

贺惟一,张起巖,欧阳玄,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脱脱,铁木儿塔识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此版本收录于满清修篡的【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伪元末至正三年(西元1343年)由伪元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 本电子书以网上公开的汉川草庐版本,参校其他PDF影印本,纠正错漏,或更正某些段落,或补全某些内容如年表等,终成此书。 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伪元初,伪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伪元顺帝至正三年(西元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巖、欧阳玄等七人任宋史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西元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至正五年(西元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西元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全书【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列传】,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食货志】十四卷,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七倍。根据宋朝的情况,【宋史】还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道学】四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儒学人物所作的传记。 相对于【宋史】,後人更倾向于用【续修资治通鉴长编】进行学术研究,所憾【续修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修撰,只记录北宋历史。

国史大纲

钱穆

《国史大纲》文字版,是《国史大纲》PDF版的再文字化,采用简体横排的排版方式。 《国史大纲》是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抗日时期写成的通史类史书,本书是以教科书的体例进行编著的。 《国史大纲》由商务出版社出版,原书有大字、常字、及小字(解释内容),三种大小的字体。本电子书对原文中的大字,采用了大体黑字,常字采用了灰色字,小字采用了下标的土黄色小字。鲜明的字体及颜色差异,以求方便读者阅读及理解。 《国史大纲》于1939年6月完稿,并于1940年6月付梓上市,由商务印书馆承印。由于《国史大纲》使用的是教科书体例编著而成,作者又以独到的视角、见解及考证对中国通史进行梳理,因此该书甫一面市,即成为当时诸所高校的通用历史教科书。 通过《国史大纲》,我们可以对中国历史在政治制度、经济建设、文化学术等各领域都有个连贯而清晰的认知。由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普遍遭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在审视中国的学术思想及文化历史时,往往会受到西方文化标准的影响,因此,钱穆先生在编著《国史大纲》时,强调不能以西方历史知识作为依据或标准去解读或梳理中国历史,故而,《国史大纲》是近现代不可多得的一本,真正立足中国文化历史自身,对中国历史进行多方位解读梳理的通史书籍。 为方便读者研究及阅读,本电子书分别收录了《国史大纲》繁体竖排影印本,及《国史大纲》简体版本(没有影印本的完美年表及图画)。两种版本均是PDF版本,前者是影印本,后者由word文档转换而成,两种版本均来自互联网,本站并不对《国史大纲》电子书本身收费,只对读者阅读时产生的流量及服务器运维成本收取少量费用,期待支持华韵书馆发展的读者朋友多多打赏喜爱的电子书籍。

国史大纲PDF

钱穆

《国史大纲》成书于抗日时期,是通史类史书,由我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用教科书的体例编著而成。 《国史大纲》于1939年6月完稿,并于1940年6月付梓上市,由商务印书馆承印。由于《国史大纲》使用的是教科书体例编著而成,作者又以独到的视角、见解及考证对中国通史进行梳理,因此该书甫一面市,即成为当时诸所高校的通用历史教科书。 通过《国史大纲》,我们可以对中国历史在政治制度、经济建设、文化学术等各领域都有个连贯而清晰的认知。由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普遍遭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在审视中国的学术思想及文化历史时,往往会受到西方文化标准的影响,因此,钱穆先生在编著《国史大纲》时,强调不能以西方历史知识作为依据或标准去解读或梳理中国历史,故而,《国史大纲》是近现代不可多得的一本,真正立足中国文化历史自身,对中国历史进行多方位解读梳理的通史书籍。 为方便读者研究及阅读,本电子书分别收录了《国史大纲》繁体竖排影印本,及《国史大纲》简体版本(没有影印本的完美年表及图画)。两种版本均是PDF版本,前者是影印本,后者由word文档转换而成,两种版本均来自互联网。 第一编 上古三代之部 第一章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中国史之开始虞夏时代) 一 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 二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 三 夏代帝系及年历 四 虞夏大事 第二章 黄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时代) 一 殷代帝系及年历 二 殷人居地之推测 三 殷人文化之推测 四 殷周关系 第三章 封建帝国之创兴与(西周兴亡) 一 西周帝系及年历 二 周初之封建 三 西周势力之继续东展 四 幽王见杀与平王东迁 第二编 春秋战国之部 第四章 霸政时期(春秋始末) 一 春秋年历及分期 二 霸前时期之形势 三 齐桓晋文之霸业 四 霸政衰微后之大夫执政 五 春秋时期之一般文化状态 第五章 军国斗争之新局面(战国始末) 一 战国年历及分期 二 从宗法封建到新军国之种种变迁 第六章 民间自由学术之兴起(先秦诸子) 一 春秋时代之贵族学 二 儒墨两家之兴起 三 学术路向之转变 四 士气高张 五 贵族养贤 六 平民学者间之反动思想 第三编 秦汉之部 第七章 大一统政府之创建(秦代兴亡及汉室初起) 一 秦汉帝系及年历 二 国家民族之传成 三 第一次统一政府之出现及其覆灭 四 平民政府之产生 第八章 统一政府文治之演进(由汉武帝到王莽) 一 西汉初年之社会 二 西汉初年的政府 三 西汉初年的士人与学术 四 中央政府文治思想之开始 五 汉武一朝之复古更化 六 士人政府之出现 昭宣元成一段 七 汉儒之政治思想 八 王莽受禅与变法 第九章 统一政府之堕落(东汉兴亡) 一 东汉诸帝及年历 二 东汉之王室 三 东汉之外戚与宦官 四 外戚参加王室之由来 五 宦官参加王室之由来 第十章 士族之新地位(东汉门第之兴起) 一 士族政治势力之逐步膨胀 二 东汉之察举与征辟制度 三 太学清议 四 党锢之狱 五 门第之造成 六 东汉士族之风尚 第十一章 统一政府之对外(秦汉国力与对外形势) 一 两汉国力之比较 二 西汉与匈奴 三 东汉与西羌 第四编 魏晋南北朝之部 第十二章 长期分裂之开始(三国时代) 一 魏晋南北朝之长期分裂 二 旧政权之没落 三 离心势力之成长 四 新政权之黑暗 五 思想界之无出路 六 三国帝系 第十三章 统一政府之回光返照(西晋兴亡) 一 西晋帝系及年历 二 西晋王室之弱点 三 胡人之内地杂居 四 怀愍被虏与人心之反映 五 文化中心之毁灭 六 新宗教之侵入 第十四章 长江流域之新园地(东晋南渡) 一 东晋帝系及年历 二 东晋一代之北伐与内乱 第十五章 北方之长期纷乱(五胡十六国) 一 五胡十六国撮要 二 十六国前后形势之大概 三 五胡十六国大事简表 四 胡人之汉化与胡汉合作 第十六章 南方王朝之消沉(南朝宋齐梁陈) 一 南朝帝系及年历 二 南朝王室之恶化 三 南朝门第之衰落 第十七章 北方政权之新生命(北朝) 一 北朝帝系及年历 二 北方之汉化与北方儒统 三 魏孝文迁都及北魏之覆灭 四 北齐北周文治势力之演进 第十八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魏晋南北朝之门第) 一 九品中正制与门阀 二 学校与考试制度之颓废 三 南渡后之侨姓与吴姓 四 当时之婚姻制度与身分观念 五 北方的门第 六 郡姓与国姓 第十九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上)(在西晋及南朝) 一 汉末之荒残 二 农民身分之转变 三 西晋之户调制与官品占田制 四 南渡之士族 五 兵士的身分及待遇 第二十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下)(在五胡及北朝) 一 五胡时代的情况 二 北魏均田制 三 西魏的府兵制 第二十一章 宗教思想之弥漫(上古至南北朝之宗教思想) 一 古代宗教之演变 二 东汉以下之道教与方术 三 魏晋南北朝时代之佛教 四 北方之道佛冲突 五 隋唐时期佛学之中国化 第五编隋唐五代之部 第二十二章 统一盛运之再临(隋室兴亡及唐初) 一 隋代帝系及年历 二 隋代国计之富足 三 炀帝之夸大狂 四 唐代帝系及年历 五 贞观之治 第二十三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政治机构(盛唐之政府组织) 一 宰相职权之再建 二 地方政治之整顿 第二十四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社会情态(盛唐之进士府兵与农民) 一 唐代之贡举制 二 唐代之租庸调制 三 唐代之府兵制 第二十五章 盛运中之衰象(上)(唐代租税制度与兵役制度之废弛) 一 由租庸调制到两税制 二 自府兵到方镇与禁兵 第二十六章 盛运中之衰象(下)(唐代政府官吏与士人之腐化) 一 政权之无限止的解放 二 政府组织之无限止的扩大 第二十七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对外姿态(唐初武功及中叶以后之外患) 一 安史之乱以前 二 安史之乱以後 第二十八章 大时代之没落(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 一 唐中叶以后之藩镇 第二十九章 大时代之没落(续) 二 唐中叶以后之宦官 三 唐中叶以后之朝士与朋党 第三十章 黑暗时代之大动摇(黄巢之乱以及五代十国) 一 流寇与唐室之倾覆 二 五代十国 三 契丹之兴起 四 中原民众之疾苦 五 中国之南北分裂 第六编 两宋之部 第三十一章 贫弱的新中央(北宋初期) 一 北宋帝系及年历 二 宋初中央新政权之再建 三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 四 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五 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 第三十二章 士大夫的自觉与政治革新运动(庆历熙宁之变法) 一 学术思想之新曙光 二 庆历变政 三 熙宁新法 第三十三章 新旧党争与南北人才(元祐以下) 一 熙宁新党与南人 二 洛蜀朔三派政治意见之异同 三 道德观念与邪正之分 第三十四章 南北再分裂(宋辽金之和战) 一 金起灭辽 二 辽帝系及年历 三 金灭北宋 四 南宋与金之和战 五 南宋之财政 六 南宋金帝系及年历 第七编 元明之部 第三十五章 暴风雨之来临(蒙古入主) 一 蒙古之入主 二 元代帝系及年历 三 元代之政治情态 四 元代之税收制度与经济政策 五 元之军队与禁令 六 元代之僧侣 七 元代之士人与科举制度 第三十六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上)(明代兴亡) 一 明代帝系及年历 二 传统政治之恶化 三 废相后之阁臣与宦官 第三十七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下) 一 明初的几项好制度 二 明代政制之相次腐化 第三十八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上)(自唐至明之社会) 一 经济方面 二 文化方面 三 南北政治区域之划分及户口升降 第三十九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中) 一 黄河与北方之水患 二 北方社会所受外族及恶政治之摧残 第四十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下) 三 南方江浙一带之水利兴修 第四十一章 社会自由讲学之再兴起(宋元明三代之学术) 一 贵族门第渐次消灭後之社会情形 二 宋明学术之主要精神 三 宋明学者之讲学事业 四 宋明学者主持之社会事业 第八编清代之部 第四十二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之再建(上)(清代入主) 一 满洲兴起至入关 二 明末流寇 三 南明之抗战 第四十三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之再建(下) 一 清代帝系及年历 二 清代对待汉人之态度 三 清代政制 四 清代之武功 第四十四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下之士气(清代乾嘉以前之学术) 一 明末遗民之志节 二 乾嘉盛时之学风 三 政治学术脱节后之世变 第四十五章 狭义的部族政治下之民变(清中叶以下之变乱) 一 乾嘉之盛极转衰 二 洪杨之乱 三 湘淮军与咸同中兴 第四十六章 除旧与开新 清代覆亡与民国创建 一 晚清之政象 二 晚清之变法自强 三 晚清之废科举兴学校 四 戊戌政变与辛亥革命 五 辛亥革命以后之政局 六 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 七 三民主义与抗战建国 八 抗战胜利建国完成中华民族固有文化对世界新使命之开始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PDF

李民,杨择令,孙顺霖,史道祥

《竹书纪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我国上古五帝、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时期(晋魏)的历史(从黄帝开始,到战国魏哀王(一说魏襄王)时期共二千多年),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及魏国编写,是一部对研究上古历史而言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其史料是十分丰富的,在价值上亦不亚于《左传》、《战属策》。但由于《竹书纪年》历经劫难亡佚(或谓伪作),辑本又生涩难懂,有古今版本之分,阅读很是不便,于是诞生了《古本竹书纪年译注》。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是以满清时期朱右曾的《汲冢纪年存真》,民国时期王国维的《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等历史文献为底本,加以注释今译而成。 而且,《古本竹书纪年译注》的成书过程中,编者不但吸收了前人成果,还通过“考古、音韵、训诂”等方法对史书内容进行互证,同时也考释了史书里的人名、地名、事件等,对记载的史料进行了辨证,力求还原史实。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方诗铭,王修龄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晋武帝太康二年(耶元二八一年)在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县西南)的一座古墓里出土。这部史书书写在竹简上,被称为【竹书】;由于它按年编次,又被称为【纪年】。有时还冠上出土的地点,被称为【汲冢竹书】或【汲冢纪年】。一般称为【竹书纪年】。这座古墓出土了一批古书,【竹书纪年】仅是其中的一种。 【竹书纪年】原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史事。周幽王以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以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耶元前二九九年)为止。所记与传统的记载颇多违异,但是有些记载却与甲骨文和靑铜器铭文相符合。如【尙书•无逸】中提到商朝的『中宗』,【史记•殷本纪】等典籍都认为中宗是商王太戊,但【竹书纪年】却以为中宗是祖乙,后在淸朝末年发现的甲骨文中就有『中宗祖乙』的称谓,证明【竹书纪年】是正确的。郭沬若同志在硏究中国古代社会和甲骨文、金文的时候,就对【竹书纪年】的史料价値有较高的评价。如齐桓公午在位的年数,【史记】中的【田敬仲完世家】和【六国年表】作六年,【竹书纪年】作十八年,靑铜器【陈侯午敦】的铭文记载有齐桓公午十四年的事,郭沫若同志因此断言:『有本铭之「十又四年」,足证【纪年】为是,而【史记】实非。(【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又如西周厉王以后出现的所谓『共和』,【史记•周本纪】以为是周公、召公两人共同执政,【竹书纪年】的记载却是 『共伯和干王位』,说是共伯名和的诸侯代替周厉王,建立了一 个新政权。郭沫若同志十分重视【竹书纪年】所记载的这段史实,他说:『共和是共伯名和;这由古本【竹书纪年】、【庄子】、 【吕氏春秋】等书表示得很明白,但被【史记】误认为周、召二公 共和而治。近时的新史学家也还有根据【史记】为说的,我要请这样的朋友读读朱右曾、王国维的关于【竹书纪年】的硏究。』(【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 此外,由于【史记•六国年表】本身的混乱矛盾,并与其他文献所记不合,战国年代的重建成为一个重要的硏究课题。淸 代和近代学者在试图排比一个比较正确的战国年表时,主要的根据也是【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的原简早已散佚,晋代学者荀勖、和峤、束皙等人所作的释文,也逐渐失传。现存的【竹书纪年】是后人重编的,不是已失传的【竹书纪年】的本来面目。但在南北朝至 北宋的一些古书的注释,以及某些类书中,还引用了较多的原 本【竹书纪年】的佚文。淸代学者朱右曾曾将部分佚文汇辑起 来,编为【汲冢纪年存眞】。近代学者王国维又在【存眞】的基 础上重辑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存眞】和【辑校】两书,就 是郭沬若同志所说的朱右曾、王国维关于【竹书纪年】的硏究。 解放后,范祥雍先生又对【辑校】加以校订增补,编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这种从古代典籍中汇辑【竹书纪年】原本佚文编校而成的 本子,如【存眞】、【辑校】,都称为『古本』。本书也是如此。现存的【竹书纪年】,则被称为『今本』。 现在能看到的今本【竹书纪年】,较早的有明代天一阁刻本。因此,有人认为『今本』可能就是天一阁主人范钦重编 的。但淸代雷学淇在【考订竹书纪年】中说,他曾经见过一部 元末明初的刻本,可见『今本』不是出于明代中叶的范钦所重 编。南宋人罗泌【路史】所引【纪年】中,有一条与『今本』全同, 淸代洪颐煊【校正竹书纪年】因此认为『罗泌已见「今本」 』。如果此说可信,则『今本』的出现最迟当在南宋时期。今本【竹书纪年】中很多条也是从古注、类书中所引『古本』辑录出来的, 但是辑录得很不忠实,幷增加了一些显然不是『古本』的佚文, 又钞录梁沈约的【宋书•符瑞志】,改头换面,作为沈约的注。 经过重编,今本【竹书纪年】中的春秋、战国部分全部用东周纪 年,与『古本』用晋国和魏国纪年完全不同。由于『今本』出现的时代较早,所看到的『古本』佚文可能比我们看到的为多,如商纪大戊一代的原注说『【竹书】作太宗』,所据就可能是现在 所未能看到的『古本』佚文。因此,『今本』尽管是重编的,仍有 其一定的史料价値。淸代硏究『今本』的著作颇多,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最后出,总结了前人的成果,因此,这里一并收入,以供读者参阅。 这部辑证,得上海古籍出版社姜俊俊等同志悉心校阅,特此志谢。我们水平有限,希望能得到专家和读者们的指正。

竹书纪年

李民,杨择令,孙顺霖,史道祥

【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由【今本竹书纪年】及【古本竹书纪年译注】合辑而成。西晋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竹简的一部分,体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一般就称【竹书纪年】,是一本编年体的史书。 本电子书收录了汉川草庐校的今本【竹书纪年】,以及李民、杨择令、孙顺霖及史道祥合著的【古本竹书纪年译注】,以便读者辨证阅读【竹书纪年】,去伪存真。一般认为今本【竹书纪年】是北宋以後伪托之作,而【古本竹书纪年译注】即以考古为依据,参考现存史籍的相关记录编纂而成,极具可信度。 内容简介 【竹书纪年】记录了从传说的夏朝到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起于黄帝。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竹书纪年】多载纪战国时晋国与魏国之事,一般将此书看成是魏国的史书。 在历经秦始皇焚书令的浩劫之后,【竹书纪年】一度在汉代以前已经散逸。不幸中的大幸,魏安厘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里埋藏有该书。西晋太康二年(格里历二八一年),该史书因盗墓重见于世。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每简四十字,凡十三篇。 是时,位于今日河南省的某魏王墓被盗挖,盗墓者被捕,同时发现了大批竹简。当时朝廷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晋武帝命令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解译竹简(魏国文字与秦国的小篆差异颇大)。 解译期间遇上八王之乱等多次政治纷扰,秘书丞卫恒在从事「考正」时际被杀,使整理的进度大受打击,由卫恒的好友佐著作郎束晳续成。最终整理好后,负责官员将之命名为【竹书纪年】。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王国维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除广仓学宭丛书本外,有《遗书》本,曾两次印布;初名《王忠悫公遗书》,所收《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系铅印本;续印名《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系石印本。今据《遗书》两本互校,有初印不误而续印诸误者,亦有续印改正者,皆择是而从,其有两本皆误,或所据今本有误为王氏所未正者,略出案语,以为说明。 一般认为今本【竹书纪年】是北宋以後伪托之作,而【古本竹书纪年译注】即以考古为依据,参考现存史籍的相关记录编纂而成,极具可信度。 内容简介 【竹书纪年】记录了从传说的夏朝到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起于黄帝。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竹书纪年】多载纪战国时晋国与魏国之事,一般将此书看成是魏国的史书。 在历经秦始皇焚书令的浩劫之后,【竹书纪年】一度在汉代以前已经散逸。不幸中的大幸,魏安厘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里埋藏有该书。西晋太康二年(格里历二八一年),该史书因盗墓重见于世。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每简四十字,凡十三篇。 是时,位于今日河南省的某魏王墓被盗挖,盗墓者被捕,同时发现了大批竹简。当时朝廷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晋武帝命令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解译竹简(魏国文字与秦国的小篆差异颇大)。 解译期间遇上八王之乱等多次政治纷扰,秘书丞卫恒在从事「考正」时际被杀,使整理的进度大受打击,由卫恒的好友佐著作郎束晳续成。最终整理好后,负责官员将之命名为【竹书纪年】。

国语注

韦昭

《国语》,别称《左氏外传》,也称《春秋外传》。其作者在学界普遍认为是春秋末期鲁国左丘明,也有学者认为是西汉刘歆伪托,以春秋各国史料编撰而成。《国语》是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正史,全书共编有二十一卷。 《国语注》是东汉后期,三国鼎立时,吴国学者韦昭所著,既有校勘,也有注释,特别是对一些名词事物,俱有详细讲解,极有助于读者对《国语》的学习掌握。 本电子书《国语注》为便于读者阅读,将《国语》原文及其注文分别独立开来,并对应标示。又将原廿一卷,以国别统编为八卷,为便于检索阅读,仍保留原上下分卷的标识。在排版上,原文以黑色字体呈现,而注文以淡蓝色字体呈现,力求最舒畅的阅读体验。 《国语注》分卷共廿一卷,有周语上、周语中、周语下、鲁语上、鲁语下、齐语、晋语(一至九)、郑语、楚语上、楚语下、吴语、越语上、越语下。所贯穿的历史时期,上始于周穆王十二年,即西元前990年,下迄于智伯被灭,即西元前453年,共计五百三十八年。 纪录内容包括周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等七国记事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所纪史事,并不相连,多托人物对话以敍事,所纪者周朝与诸侯国之朝聘、宴飨、讽谏、辩说等事体。其文体在一定程度上类于《论语》,而其所载道旨,亦多寓儒学。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实质是一部《北宋史》,其所载历史,始自宋太祖赵匡胤禦辽建隆,终于宋钦宗赵桓靖康年间,所录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的史事。本书由南宋国史院编修官李焘编撰,属于编年体史书,该书是我国古代私人著述(非官方敕编)史书中篇幅最大的。 《续资治通鉴长编》原书共计九百八十卷,因卷帙过大,难以传抄刊刻,朝代更迭导致该书最终散佚,幸存不过五百二十卷。本电子书以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出版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为底本进行文字电子化而成,而中华书局点校本又是依据满清《四库全书》录本编纂,《四库全书》录本即是辑录于《永乐大典》。中华书局在点校过程中,依据辽宁图书馆收藏的版本、北京图书馆收藏的版本及文津阁收藏的版本,多次进行校对,改正了《四库全书》录本不少有意无意的错讹。 如今《续资治通鉴长编》缺失的部分分别为:一、从宋英宗治平四年(即西元一零六七年)四月,到宋神宗熙宁三年(即西元一零七零年)三月;二、从宋哲宗元祐八年(即西元一零九三年)七月,到宋哲宗绍圣四年(即西元一零九七年)三月;三、宋徽宗一朝;四﹑宋钦宗一朝。 《续资治通鉴长编》之所以定为“续资治通鉴”,正是由于作者在编撰过程中,坚持的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确立的原则:“宁失于繁,勿失于略。”因此,《续资治通鉴长编》大量取材于宋代的实录、国史,以及经史子集,私人杂记,民间家谱传志等。该原则的优点是,为后人留传下来极其丰富的历史记载,为今人研究北宋历史,提供了充足的史料。据统计,《续以及资治通鉴长编》全书注释竟达一万二千余条,共有七十多万字。

广东易氏前谱考证

易其霈

作者:(伪清)易其霈纂修 谱系:广东(新会)易氏始祖及源流 版本:清光绪13年(1887), 刻本 简介:前谱考证凡例 本书为《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先生赠予,懋基不敢私藏,在此享与易家宗亲。易富贤先生一生忧国忧民,为救族图强,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并书告其弊,最终促使国家放松对汉族的生育限制,其实是易氏一族之无限荣光。 《易氏前谱考证》行文乃仿顾亭林谱系,考其舍通志,而从先谱以居吴会为断。易氏望着太原,当以太原为据。顾氏详于得姓之始,而海门以前,漫不可编,吾受氏商周之际,世远,其辞略,而自入广,上溯于唐,有可次第者,故得考校史谱,证其纪载异同,与顾氏谱系考,体裁略别。 《易氏前谱考证》修书说明:广东冈州新会易氏迭修《古冈世谱》,而每每弃以《前谱》一卷,此书即对《前谱》之考证,并附序文、姓原。其霈考定,始祖讳重,唐武宗时人。重十世孙彖先,自岭北先迁雄州,南宋淳熙十一年续自雄州迁广州城南小市街石亭巷。彖之孙映,娶肇庆刘氏,遂迁新会县玉桥村,别为新会祖。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

叶向高等

《光宗贞皇帝实录》,八卷。记泰昌元年(即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事。以大学士叶向高为总裁官,天启三年(1623年)修成。 明朝共修有十三朝实录:《明太祖实录》二百五十七卷;《明太宗实录》一百三十卷;《明仁宗实录》十卷;《明宣宗实录》一百十五卷;《明英宗实录》三百六十一卷;《明宪宗实录》二百九十三卷;《明孝宗实录》二百二十四卷;《明武宗实录》一百九十七卷;《明世宗实录》五百六十六卷;《明穆宗实录》七十卷;《明神宗实录》五百九十六卷;《明光宗实录》八卷;《明熹宗实录》八十四卷。其中建文朝无实录,《太宗实录》前九卷为《奉天靖难记》,不书建文年号,只写元、二、三、四年,卷十上至卷十五记建文四年(1402)秋七月燕王朱棣夺位后之事,时未改元永乐,革除建文年号,称洪武三十五年。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虽未单独修纂,却也未废年号。崇祯朝明亡,故无官修实录。共五百册。 明代体制,嗣君登极后,即钦定监修、正副总裁及纂修诸臣,编辑先朝《实录》。历朝开局修纂实录,均设监修、总裁、纂修诸官。礼部咨中外官署采辑史事,并派遣官吏、国子生等分赴各地访求前朝事迹,札送史馆。《实录》正式修成后,卷首列御制序,臣下进《实录》表,纂修诸臣姓名和纂修凡例等,誊录正副二本,底稿于正式进呈前焚于太液池旁椒园。正本藏之内府,嘉靖十三年(1534年)后,转藏于皇史宬。副本初藏于古今通集库,后改藏于文渊阁,供后代阁臣、史官修《实录》时借阅参考。 今海内外留下的《明实录》各种传抄本约十余部,已有两种影印本问世:一是1941年梁鸿志所影印的南京国学图书馆所藏抄本(简称“梁本”),共五百册。二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在台湾影印的原北平图书馆所藏“红格本”,除正文外又附校勘记二十九册,以及《崇祯实录》、《崇祯长编》、《皇明宝训》等二十一册,全部计一百八十三册。两种影印本中,某些实录的卷数有所不同。

晋书

房玄龄等廿一人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参见十八家晋史。 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 此版本为【漢川草廬】精校本。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联系微信号: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