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人口普查是停止计划生育的天子之剑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2010-10-26 14:10| 發佈者: 易上| 查看: 1363| 評論: 0|原作者: 易富贤|來自: 易富贤网易博客

摘要: 本页位置: 光明观察 编辑推荐 人口普查更要防止重报 易富贤 刊发时间:2010-10-27 09:51:02 光明网    http://guancha.gmw.cn/2010-10/27/content_1338298.htm 2010年11月1日零时即将启动第 ...
人口普查是停止计划生育的天子之剑 - 易富贤 - 易富贤的博客

 本页位置: 光明观察> 编辑推荐  

人口普查更要防止重报

易富贤 刊发时间:2010-10-27 09:51:02 光明网  [字体:大 中 小] 

http://guancha.gmw.cn/2010-10/27/content_1338298.htm

2010年11月1日零时即将启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超过600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投入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预算资金达到80亿元左右。现在各地都在为普查进行摸底。但根据各地的反馈情况,似乎重点都在防止漏报,甚至不惜重报。

 比如江苏盐城摸底发现户籍统计人口与公安比少10万人,原因很多,比如“有一户居民的户口簿上竟然挂了11口人,有些挂的人数甚至更多。调查后发现,这些人家大多仅有一对老夫妇居住在该小区,其他儿女并没有跟他们住在一起,询问原因,据他们讲,户口簿上多挂人口是为了方便孙辈们就近读书。”(http://jsnews.jschina.com.cn/yc/201010/t534544.shtml

 于是盐城市统计局局长秦军表示,“针对现阶段几个关键数据与有关资料比差距较大的问题,各地将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在清查摸底第二阶段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扎实抓好拾遗补漏纠错工作,严格按照户籍人口一个不能少、流动人口一个不能漏、待定人口一个不能错的原则,以科学求实、严谨细致的态度,查准总人口、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确保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不低于公安的户籍人口,出生人口不低于相关部门的并集数据,尤其是疾控中心台账记录,死亡人口不低于民政部门的行政记录,外来、暂住人口不低于公安部门的行政记录。”

 如果这样,那还普查什么?直接采用预定数据就是。如果盐城的情况比较普遍的话,那么这次人口普查重报率相当大,一些流动人口将被重报很多次(在户籍所在地“被普查”,在生活所在地“被普查”,还可能以“待定人口”“被普查”)。

我本质上是湘西农民,我习惯于用农民的思路看待社会问题。 我在《大国空巢》中说:“流动人口越多就越容易重报。”因为我从小就有“普查”的经验,算是老普查员了。我小时候在湘西农村放鸭、放牛,每天都需要进行“鸭口普查”、“牛口普查”,发现“流动鸭口”、“流动牛口”越多,重报越多。牛还相对容易一些,因为目标大,并且每头牛都有名字和特征,容易识别,但跑动的时候还是很难数,往往重报,我只好将几十头牛赶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小山谷里,让他们安静下来,这样就可以获得准确数据。而几十只、上百只鸭子是在水田里,躲在水稻后面,跑来跑去,很难数,往往重报,并且又不太可能像牛那样赶往山谷。数鸭子更像人口普查,因为现在的人口流动于城乡之间,重报往往大于漏报。 

从动机来说,超生人口有漏报的倾向,但是合法生育的人口却有重报倾向。因为合法生育之后,他们更有重报的意愿,比如农民工进城之后,如果能够想办法重报,既可以让孩子进城优惠读书,又可以保留在农村的土地利益。在很多地方,由于生源不足导致学校撤并,既让教师失业,又使得家长增加教育成本,暗中掀起“保校运动”,努力让进城的孩子在农村继续保留学籍。因此,这次人口普查既要防止漏报,更要防止重报

 我在《大国空巢》中比较了历次人口普查,发现2000年人口普查18-55岁人群净重报2000多万(这个年龄段不可能有超生隐瞒的)。那么他们的孩子也当然会重报。2000年人口普查的12.426亿人口中有两千多重报,实际人口可能只有12.2亿。王广州也认为2000年人口普查的实际人口可能只有12.2亿。但是人口普查最终公布结果却反而在12.426亿的基础上额外加上两千多万,变成了12.658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死亡人口从2001年的818万增加到2009年的943万,平均每年死亡869万;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2001-2005年平均每年出生1369万。也就是说2000年以来,大致是平均增加500万人口。以2000年12.2亿人口为基础,那么2010年总人口大致为12.7亿(考虑到2005年1%抽样调查的出生人口还可能有重报,那么2010年总人口甚至可能低于12.7亿)。以2000年12.4亿人口为基础,那么2010年总人口大致为12.9亿。当然,权威结果应该以普查为依据。但首先需要普查有权威性。

 人口数据与其他数据(经济数据、社会数据)不一样,是不可能被时间冲淡的,因为人的寿命有七十多年,今后总有办法还原人口真相的。如果今后发现这次普查结果既与以前普查的数据不符(出现“死而复活”现象),又与今后的人口普查结果不符(今后发现现在出生孩子大量虚报,性别比也是虚假的),那么会如何评价这次普查?

 如果盐城的情况普遍的话(希望只是个例),那么这次人口普查的重报率比2000年可能更大,会出现很多人“死而复活”的现象。需要赶在普查之前趁早纠正这种倾向。普查的时候,应该力求准确(当然,人口普查不可能非常精确,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普查之后,要尊重普查数据,不要任意修正。

 如果十二五规划停止计划生育,那么即便第六次人口普查不是非常准确,今后也不会有人过于追究。如果十二五规划不停止计划生育,而是仍然任凭人口学家和计生委官员继续修正普查结果,出台一个人口过渡方案,那么今后历史会用放大镜来追究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责任,将是恶评如潮。

 以前没有停止计划生育,是因为计生委和人口学界一直坚称中国的生育率稳定在1.8,总人口会达到15亿。2010年底将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如果生育率低于1.8,总人口没有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组所预测的13.7亿,就再次说明计生委和人口学家们的预测是错误的。那么就应该利用好三个天然台阶(《公开信》30周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十二五规划),高调停止计划生育,将政治危机淡化为学术危机,政府重获人口政策的主导权。

 到2011年,中国的超低生育率已经经受了两次1%人口抽样调查、两次人口普查的检验,如果十二五规划还不停止计划生育,那么责任就不仅仅是计生委和人口学界的了。如何解释过去十多年没有停止计划生育?

 其他国家选举,几天时间就能知道选举结果,因为选举攸关今后几年的政治经济走势。中国这次人口普查攸关民族千年命运,即便不能统计出全部普查数据(比如经济方面的数据),也应该赶在十二五规划之前获得与停止计划生育的相关数据(万一有困难,也可以集中力量统计一些代表性地区的数据)。耗资巨大的人口普查的目的就是为决策服务,而十二五规划就等在这里。从人口普查到十二五规划的最后确定,有几个月时间,岂能以“时间来不及”为借口而错过了十二五规划?举国之力获得准确数据也应是必要的。十二五规划不仅仅是五年规划,更是千年规划!

 2000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公报和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都是:“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而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却对“计划生育”和“低生育水平”只字不提,而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虽然公报还是“略而不详”,但为“停止计划生育”(二胎方案也是计划生育,也是低生育水平)留下了很大的预想空间。

 从某种意义讲,第六次人口普查对于停止计划生育并不是必需的,因为现有资料足以停止计划生育。但第六次人口普查却是一个天然台阶,是政府重新获得人口政策主动权的“天子之剑”。如《庄子》有云:“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剑尖),齐岱为锷(剑刃),晋魏为脊(剑脊),周宋为镡(剑环),韩魏为夹(剑柄)。……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五中全会公报还是引而不发,计生委和人口学界也还在蹦蹦跳跳(他们现在拼命在阻止人口普查获得准确数据,意图将“天子之剑”变成“诸侯剑”、“庶人剑”),但等到人口普查一结束,天子之剑的锋、锷、脊、镡、夹俱备,此剑一用,天下服矣!计生委和主流人口学家就完全丧失顽抗的能力。再不挥剑停止计划生育,更待何时?

 

===============

  另,我的《国未富,人已荒, --蔡昉拐点论想将中国拐往何处?》发表在河北社科联的《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2期上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3.asp?Newsid=11963&type=1011

 我最近的三篇文章都发在光明网《光明观察》:

《中国人口政策需要敦刻尔克大撤退》

http://guancha.gmw.cn/2010-10/13/content_1306004.htm

《再质疑政策生育率》:http://guancha.gmw.cn/2010-10/09/content_1296031.htm

《曾毅的“二孩晚育”方案是错误的》

http://guancha.gmw.cn/2010-10/19/content_1320374.htm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