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汉纪三 汉高祖六年 群臣争功不决 留侯妙计行封

资治通鉴白话文作者:金色轰炸机发布:金色轰炸机

2023-2-16 03:07

太祖高皇帝六年庚子、西元前201年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亲爱,所诛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则群臣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趋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高帝已经封赏了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一时决定不下来,便没能给予封赏。高帝在洛阳南宫,从天桥上望见将领们往往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地同坐在沙地中谈论着什么。高帝说:『这是在说些什么呀?』留侯张良道:『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图谋造反啊!』高帝说:『天下新近刚刚安定下来,为了什么缘故又要谋反呢?』留侯说:『陛下由平民百姓起家,依靠这班人夺取了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所封赏的都是自己亲近喜爱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自己生平仇视怨恨的人。现在军吏们计算功劳,认为即使把天下的土地都划作封国也不够全部封赏的了,于是这帮人就害怕陛下对他们不能全部封赏,又恐怕因往常的过失而被猜疑以至于遭到诛杀,所以就相互聚集到一起图谋造反了。』高帝于是担忧地说:『这该怎么办呀?』留侯道:『皇上平素最憎恶、且群臣又都知道的人,是谁啊?』高帝说:『雍齿与我有旧怨,他曾经多次困辱我。我想杀掉他,但由于他功劳很多,所以不忍心下手。』留侯说:『那么现在就赶快先封赏雍齿,这样一来,群臣也就人人都对自己的能受封赏坚信不疑了。』高帝这时便置备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急速催促丞相、御史论定功劳进行封赏。群臣结束饮宴后,都欢喜异常,说道:『雍齿尚且封为侯,我们这些人也就没有什么可担优的啦!』

臣光曰:张良为高帝谋臣,委以心腹,宜其知无不言;安有闻诸将谋反,必待高帝目见偶语,然后乃言之邪!盖以高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害至公,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若良者,可谓善谏矣。

臣司马光曰:张良作为高帝的谋臣,被当做为心腹亲信,应该是知无不言,哪有已听说诸侯将要谋反,却一定要等到高帝眼见有人成双成对地议论,然后才述说这件事的道理啊!这是由于高帝刚刚得到天下,屡次依据自己的爱憎来诛杀封赏,有时候就会有损于公平,群臣因此往往怀有抱怨和感到自己有危险的心理。所以张良借着这件事进送忠言,以改变转移高帝的心思,使在上者无偏袒私情的过失,在下者无猜疑恐惧的念头,国家无忧患,利益延及后世。像张良这样,可以说是善于劝谏的了。

列侯毕已受封,诏定元功十八人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谒者、关内侯鄂千秋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耳。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又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上曰:『善!』于是乃赐萧何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得鄂君乃益明。』于是因鄂千秋所食邑,封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益封何二千户。

列侯全都已受封,高帝就命令议定获第一级功的十八个人的位次。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掠地,立功最多,应当排在第一位。』谒者、关内侯鄂千秋进言说:『群臣们的议论都错了。曹参虽然有野战夺地的功劳,却不过只是战场上一时间的事情罢了。陛下与楚军相持五年,军队丧失,部众逃亡,自己只身轻装逃脱就有好几次。当时萧何经常从关中派遣兵员补充汉军的缺额,这些都不是陛下发命令叫他干的,而关中好几万士兵开赴前线时恰好遇到陛下将少兵尽的危急时刻,这也有过好多次了。再说到军中无现成粮食,萧何从关中水陆运送,军粮供给从不缺乏。陛下尽管多次丢掉崤山以东的地盘,萧何却总能保全关中地区等待陛下随时归来。这些都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如今即便没有成百个曹参这样的人,对汉室又有什么损缺呢;汉室得到他们,未必就能靠着他们得以保全。怎么能将一时的功劳盖过万世的功勋呀!萧何应居第一位,曹参第二。』高帝说:『对啊!』随即便特许萧何可以带剑、穿鞋上殿,朝见皇帝时不必行小步快走表示恭敬的常礼。高帝说:『我听说「举荐贤能的人要受到上等的封赏」。萧何的功劳虽然卓著,是得到鄂君的申辩才更加明确的。』因此就根据鄂千秋原来所受的封地,加封他为安平侯。这一天,全部封赏萧何父子兄弟十多人,都得到了食邑。又加封给萧何两千户。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由此开始,是皇帝给大臣的极高礼遇,显示了萧何作为汉朝第一功臣的地位。可惜到后来,这几个字几乎成了权臣篡位前的必经程序。

上归栎阳。

高帝返归栎阳。

夏,五月,丙午,尊太公为太上皇。

夏季,五月,丙午二十三日,高帝尊称父亲太公为太上皇。

太上皇的由来,源于秦始皇称帝后,追尊其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而那时候秦庄襄王已经去世,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刘太公是第一个生前受封太上皇的人。也是唯一一个之前不是帝王,却直接坐上太上皇宝座的人。相传高帝登基后,仍然像以前一样五天朝见太公一次,好像平常人家父子间的礼节一般。但后来管家告诉太公:天无二日,太公虽贵为皇帝之父,实为人臣,不能让皇帝对他拜见。后来高帝再来拜见,太公拿著扫帚在门口恭敬相迎,刘邦大惊,知道原因后就尊太公为太上皇。诏书全文『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此诏奠定了汉家以孝治天下的理念的基础。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