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經濟

夜航船作者:張岱發布:福哥

2019-1-2 20:54

平米價

趙清獻公,熙寧中知越州。兩浙旱蝗,米價涌貴,飢死者相望。諸州皆榜衢路,立告賞,禁人增米價。公獨榜通衢,令有米者增價糶之,於是米商輳集,米價頓賤。

禁閉糴

撫州飢,黃震奉命往救荒,但期會富民耆老以某日至。至則大書『閉糴者籍,強糴者斬』八字揭於市,米價遂平。

但笑佳禾

張全義見田疇美者,輒下馬,與僚佐共觀之。召田主,勞以酒食,有蠶麥善收者,或親至其家,呼出老幼,賜以茶彩衣物。民間言張公不喜聲伎,獨見佳麥良蠶乃笑耳。由是民競耕蠶,遂成富庶。

擊鼓剿賊

魏李崇,爲兗州刺史。兗舊多劫盜,崇令村置一樓,樓懸鼓,盜發之處,亂擊之。旁村始聞者,以一擊爲節,次二,次三。俄頃之間,聲聞百里,皆發人守險,由是賊無不獲。

斷絕扳累

薛簡肅公帥蜀,一日置酒大東門外。中有戍卒作亂,既而就擒,都監走白諸公,命只於擒獲處斬決。民間以爲神斷,不然,妄相扳引,受累必多矣。

擢用樞密

都指揮使張旻被旨選兵,下令太峻,兵懼,謀爲變。上召二府議之。王旦曰:『若罪旻,則自今帥臣何以御眾?急捕謀者,則震驚都邑。陛下數欲任厥嗝埽今若擢用,使解兵柄,反側者自安矣。』上曰:『王旦善處大事,真宰相也。』

分封大國

漢患諸侯強,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自裂地封其子弟,而漢爲定其封號。漢有厚恩,而諸侯自分析弱小雲。

征鹵封禪

張說以大駕東巡,恐突厥乘間入寇,議加兵備邊。召兵部郎中裴光庭謀之。光庭曰:『四夷之中,突厥最大,比屢求和親,而朝廷勿許。今遣一使,征其大臣從封泰山,彼必欣然承命。突厥來,則戎狄君長無不皆來,可以偃旗息鼓,高枕而臥矣。』說曰:『善,吾所不及。』即奏行之。

預給歲幣

契丹奏請歲給外別假錢幣。真宗以示王旦。公曰:夷狄貪婪,漸不可長。可於歲給三十萬內各借二萬,仍諭次年額內除之。契丹得之,大慚。次年,復下有司:『契丹所借金帛六萬,事微末,依常數與之,以後永不爲例。』

責具領狀

王陽明既擒宸濠,囚於浙省。時武廟南幸,駐蹕留都。中官誘令陽明釋濠還江西,俟聖駕親往擒獲,差中貴至浙省諭旨。陽明責中貴具領狀,中貴懼,事遂寢。

競渡救荒

皇祐二年,吳中大飢。范仲淹領浙西,發粟及募民存餉,爲術甚備。吳人喜競渡,好爲佛事。淹乃縱民競渡,太守日出宴於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遊。又召諸佛寺主僧諭之曰:『飢歲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之役。』於是諸寺工作並興。又新倉吏舍,日役千夫。兩浙大飢,唯杭宴然。

比折除過

韓琦知鄆州,京中素多盜,捕法以百日爲限,限中不獲,抵罪。琦請獲他盜者聽,比折除過,故盜多獲。

中官毀券

梅國楨知固安,有中官操豚蹄爲饗,請征債於民。國楨曰:『今日爲君了此。』急牒民至,趨令鬻妻償貴人債,偽遣人持金買其妻,追與偕入,民夫婦不知也。楨大聲語民曰:『非爾父母官立刻拆爾夫妻,奈貴人債,義不容緩;但從此分離;終身不復見矣!容爾盡言訣別。』陽爲墮淚。民夫婦哀慟難離。中官爲之酸楚,竟毀券而去。

宣敕斃奸

況鍾知蘇州,初視事,陽爲木訥,胥有弊蠹,輒默識之。通判趙忱,肆慢侮鍾,亦不之校。既期月,一旦,宣敕召府中胥悉前,大聲言:『某日某事竊賄若干,然乎?某日,某如之!』群胥駭服,不敢辯。立擲殺六人,肆諸市。復出屬官貪者五人,庸懦者十餘人。由是吏民震悚,革心奉命。民稱之曰況青天。

積弊頓革

劉大夏爲戶部侍郎,理北邊糧草。尚書周經謂曰:『倉場告乏,糧草半屬京中貴人子弟經營。公素不與此輩合,此行恐不免剛以取禍。』大夏曰:『處天下事以理不以勢,定天下事在近不在遠,俟至彼圖之。』既至,召邊上父老日夕講究,遂得其要領。一日,揭榜通衢曰:『某倉缺幾千石,每石給官價若干,封圻內外官民客商之家,但願告報者,糧自十石以上,草自百束以上,俱准告,雖中貴子弟,不禁也。』不兩月,公有餘積,民有餘財。蓋往時來告者,糧必限以千百石,草必限以十萬束方准,以至中貴子弟爲市包買,以圖利息。自大夏此法立,有糧草之家皆自往告報,不必中貴包買足數,然後整告也。幾十年積弊,一朝頓革。

築牆屋外

許逵爲樂陵令,時流寇勢熾,逵預築牆城浚隍,使民各築牆屋外,高過其檐,仍開牆竇如圭,僅可容人。家令二壯者執刀俟於竇內,其餘人各入隊伍,設伏巷中,洞開城門。賊至,旗舉伏發,賊火無所施,兵無所加,盡擒斬之。自是賊不敢近樂陵境。

承命草制

梁儲在內閣時,秦王疏請陝之邊地,益其封疆。朱寧、江彬等受其賄,助之請,上許之。兵部及科道執奏不聽,大學士楊廷和當草制,引疾不出。上震怒,內臣至閣督促儲曰:『如皆引疾,孰與事君?』遂承命草上制曰:『昔太祖皇帝著令曰:「此土不畀藩封,非吝也!念此土廣且饒,藩封得之,多蓄士馬,饒富而驕,奸人誘爲不軌,不利宗讓。」今王請祈懇篤,朕念親親,畀地不吝。務得地宜益謹,毋收聚奸人,毋多養士馬,毋聽奸人勸爲不軌,震及邊方,危我社稷,是時雖欲保全親親,不可得已。王慎之,毋忽!』上覽制,駭曰:『若是,其可虞,其弗與!』事遂寢。

平定二亂

張佳胤因浙兵減糧,辱巡撫爲亂,受命視師兩浙。將抵杭,復聞市民因受役不均,聚眾焚劫鄉紳,有亡賴丁仕卿者爲首倡。佳胤促駕曰:『速驅之,尚可離而二也。』到台,召營兵爲亂者撫之曰:『汝曹終歲有守衛功,前撫減糧誠誤。今市井亡賴亦爲亂,彼無他勞,不可以汝曹爲例,可爲我捕之,功成不獨論贖,且有賞也。』眾踴躍聽命,遂薄亂民,敗之,擒捕丁仕卿等,立會諸司訊之,得其挾刃而要金帛者五十餘人,皆梟之,余悉放歸。於是諸亡賴皆帖然解散。佳胤乃復營兵餉,密廉其倡亂者名,因捕數人曰:『汝爲亂首,吾故欲貸汝,天子三尺不貸汝!』遂斬之,因馳使遍赦七營,曰:『亂者已服辜。今以爾有功天子,不欲盡誅。汝當盡力報國!』不五日,二亂平定。

轉賜將士

李正己爲平盧節度使,畏德宗威名,表獻錢三十萬緡,上欲受之,恐見欺,卻之則無辭。崔祐甫請遣使慰勞淄、青將士,因以正己斫獻錢賜之,使將士人人感上恩;又諸道聞之,知朝廷不重貨財。上悅從之,正己大慚服。

一軍皆甲

段秀實爲邠州都虞候。行營節度郭晞縱士卒爲暴,秀實列卒取十七人,斷首注槊上,植市門外,一軍皆甲。秀實詣軍門,曰:『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頭來矣。』因讓晞,晞謝過。邠州由是無禍。

各自言姓名

大將田希鑒附朱泚,泚敗。李晟以節度使巡涇州,希鑒郊迎,晟與之並轡而入,道舊甚歡也,希鑒不復疑。晟於伏甲而宴,宴畢,引諸將下堂曰:『我與汝曹久別,可各自言姓名。』於是得爲亂者三十餘人,數其罪,殺之。顧希鑒曰:『田郎不得無過。』並立斬。

爲三難

鮮于侁,字子駿。方新法行,諸路騷動。侁奉使九載,獨公心處之。蘇軾稱上不害法、中不傷民、下不廢親爲『三難』。司馬光當國,除京東轉運,曰:『子駿,福星也。』

平原自無

史弼爲平原相時,舉鉤黨,惟平原獨無。詔書前後迫切,從事坐傳舍責曰:『青州六郡,其五有黨,平原何治而得獨無?』弼曰:『先王疆理天下,畫界分境,水土異齊,風俗不同。五郡自有,平原自無,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誣陷良善,則平原之人,戶可爲黨,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