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張養浩故居雲莊或將重現 雲錦泉尋源工作已展開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4-17 17:24| 發布者: 順天道化| 查看: 1422| 評論: 0|來自: 濟南時報

摘要: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近700年過去了,這首【山坡羊・潼關懷古】依然膾炙人口,它的作者、元代著名散曲家張養浩現長眠於天橋區北園街道辦柳雲社區張養浩墓公園。如今,在墓地西側,張養浩故居雲 ...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近700年過去了,這首【山坡羊・潼關懷古】依然膾炙人口,它的作者、元代著名散曲家張養浩現長眠於天橋區北園街道辦柳雲社區張養浩墓公園。如今,在墓地西側,張養浩故居雲莊有望重現,記載中位於莊內的雲錦泉尋源工作也已展開。 
    T譜策劃
    擬與張養浩墓整合 目前正在報批
    700年前的濟南城北,青山隱隱,煙水蕩漾,隱居的張養浩寫下了一組名爲【我愛雲莊好】的詩來讚頌自己的家園。彼時的雲莊,梨、杏、桃、柿成林,林邊建綽然亭,面亭開鑿雲錦池,池中豢養蒼白二鶴,立一奇石兩峰,雲莊的正廳則取名『遂閒堂』。
    關於雲莊的大體位置,據考證應該在今張養浩墓西側。『在很可能是雲莊舊址的地方,我們策劃興建一批反映張養浩生平及文學典故的紀念建築,一定程度上復原當初的「雲莊」。』柳雲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策劃項目位於大明湖中軸線北段,東臨西濼河路與張養浩墓隔街相望,西臨生產路,北臨水屯北路,與規劃中的北湖城市副中心、小清河濱水景觀旅遊帶相鄰,面積約88畝,計劃需投資2.5億元,『目前,項目的初步策劃已基本完成,正在報批階段。』該負責人說。
    柳雲社區現存的3塊水域,爲自古留存至今的自然濕地,策劃中將保留地塊內藕池爲雲錦池。在雲錦池東側,建造紀念廣場,東門牌坊與張養浩墓地牌坊隔街呼應;北側以張養浩博物館――― 遂閒堂爲中心,形成數個幽靜院落,岸線空間收放有致,凸顯休閒親水的景觀界面;西側沿街保證相對完整的商業界面,充分利用生產路等主幹道的交通優勢;南側擬設置一條濱水商業街,橫穿整個地塊;中部以景觀爲主,亦島亦灣,有亭有橋,設疊石、飛廊、畫舫等。
    『保護和開發雲錦池及周圍地塊,對於延續泉城北郊的水文化有重要意義。』上述負責人表示,遂閒堂等建立後,可與毗鄰的張養浩墓地整合,成爲濟南名士文化旅遊景點。
    Q叭之旅
    八旬老人回憶 雲錦池西曾冒水泡
    濟南名泉眾多,但部分泉水在歷史環境變遷中湮沒或隱匿,記載中的雲錦泉即是其一。
    清代同治八年,薊州(今天津薊州)鹽運分使王鍾霖回到家鄉濟南,實地考察了諸多名泉,寫出【濟南七十二名泉考】一書。該書中記載:『雲錦泉,元歷城張文忠公養浩雲莊之雲錦池也,在城西北十里藥山下。雲莊久荒,泉殊未改。』
    『尋找雲莊裡的雲錦泉源頭,也是項目策劃中的重頭戲。』柳雲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說。3月30日,北園街道辦在柳雲社區舉行了雲錦泉、五柳泉尋源見證會,社區8名80歲以上的老人參與了該會。
    在老人們的記憶中,雲錦池西側確實曾有泉水湧出。『祖父輩說過,王鍾霖曾回到家鄉濟南,在張養浩的雲莊舊址找過泉子。』張敦興老人回憶說,『我小的時候,雲錦池原來是一片藕池,曾經冒過水泡。』
    『關於泉水尋源一事,我們已邀請相關部門和地質勘探人員近期來實地探察,看看能不能確定泉水位置,是否有可能通過保護修復,讓雲錦泉「重見天日」。』柳雲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本報記者 李奇宏
來源:濟南時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