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十七讲 文武之德,周公之礼

中庸赏析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6 12:13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文王:指周文王,姓姬名昌,在位五十年,使国力强盛,晚年自号文王乎!以王季王季:文王之父,名季烈,号称西伯。文王之子周武王即位后,追尊季烈为王季为父,以武王武王:西周王朝的建立者。姓姬名发,继承父亲文王的遗志,灭掉殷商,建立周朝,建都于镐为子,父作之指父亲王季为文王开创了基业。作,开创,子述之指儿子武王继承文王的遗志,完成统一大业。述,继承
“武王缵缵:音zuǎn,继承大王大王:即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大”字古读“太”、王季、文王之绪绪:事业。这里指前人未竟的功业。壹戎衣歼灭殷商。“壹”同“殪”音yì,歼灭。戎,大。衣,“殷”之误读,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末:老,指周武王的晚年受命,周公周公:姓姬名旦,武王的同母兄弟,辅佐武王之子成王,分封诸候,制礼作乐,实现西周初年天下大治成文武之德,追王追王:后代加封先祖以“王”的称号叫追王。王,音wàng,动词,意为尊……为王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达:到,至乎诸侯大夫,及及:推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一周年的守丧期。期,指一整年。丧,指丧礼,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孔子说:“无忧无虑的人,大概只有文王吧。他有贤明的王季做父亲,有英勇的武王做儿子,父亲王季为他开创了事业,儿子武王继承了他的遗愿,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武王继承了曾祖太王、祖父王季、父亲文王的事业,灭掉了大殷,夺得了天下。他身不失显赫天下的美好声名,尊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四海财富。后代在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永不断绝。
“周武王晚年受命于天平定天下,周公成就文王武王的德业,追尊太王、王季为王,用天子的礼制来追祀祖先。这种制度一直实行到诸侯、大夫、士以及庶人之中:如果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就用大夫的礼节安葬,用士的礼节祭祀;如果父亲是士,儿子是大夫,就用士的礼节安葬,用大夫之礼节祭祀;为旁亲服一年之丧,这种制度实行到大夫;为父母服三年之丧,这种制度实行到天子;为父母服丧没有贵贱的区别,天子、庶人都是一样的。”
《中庸》第十八章,依然是在阐述“大德必得其位”的观点。上一章是以舜的德业为例,本章则列举了文王、武王和周公的事迹。全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文王无忧。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忧无虑的人,大概只有文王吧。他有贤明的王季做父亲,有英勇的武王做儿子,父亲王季为他开创了事业,儿子武王继承他的遗愿,完成了他未竟的事业。”孔子在这里讲述的,是周由弱到强,最后统一全国的历史。周部落源自华夏民族,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在周的发展历程中,古公亶父是一个奠基的人物,被称为周朝始祖。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二子仲雍、三子季烈。依照礼制,长子泰伯拥有君位继承权。但是,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烈的儿子姬昌有圣德,就想传位给季烈,再由季烈传位给姬昌。泰伯知道后,为了使父亲的心愿得以顺利实现,便与二弟仲雍一起躲避隐居到吴地。古公亶父死后,泰伯有意不回来奔丧,把君位让给了季烈。季烈传位给姬昌,他就是周文王。文王在位五十年,以德治国,国力日渐强盛,竟有天下的三分之二。到文王的儿子武王当政时,推翻了暴君纣王的统治,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周代先王积德累仁,尤以文王更为突出。故而孔子说:“无忧者,其惟文王乎!”
第二层,武王统一天下,不失美名。“武王缵音zuǎn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这里的“缵”字,读三声,是继承的意思。“大王”的“大”字,在古代也读“太”,“大王”也就是“太王”,指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绪”字,指事业,这里指前人未竟的功业。“壹戎衣”的“壹”字,与“殪音yì”字同义,指歼灭。“戎”字,是“大”的意思。“衣”字,是“殷”字的误读。“壹戎衣”就是歼灭殷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武王继承了曾祖太王、祖父王季、父亲文王的事业,灭掉了大殷,夺得了天下。他身不失显赫天下的美好名声,尊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四海财富。后代在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永不断绝。”为什么孔子要特别指出武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呢?这是针对“武王伐纣是以臣弑君”的观点而说的。在这个问题上,孟子也说过:“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丘民”就是民众,孟子认为,只有得到民众拥护的人才能做天子,得到天子喜欢的人只能做诸侯,得到诸侯喜欢的人只能做大夫。纣王是商朝的暴君,周武王灭了商朝,诛杀了纣王,这不能算是以臣弑君。因为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就是“独夫”。纣王不合乎“为君之道”,是个“独夫”,周武王讨伐“独夫”纣王,是“救民于水火之中”。孟子的这个解释,是儒家关于“经”与“权”相互关系的一个例证。“经”指道德规范,是原则性;“权”指权衡变通,是执行道德中的灵活性。臣要忠于君,这是“经”,是原则性。但如果君是纣王那样的暴君,则可以讨伐他,推翻他,这是“权”,是灵活性。《周易》也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这和后世的愚忠思想是不同的。
第三层,周公成就文武之德业。“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这里的“末”字,是“老”的意思,指周武王的晚年。“周公”,姓姬名旦,是武王的同母兄弟,辅佐武王之子成王,分封诸候,制礼作乐,实现西周初年天下大治,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追王”的“王”字,读四声,是动词。后代加封先祖以“王”的称号叫追王,意为尊……为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周武王晚年受命于天平定天下,周公成就文王、武王的德业,追尊太王、王季为王,用天子的礼制来追祀祖先。”周公的这一做法,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敬天法祖”的核心理念,也表达了晚辈对先祖的孝心。不仅如此,周公还把这一礼制推广到各级官员和普通民众中去。“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意思是说:“这种制度一直实行到诸侯、大夫、士以及庶人之中:如果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就用大夫的礼节安葬,用士的礼节祭祀;如果父亲是士,儿子是大夫,就用士的礼节安葬,用大夫的礼节祭祀;为旁亲服一年之丧,这种制度从庶人通行到大夫为止;为父母服三年之丧,这种制度从庶人一直通行到天子;为父母服丧没有贵贱的区别,天子、庶人都是一样的。”从分封诸侯,到制礼作乐,周公采取的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继承了舜“以孝治天下”的传统,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有序运转,安定人心,发展经济,繁荣文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本章通篇都是讲孝,讲德,和上章中“大德必得其位”的论点息息相通。
人类的历史,是社会的演变过程,是过去发生的事件。任何人,都处于时间链条的某个节点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肩负的使命和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每一代人也都有自己的历史际遇和机缘,只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建功立业、创造历史。追缅先祖,既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先辈事业的继承,也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中华民族的这一优良传统,永远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