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所谓『中药肝损伤』有望说清楚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2018-7-1 00:00|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1006| 評論: 0|來自: 中医药报2版

摘要: 〖中国中医药报〗社舆情监测研究中心 刘晓欣 上一监测周期(6月9~22日),微信平台共发布26997条中医药相关图文消息,微博平台共推送36802条信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 ...
声明 / 聲明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中国中医药报〗社舆情监测研究中心 刘晓欣

上一监测周期(6月9~22日),微信平台共发布26997条中医药相关图文消息,微博平台共推送36802条信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成为中医药领域舆情热点。

转载热度前十的新闻如图:

重点事件舆情分析:

6月19日下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针对中药上市前后的特点及要求,分别制定安全性风险全生命周期监测与管控措施,旨在控制中药用药的安全风险,推动中药新药研发,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指导原则〗发布后,澎湃新闻网以〖国家药监局:将对『中药伤肝』进行药品全周期监测与管控〗为题首先进行报道,截至6月22日,〖中国中医药报〗社舆情监测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此信息被各媒体平台转载2309次,网民参与跟帖超2万条。但凡涉及『中药肝损伤』『中药毒性』等字眼,总会引起媒体和网民特别关注。

2017年,〖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刊发的一篇研究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肝癌相关性的论文,虽然没有提供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直接证据,却引出了『中草药导致肝损伤』『有毒的中草药别乱吃』等言论,成为舆论焦点。近年来有关『中药肝损伤』的类似报道频频出现,如『某媒体有关中草药肝损伤的调查』『多个中药注射液使用受限』等,都引起了较大规模的舆论关注。中药因其本身的复杂性、科研基础薄弱、联合用药较普遍等因素,其肝损伤往往较为隐匿,且没有一套科学、客观,体现中药特点的肝损伤评价体系,增加了中药安全性风险系数和控制难度,公众是谈『中药肝损伤』就色变。

其实,药源性肝损伤是常见的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之一,无论西药还是中药在新药研发和上市使用阶段都可能出现风险。〖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数据显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药品情况:按照怀疑药品类别统计,化学药品占82.8%、中药占16.1%、生物制品占1.1%。由此可见,西药的不良反应远高于中药。但一些媒体在报道时,将中药与某一类化学药或某一种化学药比较,从而认为中药在药源性肝损伤中所占比例较高,给公众造成恐慌,抹黑中药。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华民族防病治病与繁衍生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至今仍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中药尚未建立一套既符合中医理论,又体现中药特点的安全性评价体系,难以客观评判中药的毒副作用。对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采用『非西即中』的判定方式,使中药背了不少黑锅;说明书中的『尚不明确』也使中药屡受诟病。因此,深化对中药及其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及其方法研究势在必行。

此次〖指导原则〗从符合中国国情和中药特点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中药药源性肝损伤风险评价与管理体系,科学界定患者肝损伤与中药之间的因果关系,系统评价相关中药的安全性及风险获益比,让公众以更加科学的态度看待中药肝损伤。相信随着〖指导原则〗的落地实施,以及其他相关安全性评价及其方法的深入研究,中药用药安全将有规可循,使中药在国际上获得认可,促进我国中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中医药舆情合作热线:(010)84249009转6309 (刘晓欣)

(A)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