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汉服 ,拥有撑起华夏、惊艳世界的美!丨让汉服打开心灵之窗 ... ...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8-1-3 00:00| 發佈者: 辅仁文学社| 查看: 2784| 評論: 1

摘要: 引导语: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汉服的袖子皆为圆袖,意为天道圆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人每天穿衣时,都不断在激励自己,规矩做事,规矩做人。 ——来自『汉服同袍』汉服 |拥有撑起华夏、惊艳世界 ...

引导语: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汉服的袖子皆为圆袖,意为天道圆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人每天穿衣时,都不断在激励自己,规矩做事,规矩做人。

——来自『汉服同袍』

汉服 |拥有撑起华夏、惊艳世界的美!


衣,向来为生活住行之首。日本人有和服,

洋人有西装,

而我们中国人,

则有汉服。自古,

汉服一直都是被老祖宗拿来视为

『国之颜面』的东西。



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

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

更是无数中国人

生活方式的延续。



衣裳里的秘密汉服,

意指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汉服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

止于清代『剃发易服』。

并非人们误以为的『汉朝的衣服』。几千年来,

汉服虽历经多个朝代的润色,

但最初的『深衣』仍是汉服的不二代表。



传统深衣有三大讲究一为『交领右衽』衣服前襟左右相交,

汉服为向右掩。二为『褒衣宽袖』汉服的衣服都宽松,

且袖子宽大,长过手臂。三为『系带隐扣』汉服的衣服大多不用扣子,

而用绳带系结。依着如此特性,

古人在身着汉服时,

走起路来自然会潇洒飘逸,

轻挥衣袖,

便带起一阵清风。



知礼仪,正名分服饰在华夏文化中,

除了『避寒暑、御风雨』等

一系列实用功能之外,

还有着

『知礼仪、正名分』

等特殊意义。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

是以清淡平易为主,

讲究天人合一。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

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

宽袍、大袖、褒衣博带。衣服的上片由四块布拼接而成,

意味着一年有四季,

深衣的下摆所用布帛共十二幅,

以应一年有十二月之意。以最典型的深衣为例,

其形制必须符合『规、矩、绳、权衡』。



天圆地方,

宇宙之象。

汉服的袖子皆为圆袖,

意为天道圆润;

汉服的交领处则成矩形,

以应地道方正,

就是衣襟向右掩,

深衣的衣领交叉呈字母y形。这代表做人要有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人每天穿衣时,

都不断在激励自己,

规矩做事,规矩做人。



深衣背部的正中间,

有一条贯穿首尾缝合的线,

叫做『中缝』。当你穿上汉服站直时,

中缝垂直于地面,代表正直;

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权衡。



〖礼记·深衣〗:

『负绳抱方』者,

以直其政、方其义也。背缝垂直而领子正方,

象徵政教不偏,

义理公正。正所谓君子之伤,

君子之守,

一个人遇到困难,

不因环境变化而改变他的志向和德行,

这才是君子之道。



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抚柳。眉梢眼角藏秀气, 声音笑貌露温柔。



如今的中国,

汉族,

几乎是全世界唯一一个

丢失自己传统服装的民族。在日本,

任何一个日本女人穿着和服

踩着木屐走在街上,行人都不会侧目。在苏格兰,

一个男人穿着苏格兰短裙也不会让人惊讶。可如果你在中国穿着汉服上街,

别人不是以为你疯了,

就会误以为你是穿着和服的日本人,

让人心痛又无奈。



谁言心似阶上尘,竹檐碧草景深深,我借三分花枝色,染及空山一缕春。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此情莫被相思误,琴瑟微调。莺燕相邀。酒入黄昏纵月摇。



一身蓝色的翠烟衫,

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淡蓝色的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

肌若凝脂气若幽兰。



伤心桥下春波绿,

疑是惊鸿照影来。汉服最美丽的归宿,

莫过于是在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时,

我们都可以郑重其事地换上

自己民族的传统汉服,

做一些充满仪式感的传统习俗。比起那些时髦的新衣服,

想来只有延续华夏千年的

汉服足以撑起这个角色。我们相信,总有一天,

身穿汉服的中国人可以惊艳全世界。

茶道——我只有一杯茶,那你有没有一首诗——本文文字转载自 书画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必删

爱汉服丨爱生活丨爱传统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辅仁文学社(原『汉服记』)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延章 2019-10-31 09:37
真的超级美!

查看全部評論(1)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