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北京启动大运河文物大规模修缮计划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4-6-26 17:55| 發佈者: 开元之治| 查看: 530| 評論: 0|來自: 北京晨报

摘要: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只是大运河遗产保护刚刚迈出的第一步。昨天,市文物局召开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培训会,布置下一步保护计划。海淀区黑龙潭及龙王庙、朝阳区平津闸、通州区大运河古建筑群等将进行修缮。玉河南段将 ...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只是大运河遗产保护刚刚迈出的第一步。昨天,市文物局召开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培训会,布置下一步保护计划。海淀区黑龙潭及龙王庙、朝阳区平津闸、通州区大运河古建筑群等将进行修缮。玉河南段将进行考古,考古面积约5000平方米。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文物局编制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本市共有两处河道和两处遗产点入选直接申报名单。河道分别为通惠河北京旧城段(包括什刹海和玉河故道)、通惠河通州段,遗产点分别为西城区澄清上闸(万宁桥)和东城区澄清中闸(东不压桥)。
  目前,本市已有13处大运河遗产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照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文物部门已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大运河遗产区界桩、大运河河道遗产说明牌等安装工作,大运河遗产管理、展示体系初步建立。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申遗成功不是终点,今后,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点、段要按照世界遗产的要求严格做好保护工作;尚未列入的其他后续项目,要继续加强运河相关遗产的保护修缮,把运河遗产保护修缮工作优先列入经费计划予以保障,争取早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一步,本市将组织对海淀区黑龙潭及龙王庙、朝阳区平津闸、通州区大运河古建筑群等进行修缮,对东城区玉河南区进行考古和文化景观恢复的研究工作,考古面积大约5000平方米。
  另外,各区县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开展大运河环境整治工作。各管理使用单位还要指定专人负责监测工作,每月按时将监测报告报至所在区县文化委员会,并在大运河遗产监测系统中录入监测结果。(记者 王歧丰)
来源:北京晨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