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80位初中生参加孔庙祭孔大典 抱怨节奏慢不时尚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2-9-29 17:37| 發佈者: 沙舟| 查看: 1648| 評論: 0|來自: 北京日报

摘要: 昨天,在祭孔典礼开始前,两名身着汉服的学生隔着孔庙的朱漆大门向外张望。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 记者 刘冕 实习生 李佳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昨日9时,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里,传出一阵齐整的诵读声,手 ...

昨天,在祭孔典礼开始前,两名身着汉服的学生隔着孔庙的朱漆大门向外张望。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

记者 刘冕 实习生 李佳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昨日9时,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里,传出一阵齐整的诵读声,手持卷轴的表演者是80位穿着蓝色校服的初一新生。他们在为半小时后开始的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祭孔大典进行最后的彩排。

国子监中学初一学生乔丹站在队伍第二排最外侧的一列,他们头上是一大片树荫。诵读时,很多学生都没有看手里的卷轴,整段的《礼运大同篇》脱口而出。读完后,每个人都笔直地站好,静静地观看着祭孔典礼彩排仪式进行。

七八分钟后,传承了千年的仪式仍在一板一眼地进行着,一些顽皮的初一学生已耐不住性子,开始东张西望。一名高个男生甚至按着礼乐的节拍,以手当锤模仿敲鼓。两位老师站在队伍旁,不时提醒两句。

新生身边,初三学生的队伍站在略显刺眼的阳光下。学生们神态肃穆,只是偶尔有人捋捋被阵阵秋风吹乱的头发。

彩排结束后,乔丹站在原地,重新将手里的卷轴卷齐,系上带子。谈起感想,她想了一会儿,才开口:“上小学的时候,我也来过孔庙,当时觉得就是逛公园。上了初中,学校专门开了一门国学课,这次又能参与到这么大规模的活动中去,我觉得挺难得的。这仪式也挺特别,以前我没有见过。”

“说的都是文言文,结尾最后一个字还要拉长音儿,动作、舞蹈节奏都像是放慢镜头。”她身边的一位同学干脆归纳总结了“仪式特点”。小伙伴都七嘴八舌地分享着感受,“氛围不错,就是节奏太慢了”、“要是时尚点儿就好了,我其实想试试他们穿的黑色礼袍”。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这种大典在古代有着“国之大典”的评价。“现在进行祭孔大典,不仅缅怀先圣,更激励大家要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美德。”孔庙国子监的负责人说。

正式表演开始前,国子监中学的一位老师介绍,“国学礼仪的教育,需要类似祭孔仪式这样比较严肃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规范,感受传统文化传承的严谨性,对孩子而言,可能枯燥单调了点。为此,学校开设了国学课,在每周升旗仪式上会讲述国学小故事,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培养学生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规范言行,文明懂礼。初一的新生刚入学,还需要磨练。初三的学生就基本不需要老师来提醒了。”


来源:北京日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