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三、第一次统一政府之出现及其覆灭

国史大纲作者:钱穆发布:一叶知秋

2020-10-12 12:10

三、第一次统一政府之出现及其覆灭

秦并六国,中国史第一次走上全国大统一的路。此不专因于秦国地势之险塞及其兵力之强盛,而最要的远是当时一般意向所促成。

秦之富强,得东方游仕之力为多,如商鞅、张仪、公孙衍、甘茂、范雎、蔡泽、吕不韦,皆东方人也,彼辈皆不抱狭义的国家观念。即如鲁仲达力反帝秦,亦就文化上立论,并非狭义的爱国主义。若使东方贵族机体不推翻,当国者尽如平原、信陵、屈原、韩非之徒,平民学者不出头,游仕不发迹,一般民众皆受狭义的贵族政体之支配,则秦人力量便不够并吞东方。即以始皇一朝相臣言之。相国吕不韦、始皇即位拜,十年免。昌平君、九年拜,二十一年贬。索隐曰:『昌平君,楚之公子。』昌文君、九年拜。丞相王绾、二十八年拜。李斯、二十四年拜。去疾三十七年拜。诸人,似乎全非秦之贵族。如吕不韦、昌平君、李斯则明属东方人,吕、李明是平民阶级。秦政府实一东西混合的政府,即超过界的。亦是一贵族秦王室。与平民合组的政府。所谓布衣卿相之局。秦藉东方人力得天下,自不能专以秦贵族统治。故始皇虽为天子,子弟下侪齐民为匹夫,更不封建。虽系始皇卓识,亦当时情势使然。

秦政府对统一事业,亦大有努力,举其要者,如废封建行郡县。

此种趋势,虽自春秋、战国以来即然,然明白肯定的废封建则自秦始皇统一后始。时丞相王绾即请立诸子,封王荆、齐、燕诸地,李斯不谓然。时斯为廷尉。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卒从李斯议。其后博士齐人淳于越又主封建,谓:『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郡县政治在当时实是有史以来之创局也。丞相李斯力斥之,至为请焚书。封建、郡县两政体之争论,乃当时最要一大事。李斯学术上承荀卿,始皇亦本于息战弭兵之见地,不复封建。郡县则天下为一家,可望永久和平,封建则依然列国并立,难免兵端。此实当时一种极纯洁伟大之理想,所谓『平天下』是也。秦君臣此番建树,于中国史上政体之跃进有大功绩。后人空以专制讥溱,殊欠平允。

又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即从廷尉李斯议,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今略考之:

1陇西昭王二十八年置。13上谷始皇二十三年因燕置。25黔中昭王三十年置。汉志失载。
2北地亦昭王置。以上二郡当在今甘肃境。14辽西始皇二十二年因燕置。26长沙始皇二十三年、四年灭楚置。以上二郡当今湖南境。
3上郡昭王三年置。15辽东始皇二十二年因燕置。以上诸郡略当今河北、热河、辽宁境。27楚郡亦始皇灭楚置。治陈,亦曰陈郡。汉志失载。
4云中始皇十三年因赵置。16河东昭王二十一年置。28九江始皇二十四年置。
5汉中惠王后十二年置。以上三郡当在今陕西境。17太原庄襄王四年置。29泗水始皇二十三年置。
6蜀郡惠王二十七年置。18上党昭王四十八年置。30砀郡始皇二十二年置。
7巴郡亦惠王时置。以上二郡当在今四川境。19雁门始皇十三年因燕置。31薛郡始皇二十三、四年置。
8邯郸始皇十九年取赵置。20代郡始皇二十五年因赵置。以上诸郡略当今山西境。32会稽始皇二十五年置。以上诸郡,略当今江苏、安徽、浙江境。
9巨鹿始皇二十五年灭赵置。21三川庄襄王元年置。33齐郡始皇二十六年灭齐置。
10广阳始皇二十一年灭燕置。汉志失载。22颍川始皇十七年置。34琅琊始皇二十六年灭齐置。
11渔阳始皇二十二年因燕置。23南阳昭王三十五年置。以上诸郡略当今河南境。35东郡始皇五年置。以上诸郡,略当今山东境。
12右北平始皇二十年因燕置。24南郡昭王二十九年攻楚置。此略当今湖北境。36闽中与会稽同年置。当今福建境。汉志失载。

又增九原、始皇三十三年开河南地置。略当今绥远境。南海、桂林、象郡、始皇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境地置。略当今两广乃至安南境。东海、始皇三十四年置。今江苏、山东境。共四十一郡。边郡十八,近边二郡,黔中、长沙。内郡二十一,境土略与今相当。惟北盛于南,与后世异。

收军器,堕城郭,决川防,夷险阻,以解消封建时代之武装。

当时国境,皆筑长城为防。魏两长城:一曰『固阳长城』,在今陕西境,由今华县达榆林,南北千余里;一曰『荥阳长城』,在今河南境,由阳武达密县,南北数百里。齐亦有长城,在今山东境,由平阴达诸城、琅邪,尽海滨,东西千余里。燕亦有两长城:一曰『外长城』,由今河北怀来达辽宁之辽阳,东西二千里;一曰『长城』,在今河北易县西南,延袤数百里。赵则有『捍关』,在今陕西肤施西北,北捍胡,西捍秦,长千五百里。楚自春秋已有『方城』,入战国,益增筑,在今河南境,以方城县为中枢,南经南阳达泚阳,北达叶县鲁山,亦有遗迹,屈曲数百里。割地裂疆,远者五、六百年,近亦一、二百年。又有堤防齐与赵、魏以河为境,各自筑堤。御水,而以邻国为壑。亦有壅水不下,以害邻国。中国之支杂破碎,固若自古已然。秦廷努力铲削决通,于中国大一统之形成,良有大功也。收兵器,铸金人十二,各重二十四万斤。此盖均为一种弭兵理想之实施。后人专以专制说之,殊非事实。

又建设首都,移东方豪家十二万户于咸阳,兴建筑。宫殿与陵寝。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则咸阳之新建筑,实汇合当时营造艺术之大成也。其经营陵寝,亦承儒家理论,而藉以充实中央。因有陵寝移民。汉承其制。于物质上,即文物上。造成全国共仰之新首都,于统一精神亦殊重要。

巡行郡邑,筑驰道。

始皇凡五巡狩。二十七年首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今甘肃固阳〕。二十八年始东行,上邹峄山〔今山东邹县〕、泰山,南登琅邪,远过彭城,西南渡淮至南郡,浮江〔即汉水〕由武关入。〔后人误谓始皇至湖南。〕二十九年再东巡,经阳武登之罘〔fú〕,遂登琅邪,道上党入。三十二年四次出巡,东北至暍石〔今河北昌黎县〕,从上郡入〔今陕西延绥一带〕。三十七年第五次,至云梦〔今湖北境〕,浮江下过丹阳,至钱塘,上会稽,还过吴,并海北上,至琅邪、之罘渡河至沙丘〔今河北平乡县〕,遂道卒。车辙马迹遍中国,贾山谓:『秦为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其制度之壮丽可想。

统整各地制度文化风俗。

此观秦各地刻石文辞可知。秦刻石辞传者凡七:曰峄山、泰山、琅邪、之罘、之罘东观、碣石门、会稽。会稽刻石特提男女淫佚之防,此就各地风俗为矫正也。琅邪刻石尚孝、重农,为此后汉治之本。又始皇二十六年云:『一法度衡石丈尺,车问轨,书同文字』,此亦统一工作上极重要之事务。

开拓边境,防御外寇。筑长城及戍五岭。此皆为完成大一统的新局面所应有之努力。大体言之,秦代政治的后面,实有一个高远的理想,此项理想,渊源于战国之学术。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

至于秦以一皇帝异乎以前所谓『王天下』。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异乎以前之贵族世臣、封建列侯。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公、卿、守、令百僚若世袭,则仍是往者封建覆辙。若王位不世袭,则易启纷争,非长治久安之局。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为君者无此力量,为臣者无此心理。秦廷有集议之制,如始皇时议帝号、议封建、议刻石颂功德、议封禅。二世时议尊始皇庙。为两汉所承。西汉,如议立君:昭帝崩,群臣议立广陵王,霍光承太后诏立昌邑王,又议废之。如议储嗣:成帝召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等入禁中,议立嗣。议封建功赏:如甘延寿、陈汤元帝时,矫诏诛郅支单于,朝廷屡议其功赏。民政法制:如昭帝时议盐铁。狱讼:同姓者如淮南王狱;异性者如魏其、武安侯相争。边事:如马邑之谋。皆付廷臣群议。东汉,如议立君:质帝崩,大集议立桓帝,梁冀主之,而李固、杜乔强守立清河王蒜不屈。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袁绍横刀而出。议迁都,如董卓议迁长安。议食货:肃宗议复盐铁。其他如议宗庙郊祀典礼,议选举刑法等,不胜举。朝廷每逢大事,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就此种政制风格言之,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

秦代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力之逾量。

秦人以耕战立国,全国民众皆充兵役,名曰『黔首』。魏有『苍头』为平民军队之一种,『黔首』殆于『苍头』义近。惟在战国兵争时代,以军功代贵族,秦民力战于外,归犹得觊功赏。及天下统一,秦之政治亦渐上文治轨辙,而一面仍恣意役使民众,如五岭戍五十万,长城戍三十万,阿房役七十万;此等皆为苦役,与以前军功得封爵不同。古代封建小国,四境农民行程相距最远不出三、四日,每冬农隙,为贵族封君服力役三日,往返不过旬日,其事易胜。秦得天下,尚沿旧制,如以会稽戍渔阳,民间遂为一大苦事。又有『七科谪』与『闾左戍』,『七科谪』者,一吏有过,二赘婿,三贾人,四尝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发闾左。闾左既空,常及闾右,其滥可知。秦自以农战立国,役不足乃谪贾人,此与东方社会经济情态亦不合。陈胜、吴广即由比起。

秦室本是上古遗留下来的最后一个贵族政府,依然在其不脱贵族阶级的气味下失败,役使民力逾量,即是氏族的贵族气味。依然失败在平民阶级的手里。

秦之统一与其失败,只是贵族封建转移到平民统一中间之一个过渡。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