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皿方回归故里身盖合体 价值堪比四羊方尊(图)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4-7-2 01:43| 發佈者: 偷月| 查看: 749| 評論: 0|來自: 中国文化报

摘要: 盖身合体后的皿方。 黎 鑫 摄 6月28日晚,身盖分离近一个世纪的国宝青铜重器皿方在现场和电视机前无数观众的共同见证下,在湖南广电演播厅内实现了合体。此后,这件3000多年前铸造的青铜礼器将以其完整的形态留存 ...

盖身合体后的皿方。 黎 鑫 摄

6月28日晚,身盖分离近一个世纪的国宝青铜重器皿方在现场和电视机前无数观众的共同见证下,在湖南广电演播厅内实现了合体。此后,这件3000多年前铸造的青铜礼器将以其完整的形态留存于它的出土地――湖南。

时隔近百年的重聚寄托了几代人的期盼,也承载了湖南省政府部门以及许多热心文博事业的企业和个人的不懈努力。

“方之王”价值堪比四羊方尊

皿方铸造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是大型盛酒器和祭祀礼器。器盖高28.9厘米,呈庑殿顶形,铸有2行8字铭文“皿天全作父已尊彝”;器身高63.6厘米,铸有3行6字铭文“皿作父已尊彝”,身盖合体后高84.8厘米。该方全器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四面边角及各面中心均装饰突起的长条钩戟形扉棱,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最精美的青铜方,被称为“方之王”。

青铜器专家熊传薪介绍,皿方铸造采用的是分铸法,工艺十分复杂。器身为整体铸造,而器上所置之牺首、兽首、衔环则是在器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边角和四面中心线均置扉棱,高高耸起,既用以掩盖合范的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平面单调感,增强了造型气势,匠心独运。同时,皿方制作过程中并用线刻、浮雕、圆雕的综合技法,将器用与装饰巧妙结合,并善于把握平面纹饰与立体圆雕之间的布局,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从铸造工艺角度来说,皿方的价值不亚于四羊方尊。”熊传薪认为,皿方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器铸造鼎盛时期的高超技艺,对研究商代晚期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及当时社会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精品。

器身飘零海外近百年

关于皿方出土的时间和详细地点有多种说法,湖南省博物馆的专家在经过实地调查并查阅《桃源民国志》等相关档案和资料后认为,皿方于1919年出土于湖南省桃源县水田乡茅山峪。

据当地老人回忆,皿方是被艾清宴父子发现并挖出的,出土之初,身盖完好保存于艾家。1924年,皿方器盖被艾清宴充作学资,抵为其子艾心斋在新民学校的学费,而器身则被益阳百乐斋古玩店的石瑜璋重金买走。从此,皿方的器身与器盖开始了各自颠沛流离的命运。

皿方器盖自被艾清宴父子转到新民学校校长钟逢雨之手后不久,便被时任湖南陆军第二师三旅六团团长周磐以5000块银元和5000元期票购得。1952年,周磐向政府交出皿方器盖,同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金明将皿方器盖交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并嘱“妥为保存”。1956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湖南省博物馆合并,器盖也移交给了湖南省博物馆,并保存至今。

而皿方器身被益阳百乐斋古玩店石瑜璋买走后,曾在长沙杨克昌古玩店出现过,其后经上海古玩家李文卿和马长生之手偷运到美国,转卖给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开始了历时九十余载的海外流转。洛克菲勒曾试图托古董商购买器盖以配成全器,始终未果,于是将器身出让。之后,皿方器身流转到卢芹斋、包尔禄等多位古董商及藏家之手。1928年法国学者乔治・苏利耶德莫朗所著的《中国艺术史》一书中有皿方照片,并介绍其为包尔禄、卢芹斋等人收藏,该书于1931年在美国出版英文版。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皿方为日本人浅野梅吉收藏,1961年其子浅野刚将其著录于《中国金石陶瓷图鉴》。1950年,日本收藏家新田栋一从浅野梅吉处购得皿方器身,一直收藏。直到2001年,新田栋一家族将皿方器身交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被一位法国收藏家以924.6万美元的高价拍得,打破了当时中国青铜器以及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

2013年11月,湘籍收藏家谭国斌在香港佳士得贵宾展厅见到了皿方器身,并获悉其将于2014年3月20日在美国纽约佳士得被再度拍卖。他奔走呼吁,务必使器身不再流离海外。随后,湖南省政府部门、企业和热心人士为实现“完归湘梦”吹响了集结号。

多方合作促成海外洽购

得知纽约佳士得将公开拍卖皿方器身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做出通过洽购形式促成皿方器身归国返湘的决策。于是,湖南省博物馆致函佳士得亚洲区总裁,商购皿方器身事宜。湖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等也向国家文物局汇报情况、争取支持,国家文物局也与佳士得联系,希望对方能促成皿方的洽购。湖南省文化界、企业界迅速集结,多家公私企业单位和个人积极捐款。

与此同时,华人藏家也纷纷表示支持并建议湖南方面洽购。台北收藏家曹兴诚发出公开信,呼吁海内外收藏家和企业家放弃竞买,支持湖南方面洽购,让人们看到完整的3000年前青铜器精品。喻恒、郑华星、朱绍良等中国藏家联名发表《华人藏家集体致纽约佳士得的一封公开信》,代表全球华人藏家恳请佳士得公司促成皿方器身洽购回国,同时呼吁全球华人藏家以大局为重,勿以个人好恶哄抬价格,期待全球华人收藏界和衷共济。

在致函佳士得的同时,经过周密准备,由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领衔,青铜器研究专家、收藏家谭国斌和企业代表共8人组成的湖南洽购团于3月16日飞赴纽约进行皿方器身洽购。与洽购团一起登上飞机的还有一个皿方器盖的3D打印模型,该模型是在6张皿方器盖不同角度照片的基础上,由4位工程师制作数字模型,其后耗时16个小时打印完成的。经文物专家认定,其高精密度与原物完全一致。

据谭国斌介绍,洽购团抵达纽约后,旋即在佳士得的协助下,展开了与卖家的洽购谈判,谈判从3月17日至19日进行了整整3天。“为了实现洽购,我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每天几乎只睡三四个小时。”谭国斌说。

当湖南代表团将从长沙带到纽约的3D打印器盖模型非常契合地盖上器身时,佳士得公司和卖方都认同了皿方器身的最终归宿。于是,3月19日下午,经过最后一轮的报价之后,湖南洽购团以低于预计拍卖成交价一半左右的价格,与卖方及佳士得公司达成了购买协议,并在协议中承诺,皿方器身将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永远不再出现在拍卖会上。佳士得随后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这一消息,此时距离原定3月20日的拍卖时间已不到24小时。

随后,皿方器身于6月12日在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完成交接,经由国际专业公司负责回国的运输、保险工作,并于6月21日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长沙海关监管仓库入境通关。在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海外飘零后,皿方器身回归故里,实现身盖合体。

复旦大学教授、文化学者葛剑雄表示,皿方器身以洽购的形式成功归国返湘,开创了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团结协作,共同实现文物回归的新模式,为社会参与办博物馆和促成海外文物回归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参考实例。

据悉,湖南省博物馆在皿方器身洽购成功后便启动了相关保护和研究工作,并将在2016年完成改扩建工程后的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开辟皿方专题展览,展示皿方和它的流转故事、洽购过程及研究成果。而关于皿方的价值及其诸多疑问,也将被进一步探究。记者 张 玲


来源:中国文化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