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走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2018-6-2 19:15|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1585| 評論: 0|來自: 中医药报1版

摘要: 今年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学家、药学家和植物学家李时珍诞辰500周年。近日,由中国药学会中药资源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中药资源大会——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学术会议在 ...
声明 / 聲明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今年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学家、药学家和植物学家李时珍诞辰500周年。近日,由中国药学会中药资源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中药资源大会——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学术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

大会以『发展中药农业,促进精准扶贫,保护中药资源,建设健康中国』为主题,近千名代表共聚武汉,继承和发扬李时珍『博览群书、格物明理、刻苦钻研、求实创新』的精神,共商中医药事业发展大计。

定规划 统筹产业发展方向

『我们全体中药资源人要面向新时代,顺应新时代,坚定立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发扬中医药人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精神,做到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承担责任、带头担当作为,共同努力,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推进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在大会致辞中倡议。他以专题报告的形式,从优化结构、数字农业、绿色发展、农户共享、融合提升等十个方面,提出创新驱动中药农业现代化的举措,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中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保护和开发中药资源是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充足有效的物质保障,对新时期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在宣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的讲话稿时表示,农业农村部将在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开展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农业农村部正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编制〖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加强规划引导,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打造一批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中药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中药知名品牌,提升中药材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摸家底 做好中药资源普查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共收录中药1892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

随着中药需求量的日趋增加,摸清中药资源具体情况,是继承这一宝贵财富,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为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重点任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陆续在31个省(区、市)的1300多个县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据统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已汇总全国1.4万多种野生药用资源、700多种栽培药材和1800种市场流通药材的信息,总记录数达900余万条,照片600多万张。而基于100多万个样方的调查数据,可估算出〖药典〗收载的563种药材的蕴藏量。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办公室数据显示,在普查中已发现新物种63个,汇交药材样品、腊叶标本、种质资源23万余份。

筑体系 不断提升中药品质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优质、安全的中药材,才能保证中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中药材品质,离不开建立系统、成熟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我国中药产业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跃升的关键时期。在为中药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感到鼓舞的同时,也要用更广阔的视野来科学预见和提前研判产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推动中药产业发展,既要建立「大质量观」,又要建立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的新平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认为,『质量』是中药农业的生命线,要通过科技创新不断破解一系列影响中药质量的生产问题,还要着力解决优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提升等中药材可持续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品种精准、质量精准、信息精准、服务精准』上发力,为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贡献技术资源、专家资源。

『顺境促产量,逆境出品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以柑橘资源发掘与利用为例,介绍了柑橘起源与进化、柑橘多样性、药食同源、柑橘『上火』机理等研究成果,同时论证了逆境是诱导产生色彩斑斓的果实以及花朵或叶片的主要因素,也是诱导植物产生次生代谢物的主要因素。

敢创新 推进中药产业发展

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关键是如何运用现代工业理念,将传统中药产业发扬光大。

『发展中药产业,一定要坚持创新驱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吴海东认为,应着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中药材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资金链,注重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技术研究,使更多的野生药用资源实现家种家养,使人工种植中药材向生态化和绿色化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与此同时,也要把好质量关,促进中药工业向上游延伸,与农业深度融合;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帮助当地发展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中药资源评估作为一种崭新的资源管理手段,将对改变当前我国药材资源匮乏、中药材质量不均一、安全性受到挑战的总体形势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副主任郭兰萍表示,中药资源评估是新药开发的前提,是促进中药工业固定产地且质量管理前移的重要举措,是现代中药优质品牌打造的关键,是中药资源保护和监管国际化视野的体现。郭兰萍提出了基于『总量不减』的中药资源『家底评估』和基于『保障供应』的中药资源『供需平衡评估』的技术方法。

『我国中药产业规模逐年增大,资源消耗逐年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循环利用是减少中药资源浪费、解决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重要手段。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资源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段金廒提出,要着力加强药材生产及产地加工过程非药用部位资源化利用,中药制药等深加工产业化过程废弃物及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形成中药资源循环利用模式。(葛伟韬)

(C)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