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在时代的‘现场’”展遴选中国代表性写生作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3-7-30 17:36| 發佈者: 家邻| 查看: 1141| 評論: 0|來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中新网北京7月29日电 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市黄胄美术基金会协办的“在时代的‘现场’――全国写生美术作品展”29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展览从80余年来的优秀写生作品中遴 ...
 中新网北京7月29日电 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市黄胄美术基金会协办的“在时代的‘现场’――全国写生美术作品展”29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展览从80余年来的优秀写生作品中遴选了140位具有代表性的400余件作品集中呈现。  
  本次展览以“写生与人文”、“写生与思想”、“写生与自然”、“写生与社会”为主题,还专门为常年坚持写生的张仃、刘秉江、刘大为、许江、杨飞云、孙景波、忻东旺、谢东明、李翔、刘进安、李象群、田黎明等12位画家做了个案陈列。
  近年来,中国美术家协会积极倡导和组织全国美术家赴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天山南北、川陕大地、内蒙古草原、革命老区写生创作,用心感受、尽情描绘,体会现场的灵动与鲜活,抓住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推出了一批写生佳作,举办了系列专题展览,出版了作品文献集,展现了当代中国建设的新成就、当代中国社会的新气象、当代中国人民的新生活,促进了对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区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的了解,形成了美术家深入生活写生创作,表现时代精神和中国气派的新趋势。
  画家捕获形象,体会对象及其背后的含义,首先要靠眼睛观察和画笔的记录,培养这种心手合一的途径之一便是写生。随着数字摄影的普及和机械复制时代的图像泛滥,部分美术家习惯在画室中依据图像进行创作,而美术教育则将“写生”分解为单纯的“技巧训练”手段,沦为“基础”的一个步骤。
  本次展览旨在倡导“写生”,其目的正是为了恢复画家“在现场”直面现实的鲜活“感受力”,恢复艺术“心”、“手”相应之关系,重建绘画本质和世界万象之联系,使绘画重回“绘画性”之本体,并使当代美术始终保持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鲜活“现场”,多角度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