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公民教育问题远比国学教育严重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1-3-3 01:27| 發佈者: 李柳屏| 查看: 1004| 評論: 0|來自: 金羊网-新快报

摘要:            ★主持人:苏少鑫   特邀议员   王则楚◎广东省政府参事   李公明◎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委员   邹啸鸣◎知名学者    ...

  

  

  

  ★主持人:苏少鑫

  特邀议员

  王则楚◎广东省政府参事

  李公明◎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委员

  邹啸鸣◎知名学者

  本期议题

  “对于现在有的学校、家长让孩子读背《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我持坚决反对意见。说严重点,我认为这是毒害青少年心灵。”1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彭富春向记者介绍本次全国两会上他将提出的建议,并称国学教育必须和现代科学民主的公民教育相适应。

  全盘否定三字经是对文化不负责

  新快报:之前山东省教育厅曾发出通知禁止中小学推荐阅读《三字经》《弟子规》引起广泛争议。各位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则楚:《三字经》《弟子规》作为千年来私塾的启蒙课本,经过数代人的筛选和甄别,直到今天还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岂能因为其中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不太相符的观念就全盘否定前人的智慧?这本身就是对文化的不负责。而担心这些不合时宜的观念荼毒学生的心灵,则是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不太信任的结果,这种把学生看做“长不大的人”的教育的后果难道大家还不清楚吗?

  李公明:我认为无论是《三字经》还是其他类似的读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种文化启蒙或伦理规训文本,政府根本无权下令推广或下令禁止。这类读物就如任何正式教材以外的读物一样,其流传、阅读、讨论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家长可以引导自己的孩子、老师可以引导自己的学生如何去读,而政府既无权也不应该干预。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对于每门所授课程有权利指定使用什么教材、推荐各门课程的阅读书,但是一旦超越这个范围,以学校的名义甚至以教育行政部门的名义联合推荐什么或禁止道德教育的读物,本身已是超越了权限,在当下的中国社会语境中更有利益驱动的嫌疑。邹啸鸣:我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背诵《三字经》及《弟子规》。因为我认为它们中传达的很多理念是错误的,不宜当做经典去启蒙孩子。

  但山东省教育厅的这个禁止令我也不支持。因为这样就侵犯了家长对于是否阅读《三字经》等古典书籍的自由选择权利。我建议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让各种观念和思维方法进行竞争,孩子们自己就会择优选择正确的观念。

  国学经典评价无需权力指手画脚

  新快报:有论者诘问,谁能给《三字经》取精华去糟粕?对此,各位怎么看?

  王则楚:那些想打倒《三字经》的人,实质上还不是想再另搞一套“三字经”?

  他们所谓的精华、糟粕都是权力本身的偏见,看不到它的好,看不到它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地方,或者不愿看到它与公民教育在“以人为本”方面的契合,进而否定一切的存在。

  弃其糟粕不过是一个试图以部分否定其整体的借口,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每一个独立自主的公民都能做出自己的判断,轮不到权力指手画脚。

  李公明:公权力对于什么文化传统、国学经典等等这种精神文化事物,根本就无权发动批判或发动学习,它唯一应该保持的立场就是保护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接受或不接受、学习或不学习的自由,而无关它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对还是错。

  再进一步讲,公权力用纳税人的钱来办教育是必须的,但是所教的内容应该以知识性为基本,在人文价值观上以人类的普遍价值作为基本。

  邹啸鸣:我主张选择权在孩子自己,家长该做的,是帮助孩子开拓视野,因为孩子未来的生存竞争环境是全球性的,而绝不是拘泥于国内、省内。公权力在这个领域应该走开。

  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并无不相容

  新快报:彭富春提出国学教育必须与现代科学民主的公民教育相适应。您觉得目前的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吗?

  王则楚:如前所述,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并不必然存在冲突,两者有诸多可以结合的地方,譬如“以人为本”的观念,它恰恰是在否定过去教育所强加给我们的各种45非“以人为本”的观念。两者不相适应的观点之所以有市场,不是公民教育的问题,也不是国学教育的问题,而是这两种教育背后那只手的问题,它有自己的倾向,它所排斥与它所推崇的与公众的认知产生偏离,自然给人以两者存在严重冲突的误导。

  李公明:是的,不能说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一定就是不相容的、互相排斥的,但是两者的性质和可以适用的范围却是不同的、不容混淆的。现在的问题是有人力图混淆两者的区别、而且以前者代替后者,这就是错误的。

  目前中国的公民教育问题严重,或者说根本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其祸延子孙的重要危害性正有待国民认清。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要普遍推行国学教育,无疑是本末倒置。

  邹啸鸣:当前,我认为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远高于国学教育。每个人都必须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权利的边界,了解政府的权力边界。了解制度运行的目标不仅仅是制约和规范公民的行为,同时还要制约和规范政府行为。

  来场全民讨论认清公民教育真相

  新快报:对中国的公民教育,各位有什么建议?

  王则楚:公民教育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使简单的人变成能够直立行走的人,将一个普通的国民变成对自身权利有深切认知的公民。要进行公民教育,必须要打破官本位的教育思路,青少年不能只剩下当官这一根本谈不上理想的理想,要使各种思想能够在观念的市场里相互冲撞,而不是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思路、一只手在操纵着这一切。李公明:目前最重要的是来一场全民大讨论,彻底地、勇敢地认识清楚目前我国公民教育的真相和存在问题,否则谈何建议?

  邹啸鸣:公民教育是获得内部和外部稳定和谐的基础。应当尽可能对公民进行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价值观的教育,譬如公正、和平、产权等。

  另外,国外的书我推荐阅读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国内的书,我推荐阅读茅于轼先生的《生活中的经济学》。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