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节气·物候·大暑——赤日炎炎 夏火克金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6-3-15 10:58| 發佈者: 顺天道化| 查看: 1515| 評論: 0|來自: 国学网

摘要: 小暑之后是大暑。大暑节气一般在7月22日—24日之间,这时太阳位于黄经120°。今年大暑的交节时刻为7月23日11时30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斯时天气甚烈于小 ...

小暑之后是大暑。大暑节气一般在7月22日—24日之间,这时太阳位于黄经120°。今年大暑的交节时刻为7月23日11时30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是这样写大暑的: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瓜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诗中的“三秋”指秋季的3个月。“九夏”指夏天的四、五、六月,3个月共90天。“林钟”是六月的音律。“桂轮”指月亮。“萤火”“菰蒲”“瓜果”都是热天生长或享用的东西。最后两句大约有点“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的意思。

“三伏”里的“中伏”,一般发生在7月23—31日,今年恰巧大暑与中伏是同一天,都是7月23日。中国传统科学认为,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对应五行中的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按五行的相生相克,由秋到冬是“金生水”,由冬到春是“水生木”,由春到夏是“木生火”,唯有从夏到秋特殊,是“火克金”。所以古人认为,从夏到秋是一段艰难的历程,秋被夏压制着,虽然从夏至开始已经“一阴生”,但炎热却继续增长,秋不敢露头,要潜伏一段时间,这段最热的时间就称为“伏”。因靠近中伏,大暑这一天民间还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大暑是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但南北雨量差别很大,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雨量很少,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的说法;在我国北方,这却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时节,谚语则称“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宋代大诗人陆游是这样写大暑的:

赫日炎威岂易摧,火云压屋正崔嵬。嗜眠但喜蕲州簟,畏酒不禁河朔杯。

人望息肩亭午过,天方悔祸素秋来。细思残暑能多少,夜夜常占斗柄回。

头两句写太阳的炎威,三四句写诗人靠饮酒、睡凉席来消夏,五六句写人的难熬、天的忏悔。最后两句上升到了哲学高度:大暑到了,秋天还会远吗?于是他夜夜都在观星掐算,还有多久,就斗柄西指,天下皆秋了?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