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汉学研究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歡迎使用國學論壇學社百科書閣問答等全站内容搜索

北大教授张颐武: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国学新闻| 汉学研究

2013-9-12 00:09| 發佈者: 南丘| 查看: 1498| 評論: 0|來自: 渤海早报

摘要: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是丰富多彩且博大精深的。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读书必先识字”。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从未中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 ...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是丰富多彩且博大精深的。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读书必先识字”。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从未中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和汉字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其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东亚文化中,汉字也占据重要地位。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有汉字的影响力,所谓书同文。再次,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对我来说,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画,精妙组合;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汉字的书写方式曾发生两次重大的变化,一是从软笔到硬笔,二是从书写到输入。两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当然,简体字成为规范的正体字也是汉字重大的、不可逆的深刻变化,今天简体字是全球汉字应用的主流,也是汉字现代规范的写法。这些变化之中,不变的是汉字本身。
  如今,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即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人少了,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大不如前,胡乱书写、滥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更别提遣词造句的水平。我们常常能看见,比如微博不过一百多字,但这一百多字却缺乏美感,乏味、单调,常出现成语使用不当、错别字等现象。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那就是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这种情况在成年人身上更为常见。
  首先,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同时,这种便捷却无形中阻碍了我们对汉字的兴趣。以音求字的书写方式让汉字变得拼音化,而追求速度的心态让我们一味求快,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意蕴。莫言就曾说过,使用电脑敲字撰文会使得他常顺手选用电脑提供给他的一些词汇,而无法组织写出具有独特意蕴的新词汇,所以他最终放弃使用电脑进行创作。
  其次,我们总以为汉语、汉字是我们的基本技能,如同吃饭走路无须投入过多学习精力。这种对汉字、汉语认识的偏差常导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轻视学习汉字、汉语的重要性,一味追求数理化或英语能力的提高,最终导致我们在作为学生期间就不曾打下牢固的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我常遗憾地发现,一些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都非常糟糕。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完成了最基本的文化学习后,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缺失,对知识有了更精益求精的追求,因此社会开始重视汉字的读写,《汉字英雄》这个节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对汉字、汉语的重视程度正逐年提高。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以为,首先为了增强我们的汉字书写、应用能力,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对汉字的兴趣。其实电视节目就是提升兴趣的方式。第二,社会应该重视并养成一种能熟练应用汉字、汉语的氛围,营造书香社会,带动所有人的积极性。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从个人做起,多看多记多练。多看就是多看好书,比如文学作品,或者平时在生活中、旅游时多留心那些刻在对联、匾额等等地方的诗词歌赋;多记就是将这些生词僻字记于心中;多练就是多动笔,多记录。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每天练习一帖书法的方式,在改善提笔忘字的情况同时,修身养性。
  作为一名学中文出身的学者,我常感于自己文学水平、文字使用能力的不足,也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因而,我觉得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另外我也希望和我九岁的儿子一起来学习,帮助他对汉字感兴趣。这也是我之所以会成为《汉字英雄》评委的原因之一,我在当评委的同时,自身也受益匪浅。所以,我觉得无论参赛选手是抱着何种目的上这档节目,他们应该都会和我一样,收获颇丰,并且对汉字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有一份更强烈的兴趣。我想,能培养大家对汉字的兴趣,这档节目的意义就已充分体现了。
  我们需要找回对于汉字的热爱,找回我们对母语的热爱。(张颐武) 编辑:秋痕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