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村卫生室·我学西医的,为什么要开展中医服务?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2018-6-25 23:02| 發佈者: 医馆界| 查看: 1517| 評論: 0

摘要: ■来源 | 基层医师公社我是学西医的,为什么非要强行要求我来开展中医服务呢?近日,有朋友问了笔者上述问题,其实如果地方有了这个硬性要求那也不是偶然,因为要求 ... ...
声明 / 聲明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来源 | 基层医师公社

我是学西医的,为什么非要强行要求我来开展中医服务呢?

近日,有朋友问了笔者上述问题,其实如果地方有了这个硬性要求那也不是偶然,因为要求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是政策的导向的必然结果。

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委联合制定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日前,海南省出台了〖海南省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或中医类别(临床类别)医生或乡村全科执业医师。中医服务区能提供4类以上中医技术服务。

此文件可以说开了全国对村卫生室建设的先河,以前国家文件通常对村卫生室是鼓励开展中医药服务,而明确规定必须『村村有中医』的却在海南省成了村卫生室的必备条件。

如此看重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到底是否可行,村医对此有何看法,我们且来分析一下。

➤ 发展中医无可厚非

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尤其是〖中医药法〗的立法更加说明了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性。而实际上传承几千年的中医仍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较高的信誉度,与西医的繁琐检查和高昂费用相比,中医的『简便效廉』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慢性病防治、疾病康复等方面也有一定优势,所以在方便群众就医和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方面确实有着重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是无可厚非的,其出发点是好的。

➤ 发展中医不能赶鸭子上架

如果每一个村卫生室都有一名合格的中医师提供服务肯定是好的,也是受老百姓欢迎的。但是现实中中医人才情况却不容乐观,在村卫生室大多是学西医的多,所以硬性要求村医开展中医药服务让这些西医人感到困难。

正如有村医反映说,我是学西医的,为什么非要强行要求我来开展中医服务呢?这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基层中医现状其实并不容乐观,据了解,早几年国家就要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中医馆,提供中医药服务。

但是几年过去了,一些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装饰得古色古香,却因为没有中医人才成了摆设,老百姓找不到放心的中医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这就是一个遗憾,建立一个中医馆国家和地方都要投入一大笔不小的开支,最后却成了花架子。

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且如此,村卫生室强行要求有中医人员开展中医的难度可想而知。这种赶鸭子上架的做法,即使验收的时候合格了,最终也因为没有真正的中医人才让中医药服务落空。

➤ 基层中医有需求,发展需要循序渐进

因为中医本来是根植于民间,是最贴近百姓的医学,所以真正的中医老百姓是很信任的,也是需要的。但是由于近几十年来西医的迅猛发展,内外环境的影响,中医的发展不尽人意,甚至人才在不断减少,国家才不断出台发展中医的鼓励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中医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绝不是一声令下就能培养出来的,一个好的中医也需要多年不断的学习进步才能形成。

比如笔者的一位基层医生朋友,本是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在基层工作从未放弃中医,经过近20年的坚持,目前每天的中医药业务量终于超过了西医药,他的中医水平才逐渐被当地居民认可。可见如今的环境要成就一名真中医难度有多大。

因此,笔者觉得,就目前条件应该还是鼓励村卫生室有中医人员开展中医药服务,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让每个村卫生室必须开展。因为学习中医需要爱好和悟性,有的西医医生就是对中医不感兴趣或者不愿学中医,没必要去强行要求,否则即使勉强去学个一鳞半爪最终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损害了中医名声,失去了居民的信任。

可以鼓励西医去学习中医,但是不能强行要求。目前我们要做的是尽量为基层中医的培养和发展创造条件,水到渠成的让中医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何愁村卫生室没有中医。

总之,在基层中很多一刀切的做法,最终都存在一些漏洞,所以基于前车之鉴,基层要发展中医药服务更应该循序渐进。

I版权声明

本文源于『基层医师公社』,作者/明镜,编辑/龙葵,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