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历史的天空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专家称中日学者对近现代史会有论战

国学新闻| 历史的天空

2006-12-27 09:33| 發佈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049| 評論: 0|來自: 新闻晨报

摘要: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首次会议26日在北京举行。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中日20位学者将对两国间两千多年交往史、近代不幸历史以及战后60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进程进行共同探讨。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编著者之一 ...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首次会议26日在北京举行。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中日20位学者将对两国间两千多年交往史、近代不幸历史以及战后60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进程进行共同探讨。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编著者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苏智良教授昨天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说,中日间很多分歧不是通过一次会议能解决的,但共同研究可加深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增进相互理解。

议题“从三个棘手问题开始探讨”

“共同历史研究可能讨论南京大屠杀,这是中日历史间最棘手的话题,共同研究将从最棘手的话题开始。”除了南京大屠杀,苏智良表示,中日两国学者还可能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性质、历史遗留问题等展开讨论。

去年,由苏智良参与编著的《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日、韩两国书名为《开创未来的历史》)在中日韩三国正式出版发行,这是首部由东亚三国学者共同编写的历史读本。读本发行后,在中日韩三国民众间受到广泛欢迎。

读本的发行带动了中日间对历史问题的交流和探讨。10月8日,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期间发表的中日联合新闻公报中,两国商定年内启动中日学术界共同历史研究。11月,中日外长在越南会晤,再次就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的实施框架交换了意见。两国外长一致认为,应基于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及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开展共同历史研究。

经商定,中日两国各自成立由10名学者组成的委员会,设“古代史”及“近现代史”两个小组,中方主席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日方主席为日本前驻联合国副大使、东京大学教授北冈伸一。

重点“对近百余年历史会有论战”

在为期两天的首次会议中,双方学者将讨论共同研究的宗旨、工作程序,确定今后将要共同研究的专题。

苏智良表示,中日间学者能够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对历史问题进行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事,但两国对许多历史问题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因此交流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不要指望完全达成共识。

日本学者对此有相同看法。北冈伸一说:“由于两国在过去的一些历史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在这种不健康的环境下,双方无法就目前存在及今后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所以我们希望能消除这种障碍,为发展两国关系创造有利的环境。”

苏智良表示,两国学者对“古代史”的分歧不会很大,但对于“近现代史”,相信会有论战和交锋。“中国的近现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但无论起点在哪里,两国学者都会讨论到1895年甲午战争和1937年抗日战争,这是中日间战争的开始,也是不幸历史的开始。相信两国学者将会重点讨论这100多年来的历史。”

建议“可到南京查证大屠杀资料”

苏智良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中日历史学者间争论最大、分歧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少数日本学者认为,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只有10万到20万人,一些人甚至彻底否定,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28卷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刚刚出版,南京的众多历史遗迹也都可作为历史史料,要讨论南京大屠杀问题,完全可以去南京。此外还有沈阳,那里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始发地。这些都是历史事件的事发地,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资料,更有助于两国学者进行研究。”

苏智良表示,他在多年同日本学者和民众交往过程中,感觉到直接的历史史料是最能还原历史真相和最具说服力的。

“由于日本青年在国内了解不到历史的真相,往往对中方的观点产生疑问,但当我带他们看了真实的历史资料后,他们无一不改变了观点。”晨报记者 田辉

日方考虑建议邀第三国参与

日方委员会主席北冈伸一指出,希望在“广义的概念”下对历史问题进行讨论。

他说:“我认为对某一个负面的历史问题进行过度追究,不是双方在历史问题上达成理解应采取的正确方法。”他表示,日方不会在某个历史问题上强求唯一的解释,日中两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专家可以就各种问题进行自由讨论。

据悉,日方打算详细研究从二战结束到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这一阶段的历史过程,希望通过重温这段历史,强调构筑面向未来关系的重要性。

为保持研究的客观性,日本学者还考虑向中方建议,邀请欧美等第三国学者参与部分讨论。北冈伸一说:“我考虑召开有第三国学者参加的研究会。应该把第三国的资料作为参考。”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