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表第二 宰辅二

宋史作者: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脱脱,铁木儿塔识发布:福哥

2018-5-13 00:36

宋史卷二百一十一

  表第二

   宰辅二

西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33

二年癸酉

四月己未,张士逊自刑部尚书《一》、平章事加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李迪自资政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判都省以本官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

十月戊午,吕夷简自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陈州《四》加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张士逊

吕夷简

李迪

四月己未,吕夷简自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以使相判澶州《二》

十月戊午,中书侍郎《三》、平章事张士逊以过杨崇勋饮,稽留慰班,为中丞范讽所劾,以左仆射判河南府,己未,改授使相。

四月己未,王随自翰林侍读学士、户部侍郎除参加政事。

李咨自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权三司使迁枢密副使。

王德用自步军副都指挥使、福州观察使加检校太保、签书枢密院事。

五月乙亥,李咨丁父忧起复。

十月戊午,王曙自资政殿学士、吏部侍郎、知河南府加检校太傅,迁枢密使。

宋绶自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刑部侍郎除参知政事。

王德用自检校太保、签书枢密院事,蔡齐自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事,并迁枢密副使。

四月己未,张耆自枢密使以左仆射、检校太师兼侍中、护国军节度使判许州。

夏竦自枢密副使以礼部尚书知襄州。

陈尧佐自参知政事以户部尚书《五》知永兴军。

范雍自枢密副使以户部侍郎知荆南府。

赵稹自枢密副使以尚书左丞知河中府。

晏殊自参加政事以礼部尚书知江宁府。

十月戊午,杨崇勋自枢密使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六》、同平章事判许州。

十一月癸亥朔,参知政事薛奎辞疾,以资政殿学士判都省免。

1034

景祐元年甲戌

李迪

吕夷简

七月庚子,王曙自枢密使加平章事。

八月庚午,王曾自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同平章事除枢密使。

八月癸亥,枢密使王曙卒。

1035

二年乙亥

二月戊辰,王曾自枢密使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吕夷简自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加右仆射。

十一月乙巳,夷简加申国公,曾加沂国公。

李迪

吕夷简

王曾

二月戊辰,李迪自集贤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平章事以刑部尚书知亳州。

二月戊辰,王随自参知政事加吏部侍郎,李咨自枢密副使加户部侍郎,并知枢密院事。

王德用自签书枢密事加奉国军节度使留后《七》,韩亿自御史中丞加工部侍郎,并同知枢密院事。

蔡齐自枢密副使加礼部侍郎,盛度自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加礼部侍郎,并除参知政事。

1036

三年丙子

吕夷简

王曾

十二月丁卯,王德用自同知枢密院事进知枢密院事。

章得象自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迁同知枢密院事。

十二月丙寅,枢密副使李咨卒。

1037

四年丁丑

四月甲子,王随自知枢密院事加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陈尧佐自户部侍郎、知郑州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吕夷简

王曾

王随

陈尧佐

四月甲子,吕夷简自右仆射、申国公以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许州。

王曾自右仆射、沂国公以左仆射、资政殿大学士判郓州。

四月甲子,盛度自礼部侍郎、参知政事除知枢密院事。

王鬷自枢密直学士、左司郎中、右谏议大夫除同知枢密院事。

韩亿自工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迁三司使,程琳自吏部侍郎石中立自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学士,并除参知政事。

庚午,王德用自枢密副使加定武军节度使《八》

初,吕夷简、王曾不协,曾言夷简招权,交论于上前,参知政事宋绶善夷简,枢密副使蔡齐颇附曾。四月甲子,绶以尚书左丞,齐以吏部侍郎并免。

1038

宝元元年戊寅

三月戊戌,张士逊自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加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章得象自同知枢密院事守本官加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王随

陈尧佐

张士逊

章得象

先是,右司谏韩琦屡言,宰执非才,三月戊戌,王随自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彰信军节度使守本官判河阳。

陈尧佐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淮康军节度使守本官判郑州。

十一月乙卯,王曾薨。

三月戊戌,盛度自知枢密院事加武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傅,王鬷自知枢密院事,加龙图阁学士李若谷自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并除参知政事。

王博文自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权三司使,加龙图阁直学士陈执中自工部郎中、知永兴军加右谏议大夫,并除同知枢密院事。

四月乙亥,张观自给事中、权御史中丞除同知枢密院事。

三月戊戌,韩亿自参知政事罢守本官归班,寻知应天府。

石中立自参知政事以户部侍郎、资政殿学士免。

四月癸酉,同知枢密院事王博文卒。

1039

二年己卯

张士逊

章得象

五月壬子,夏守赟自镇海军节度使、真定都部署除知枢密院事。

十月壬寅,王鬷自参知政事加工部侍郎,除知枢密院事。

宋庠自翰林学士、知制诘加谏议大夫,除参知政事。

五月壬子,王德用自宣徽南院使、定国军节度使、枢密副使以武宁军节度使免《九》

十月丁酉,盛度自武宁军节度使、知枢密院事坐冯士元事,夺节贬秩,以尚书右丞知扬州。程琳自参知政事以光禄卿知颍州。

1040

康定元年庚辰

五月壬戌,吕夷简自镇安军节度使、判许州《一〇》,加右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张士逊

章得象

吕夷简

五月壬戌,张士逊自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罢守太傅,进封邓国公。

三月戊寅,晏殊自三司使、刑部尚书,宋绶自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并除知枢密院事。

王贻永自保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傅、驸马都尉除同知枢密院事。

七月丁亥,夏守赟自宣徽南院使、陕西都部署复除同知枢密院事。

八月戊申,杜衍自龙图阁学士、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除同知枢密院事。

九月戊午,宋绶自守尚书左丞,起复加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晁宗悫自左司郎中、知制诰加右谏议大夫,并除参知政事。

郑戬自龙图阁直学士、起居舍人、权三司使加右谏议大夫除同知枢密院事。

戊辰,晏殊自知枢密院事加检校太傅、枢密使。

王贻永、杜衍、郑戬并自同知枢密院事进枢密副使。

二月丁亥,夏守赟自知枢密院事除宣徽南院使、陕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等使。

三月戊寅,知枢密院事王鬷,同知枢密院事陈执中、张观,并以西兵不利,又议乡兵不决,鬷知河南府,执中知青州,观知相州。

九月戊午,李若谷自参知政事以疾授资政殿大学士、吏部侍郎、提举会灵观。

十二月癸卯,参知政事宋绶卒。

1041

庆历元年辛巳

十月壬午,吕夷简自右仆射加司空,固辞。

章得象

吕夷简

五月辛未,王举正自翰林学士、兵部侍郎《一一》、知制诰加右谏议大夫除参知政事。

任中师自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知益州,任布自给事中、知河南府,并除枢密副使。

五月辛未,宋庠自参知政事本官知扬州。

郑戬自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

1042

二年壬午

七月壬午,吕夷简自右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判枢密院事。

章得象自守同知枢密院事、平章事兼枢密使。

晏殊自枢密使加同平章事。

九月丙午,吕夷简改兼枢密使。是年冬,夷简以疾授司空平章军国重事,固辞。

章得象

吕夷简

晏殊

三月辛酉,晁宗悫自参知政事以疾迁资政殿学士、给事中免。

七月丙午,任布自枢密副使迁秩知河阳府。

1043

三年癸未

三月戊子,吕夷简自司空、平章军国重事以疾授司徒、监修国史,与议军国大事。

章得象自平章事加工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晏殊自检校太尉、刑部尚书、同平章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并兼枢密使。

九月戊辰,章得象加监修国史。

章得象

吕夷简

晏殊

四月甲子,司徒吕夷简罢与议军国大事,九月戊辰,以太尉致仕。

三月戊子,夏竦自宣徽南院使判蔡州迁户部尚书,除枢密使。

贾昌朝自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除参知政事。

富弼自右正言、知制诰、史馆修撰除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固辞。

四月甲辰,韩琦自陕西四路马步军都部署、兼经略安抚招讨等使、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范仲淹自安抚经略招讨使,并枢密副使。

乙巳,杜衍自吏部侍郎、枢密副使除枢密使。

七月丁丑,范仲淹自枢密副使除参知政事,富弼自史馆修撰除枢密副使,皆固辞,八月丁未,复命之。

四月乙巳,枢密使夏竦既至,为台谏所论免。

七月丙子,王举正自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知许州。

九月乙亥,任中师自枢密副使以礼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知永兴军。

1044

四年甲申

九月甲申,杜衍自检校太傅依前行吏部侍郎加同平章事兼枢密使、集贤殿大学士。

晏殊

章得象

杜衍

九月庚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晏殊为孙甫、蔡襄所论,以工部尚书知颍州。

六月壬子,范仲淹自参知政事出为陕西、河东宣抚使。

八月甲午,富弼自枢密副使出为河北宣抚使。

九月甲寅,贾昌朝自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加检校太傅、行工部侍郎、枢密使。

陈执中自资政殿学士、工部侍郎、知青州除参知政事,蔡襄、孙甫等言其刚愎不可任,上不听。

1045

五年乙酉

正月丙戌,贾昌朝自枢密使、检校太傅依前工部侍郎加同平章事兼枢密使、集贤殿大学士。

四月戊申,陈执中自参知政事依前行工部侍郎加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昌朝寻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

杜衍

章得象

贾昌朝

陈执中

正月丙戌,杜衍自行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以行尚书左丞知兖州。

四月戊申章得象自检校太尉、工部尚书、同平章事以检校太傅、同平章事、镇安军节度使知陈州。

十月庚辰,诏宰臣罢兼枢密使。

正月丙戌,王贻永自宣徽南院使、保宁军节度使依前检校太傅除枢密使。

宋庠自资政殿学士、给事中、知郓州除参知政事。

吴育自翰林学士、礼部郎中、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加右谏议大夫,龙图阁学士庞籍自右谏议大夫《一二》、知延州,并除枢密副使。

四月庚戌,吴育自谏议大夫、枢密副使除参知政事。

丁度自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除工部尚书《一三》、枢密副使。

正月乙酉,范冲淹自右谏议大夫以资政殿学士出知邠州兼陕西四路沿边安抚使。

富弼自右谏议大夫以资政殿学士、京东西路安抚使兼知郓州,用钱明逸疏也。

先是,枢密副使韩琦上疏,论富弼不当轻罢,不报。董士廉又讼水洛城事,三月辛酉,琦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扬州。

1046

六年丙戌

贾昌朝

陈执中

二月癸丑,王贻永自检校太傅、枢密使加同平章事。

八月癸酉,参知政事吴育以与贾昌朝论事不合,改枢密副使。

丁度自工部侍郎、枢密副使除参知政事。

1047

七年丁亥

三月乙未,陈执中自工部侍郎、平章事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

贾昌朝

陈执中

先是,贾昌朝与吴育争论上前,三月乙未,昌朝以武胜军节度使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

初,上欲以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知大名府夏竦为相,台谏言其与陈执中素不合,三月乙未,乃命竦为枢密使。

文彦博自枢密直学士、户部郎中、知益州加右谏议大夫,除枢密副使。丁酉,除参知政事。

高若讷自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除枢密副使。

三月乙未,吴育自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以给事中归班。

1048

八年戊子

闰正月戊申,文彦博自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加行礼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陈执中

文彦博

四月辛未,明镐自端明殿学士、给事中、权三司使《一四》除参知政事。

五月辛酉,宋庠自给事中、参知政事除枢密使。

庞籍自枢密副使、左谏议大夫除参知政事。

四月辛未,丁度自参知政事迁紫宸殿学士兼侍读学士。

五月辛酉,夏竦自枢密使以检校太师依前同平章事、河阳三城节度使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以何郯论其奸邪故也。

六月甲午,参知政事明镐卒。

1049

皇祐元年己丑

八月壬戌,文彦博自行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加吏部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宋庠自枢密使、检校太傅、行工部侍郎加兵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陈执中

文彦博

八月壬戌,陈执中自工部侍郎、平章事以兵部尚书出知陈州。

是岁,贾昌朝自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安国公、判郑州依前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

八月壬戌,王贻永自枢密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加兼侍中。

庞籍自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加检校太傅、行工部侍郎、枢密使。

高若讷自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加工部侍郎,除参知政事。

梁适自翰林学士、吏部郎中加右谏议大夫,除枢密副使。

1050

二年庚寅

文彦博

宋庠

1051

三年辛卯

十月庚子,庞籍自枢密使、检校太傅依前户部侍郎加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使。

文彦博

宋庠

庞籍

先是,包拯、吴奎等言宋庠无所建明,三月庚申,庠以行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

十一月庚子,文彦博自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以行吏部尚书、观文殿学士出知许州。

三月庚申,刘沆自龙图阁学士、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除参知政事。

十月庚子,高若讷自户部侍郎、参知政事除检校太傅、枢密使。

辛丑,梁适自枢密副使、给事中除参知政事。

王尧臣自给事中、翰林学士承旨除枢密副使。

1052

四年壬辰

庞籍

先是,枢密使王贻永以疾求罢,五月丁未,听解侍中,为同平章事,依前枢密使。

六月丁亥,狄青自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除检校司空、枢密副使,王举正、贾黯皆论其不可,不听。九月庚午,青宣徽南院使、荆湖北路宣抚使、都大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盗贼事,辛未,诏宣抚回日,依前枢密副使。

1053

五年癸巳

七月壬申,陈执中自集庆军节度使、判大名府加行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

梁适自参知政事加礼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庞籍

陈执中

梁适

庞籍甥与堂吏受赇,谏官韩绛论之,七月壬申,籍依前户部侍郎、同平章事以京东西路安抚使出知郓州。

二月癸未,狄青以宣徽南院使复为枢密副使。

五月乙巳,狄青自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河中尹兼御史大夫仍守前官除枢密使。

丁未,孙沔自枢密直学士、给事中、知杭州除枢密副使。

五月乙巳,高若讷自户部侍郎、枢密使以尚书左丞、观文殿学士兼群牧制置使免。

1054

至和元年甲午

八月丙午,刘沆自参知政事依前工部侍郎加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陈执中

梁适

刘沆

七月丁卯,中丞孙抃等劾梁适,戊辰,适罢,守本官出知郑州,寻加观文殿大学士、知秦州。

二月壬戌,田况自三司使、礼部侍郎除枢密副使。

三月己巳,王德用自检校太师、同平章事兼群牧制置使、判郑州、冀国公,仍守前官除枢密使兼河阳三城节度使。

七月丁卯,程戡自端明殿学士、给事中、知益州除参知政事。

二月壬戌,孙沔自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杭州。

三月己巳,王贻永自枢密使依前检校太师,以行尚书右仆射兼侍中、邓国公、景灵宫使领彰德军节度使。

1055

二年乙未

六月戊戌,文彦博自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知永兴军加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兼译经润文使。

富弼自宣徽南院使、检校太保、判幷州加户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刘沆自工部侍郎、同平章事加兵部侍郎、监修国史。

陈执中

刘沆

文彦博

富弼

六月戊戌,行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陈执中以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镇海军节度判亳州。

1056

嘉祐元年丙申

十二月壬戌,文彦博自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加监修国史。

刘沆

文彦博

富弼

中丞张昪等论刘沆疏十七上,十二月壬子,沆以行工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应天府。

闰三月癸未,王尧臣自枢密副使、给事中除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程戡自给事中、参知政事除户部侍郎、枢密副使。

八月癸亥,韩琦自三司使加检校少傅,依前行工部尚书、枢密使。

十一月辛巳,贾昌朝自山南东道节度使《一五》、检校太师兼侍中、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许国公,仍守前官除枢密使、襄州观察使。

十二月壬子,曾公亮自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除给事中、参知政事。

八月癸亥,狄青自枢密使依前检校太尉,以同平章事、护国军节度使判陈州。

十一月辛巳,王德用自枢密使依前检校太师,以同平章事、景灵宫使领忠武军节度使。

十二月壬戌,枢密使贾昌朝辞兼侍中。

1057

二年丁酉

文彦博

富弼

1058

三年戊戌

六月丙午,富弼自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加礼部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

韩琦自枢密使、工部尚书依前官加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文彦博

富弼

韩琦

六月丙午,文彦博自检校太师、同平章事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

六月丙午,宋庠自观文殿大学士依前行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兼群牧制置使、枢密使。

田况自枢密副使、礼部侍郎、检校太傅除枢密使。

张昪自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除枢密副使。

六月丙午,贾昌朝自枢密使以行尚书左仆射、检校太师兼侍中、景灵宫使领镇安军节度使。

八月己未,参知政事王尧臣卒。

1059

四年己亥

富弼

韩琦

五月丙辰,田况自枢密使以尚书右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提举景灵宫事。

1060

五年庚子

富弼

韩琦

四月癸未,孙抃自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学士、礼部侍郎除枢密副使。

十一月辛丑,曾公亮自参知政事、检校太傅依前礼部侍郎除枢密副使《一六》

张昪自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孙抃自礼部侍郎、枢密副使,并除参知政事。

欧阳修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礼部侍郎、知制诰、史馆修撰,陈旭自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赵槩自御史中丞、加礼部侍郎,并除枢密副使。旭后改名升之。

四月癸未,程戡自枢密副使以礼部侍郎《一七》、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同群牧制置使免。

十一月辛丑,宋庠自检校太尉、行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兼群牧制置使、莒国公、枢密使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判郑州。

1061

六年辛丑

六月甲戌,富弼起复以前官同平章事,固辞。

闰八月庚子,韩琦自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曾公亮自枢密副使、检校太傅兼群牧制置使、行吏部侍郎加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韩琦

曾公亮

三月己亥,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富弼丁母忧。

四月庚辰,包拯自三司使、给事中除枢密副使。

闰八月庚子,张昪自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加检校太傅、行工部侍郎,除枢密使。

欧阳修自礼部侍郎、枢密副使除参知政事。

胡宿自翰林学士兼端明殿学士、翰林学士、左司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除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四月庚辰,枢密副使陈旭以资政殿学士知定州。

1062

七年壬寅

韩琦

曾公亮

三月乙卯,赵槩自枢密副使、礼部侍郎除参知政事。

吴奎自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除枢密副使。

三月乙卯,孙抃自参知政事以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一八》、同群牧制置使免。

五月庚午,枢密副使包拯卒。

1063

八年癸卯英宗四月壬申朔即位

韩琦

曾公亮

五月戊午,富弼既除丧,授枢密使、检校太师、行礼部尚书、同平章事。

1064

治平元年甲辰

闰五月戊辰,韩琦自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魏国公加尚书右仆射。

韩琦

曾公亮

十二月丙午,王畴自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除枢密副使。

十二月戊子,枢密副使吴奎丁父忧。

1065

二年乙巳

韩琦

曾公亮

三月己未,起复吴奎,奎固辞。

五月癸亥,陈旭自资政殿学士、礼部侍郎除枢密副使。

七月庚辰,文彦博自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侍中、行扬州大都督长史、潞国公除枢密使。

辛巳,吕公弼自工部侍郎、权三司使、枢密直学士除守本官、枢密副使。

二月癸卯,枢密副使王畴卒。

七月癸亥,富弼自行户部尚书以检校太师、同平章事、镇海军节度使判河阳。

庚辰,张昪自枢密使辞疾,以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彰信军节度使判许州。

1066

三年丙午

韩琦

曾公亮

四月庚戌,郭逵自殿前都虞候、容州观察使加检校太保,除同签书枢密院事。

四月庚戌,胡宿自枢密副使以观文殿学士、吏部侍郎知杭州。

十月丁亥,郭逵自同签书枢密院事除陕西四路沿边宣抚使兼判渭州。

1067

四年丁未神宗正月丁巳即位

正月戊辰,韩琦自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魏国公加守司空兼侍中。

九月壬寅,曾公亮自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尚书左仆射。

韩琦

曾公亮

九月辛丑,韩琦自守司空兼侍中、同平章事、魏国公以守司徒兼侍中、检校太师、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判相州。

正月丙寅,吴奎除丧,复枢密副使。三月癸酉,以礼部侍郎参知政事。

九月辛丑,吕公弼自枢密副使、刑部侍郎除检校太傅、枢密使。

张方平自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户部尚书,赵抃自龙图阁学士、右司郎中、知谏院,并除参知政事。抃迁右谏议大夫。

韩绛自三司使、吏部侍郎,邵亢自枢密直学士、兵部员外郎、知开封府,并除枢密副使。亢迁右谏议大夫。

三月壬申,欧阳修自尚书右丞《一九》、参知政事以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知亳州。

九月辛丑,吴奎自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

陈旭自枢密副使、户部侍郎以观文殿学士、尚书右丞《二〇》知越州。癸卯,郭逵自同签书枢密院事以宣徽南院使判郓州。

十月己酉,参知政事张方平丁父忧。

1068

熙宁元年戊申

曾公亮

正月丙申,唐介自龙图阁学士、给事中、权三司使除参知政事。

七月己卯,陈旭自观文殿学士、尚书左丞、知越州除知枢密院事。

正月丙申,赵槩自参知政事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学士知徐州。

十二月辛酉,邵亢自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给事中知越州。

1069

二年己酉

二月己亥,富弼自观文殿大学士、行尚书左仆射,郑国公依前左仆射加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十月丙申,曾公亮自行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鲁国公。

陈旭自尚书右丞、知枢密院事加行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富弼

曾公亮

陈旭

十月丙申,富弼自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加检校太师,依前行左仆射、同平章事以武宁军节度使判亳州。

二月庚子,王安石自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兼侍讲除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四月丁未,参知政事唐介卒。

1070

三年庚戌

十二月丁卯,韩绛自吏部尚书《二一》、参知政事加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

王安石自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加礼部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

曾公亮

陈旭

韩绛

王安石

九月庚子,曾公亮自行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以守司空、检校太师兼侍中领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五日一奉朝请。

十月戊寅,陈旭自行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丁母忧。

二月壬申,司马光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除枢密副使,辞不拜。

四月己卯,韩绛自枢密副使除兼参知政事。

七月壬辰,冯京自□部侍郎《二二》、权御史中丞除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九月辛丑,冯京自枢密副使除参知政事。

吴充自翰林学士、右司郎中、权三司使除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十二月丁卯,王珪自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侍郎仍守本官,除参知政事。

四月己卯,赵抃自参知政事、右谏议大夫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

七月壬辰,吕公弼自枢密副使以吏部侍郎、观文殿大学士知太原府《二三》

九月乙未,韩绛自枢密副使除陕西路宣抚使。

1071

四年辛亥

正月壬子,陈旭起复,仍礼部尚书加同平章事,辞不拜。

韩绛

王安石

三月丁未,韩绛自同平章事守吏部侍郎,知邓州。

1072

五年壬子

王安石

二月丙寅,蔡挺自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渭州除枢密副使。

十二月壬午,陈旭以检校太傅、行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除枢密使。

1073

六年癸丑

王安石

四月己亥,文彦博自剑南西川节度使、守司空兼侍中、枢密使以守司徒兼侍中、河东节度使判河阳。

1074

七年甲寅

四月丙戌,韩绛自观文殿大学士、行吏部侍郎、知大名府守本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王安石

韩绛

四月丙戌,王安石自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四月丙戌,吕惠卿自翰林学士、右正言兼侍读除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十二月丁卯,王韶自观文殿学士兼端明殿学士、龙图阁学士、礼部侍郎、知熙州除枢密副使。

1075

八年乙卯

二月癸酉,王安石自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知江宁府依前官加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

韩绛

王安石

八月庚戌,韩绛自观文殿大学士、行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许州。

四月戊寅,吴充自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除检校太傅、行工部尚书《二四》、枢密使。

十二月壬寅,元绛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除参知政事。

曾孝宽自龙图阁直学士、起居舍人兼枢密都承旨、同群牧使除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正月庚子,蔡挺自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

冯京自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以守本官知亳州。

闰四月乙未,陈旭自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枢密使以检校太尉、镇江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扬州。

十月庚寅,吕惠卿以参知政事守本官知陈州。

1076

九年丙辰

十月丙午,吴充自枢密使、检校太傅、行工部侍郎守前官加同平章事、监修国史。

王珪自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守前官加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王安石

吴充

王珪

十月丙午,王安石自检校太傅依前尚书左仆射,领镇南军节度使判江宁府。

十月丙午,冯京自资政殿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成都府除知枢密院事。

1077

十年丁巳

吴充

王珪

二月己亥,王韶自枢密副使以户部侍郎、观文殿大学士《二五》知洪州。

1078

元丰元年戊午

吴充

王珪

闰正月壬辰,孙固自权知开封府、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除同知枢密院事。

九月乙酉,吕公著自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宝文阁学士、户部侍郎,薛向自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并除同知枢密院事。

闰正月己亥,签书枢密院事曾孝宽丁父忧,五月庚辰,起复,固辞。

1079

二年己未

吴充

王珪

五月戊子,蔡确自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直学士院、判司农寺除参知政事。

五月甲申,元绛自参知政事以工部侍郎知亳州。

1080

三年庚申

九月丙戌,王珪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监修国史。

吴充

王珪

三月己丑,吴充辞疾,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免。

二月丙午,章惇自翰林学士、右正言、知审官东院除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九月癸未,薛向自工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加正议大夫,孙固自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加太中大夫,并除枢密副使。

丙戌,冯京自通议大夫、知枢密院事除正议大夫、枢密使。

丁亥,吕公著自户部侍郎、同知枢密院除正议大夫、枢密副使。

1081

四年辛酉

王珪

正月辛亥,孙固自枢密副使、太中大夫除兼群牧制置使、知枢密院事。

吕公著自枢密副使、正议大夫,加龙图阁直学士韩缜自太中大夫、枢密都承旨兼群牧使,并除同知枢密院事。

三月甲辰,张璪自翰林学士除太中大夫、参知政事。

正月辛亥,冯京自正议大夫兼群牧制置使、枢密使以光禄大夫、观文殿学士知河阳府《二六》

三月癸卯,章惇自参知政事坐父俞强占民田及为朱服所奏,而报上不实,以太中大夫知蔡州。

1082

五年壬戌

是年,改官制,以左、右仆射为宰相。

四月癸酉,王珪自银青光禄大夫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官加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蔡确自太中大夫、参知政事依前官加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王珪

蔡确

四月甲戌,章惇自太中大夫、知定州加守门下侍郎。

张璪自太中大夫、参知政事加守中书侍郎。

蒲宗孟自翰林学士加中大夫、守尚书左丞。

王安礼自翰林学士加中大夫、守尚书右丞。

四月丁丑,吕公著自政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以光禄大夫、资政殿大学士《二七》知定州。

1083

六年癸亥

王珪

蔡确

七月丙辰,韩缜自太中大夫、同知枢密院进知枢密院事。

安焘自太中大夫、试户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事。

八月辛卯,王安礼自守尚书右丞除尚书左丞。

李清臣自吏部尚书除中大夫、尚书右丞。

七月丙辰,孙固自知枢密院事以通议大夫、观文殿学士知河阳。

八月辛卯,蒲宗孟自中大夫以守尚书左丞知汝州。

1084

七年甲子

王珪

蔡确

七月甲寅,王安礼自尚书左丞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

1085

八年乙丑哲宗三月戊戌即位

五月戊午,蔡确自通议大夫、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加兼门下侍郎、左仆射。

韩缜自通议大夫、知枢密院事加兼中书侍郎、右仆射。

王珪

蔡确

韩缜

五月庚戌,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王珪薨。

五月戊午,章惇自通议大夫、门下侍郎除知枢密院事。

司马光自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知陈州加守门下侍郎。

七月戊戌,吕公著自资政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兼侍读加尚书左丞。

考证

《一》 刑部尚书 按长编卷一一一明道元年二月,张士逊除刑部尚书、平章事,十一月,迁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同书卷一一二明道二年四月,加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则张为门下侍郎时已是兵部尚书。宋大诏令集卷五三张士逊拜昭文相制正作“兵部尚书”,此处“刑部”当为“兵部”之误。

《二》 判澶州 按本书卷三一一本传、长编卷一一二、张方平乐全集卷三六吕夷简神道碑都说夷简于是年罢相,判陈州;宋大诏令集卷五三明道二年十月吕夷简拜昭文制载:吕夷简以判陈州军州事复相,则夷简所判当是陈州。但宋大诏令集卷六六吕夷简罢相授使相判澶州制,又载夷简所授是澶州。疑澶州系属初授,未上任即改陈州,故本传、长编、神道碑都不载。

《三》 中书侍郎 按本表宰相进拜加官栏四月己未条,张士逊已迁门下侍郎,此处不得再称中书侍郎;长编卷一一三、宋大诏令集卷六六张士逊罢相判河南府制都说门下侍郎、平章事张士逊以左仆射判河南府,此处“中书”当为“门下”之误。

《四》 判陈州 “陈州”原作“陕州”,据本书卷三一一本传、宋大诏令集卷五三吕夷简拜昭文制改。

《五》 户部尚书 按本书卷二八四本传、长编卷一一二都作“户部侍郎”,此处“尚书”当为“侍郎”之误。

《六》 河阳三城节度使 “河阳”、“三城”原倒,据本书卷二九〇本传、长编卷一一三乙正。

《七》 王德用自签书枢密事加奉国军节度使留后 按上文明道二年十月戊午条,王德用已迁枢密副使,此处不应仍书旧衔,本书卷二七八本传、长编卷一一六都作“枢密副使”,此处误。又“奉国军”原作“奉德军”,据同书同卷改。

《八》 王德用自枢密副使加定武军节度使 按上文景祐三年十二月丁卯条,王德用已进知枢密院事,此处不应仍书旧衔,本书卷二七八本传、长编卷一二〇都作“知枢密院事”,此处误。又“定武军”,长编作“武定军”。

《九》 王德用自宣徽南院使定国军节度使枢密副使以武宁军节度使免 “枢密副使”,应作“知枢密院事”,见考证《八》。“武宁”原作“武密”,据本书卷二七八本传、长编卷一二三改。

《一〇》判许州 按本书卷三一一本传,吕“以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许州,徙天雄军,未几,以右仆射入相。”则“许州”应作“天雄军”方合。长编卷一二七、宋大诏令集卷五三吕夷简再相制都作“天雄军”,是。

《一一》兵部侍郎 按本书卷二六六本传、长编卷一三二都作“兵部郎中”,此处“侍郎”当为“郎中”之误。

《一二》龙图阁学士庞籍自右谏议大夫 “龙图阁学士”、“右谏议大夫”,本书卷三一一本传、长编卷一五四都分别作“龙图阁直学士”、“左谏议大夫”,此处“阁”下当有“直”字,“右”当作“左”。

《一三》工部尚书 按下文庆历六年八月癸酉条,丁度为工部侍郎,本书卷二九二本传、长编卷一五五同,此处“尚书”当为“侍郎”之误。

《一四》三司使 原作“三省使”,按宋无“三省使”职官,据本书卷二九二本传、长编卷一六四改。

《一五》山南东道节度使 “山”原作“京”,按宋无“京南东道节度使”,本书卷二八五本传、长编卷一八四都作“山南东道节度使”,据改。又本条下文“仍守前官除枢密使襄州观察使”,按本书本传、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八七贾昌朝神道碑都不载贾除襄州观察使,疑此处有误。

《一六》枢密副使 按本书卷一二仁宗纪、卷三一二本传、长编卷一九二都作“枢密使”,此处“副”字当是衍文。又下文嘉祐六年闰八月庚子条“曾公亮自枢密副使”句的“副”字,也是衍文。

《一七》礼部侍郎 按本书卷二九二本传、长编卷一九一、宋宰辅编年录卷五都作“户部侍郎”,此处“礼部”当为“户部”之误。

《一八》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 “殿”字下原脱“学士兼翰林”五字。按本书卷一六二职官志,观文殿无侍读学士,长编卷一九六载:“参知政事孙抃为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同群牧制置使”,本书卷二九二本传同,据补。

《一九》尚书右丞 按本书卷一四神宗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附录卷一欧阳修行状,“右丞”都作“左丞”,此处“右”字当为“左”字之误。

《二〇》尚书右丞 按下文熙宁元年七月己卯条作“左丞”,琬琰集下编卷一五本传也作“左丞”,此处“右”字当是“左”字之误。又据宋大诏令集卷五六陈升之拜集贤相制、宋宰辅编年录卷五,下文熙宁二年十月丙申条“陈旭自尚书右丞”句的“右”字,也是“左”字之误。

《二一》吏部尚书 按上文治平四年九月辛丑条,韩绛自吏部侍郎除枢密副使;本表下文熙宁四年三月丁未条,韩绛自守吏部侍郎知邓州;长编卷二一〇、宋大诏令集卷五六韩绛昭文相制也都作吏部侍郎,此处“尚书”当是“侍郎”之误。

《二二》□部侍郎 “部”上原缺一字,按琬琰集下编卷一六本传、长编卷二一三都作“礼”,宋宰辅编年录卷七作“户”;“侍郎”,三书都作“郎中”。

《二三》吕公弼自枢密副使以吏部侍郎观文殿大学士知太原府 按上文治平四年九月辛丑条,吕公弼已除枢密使;本书卷三一一本传、长编卷二一三都说吕自枢密使罢为观文殿学士、知太原府,此处“副”、“大”二字当是衍文。

《二四》工部尚书 按长编卷二六二、宋宰辅编年录卷八都作“工部侍郎”,此处“尚书”当为“侍郎”之误。

《二五》观文殿大学士 按本书卷三二八本传、长编卷二八〇都作“观文殿学士”,此处“大”字当是衍文。

《二六》兼群牧制置使枢密使以光禄大夫观文殿学士知河阳府 “制置”下原脱“使”字,“知”原作“判”。按宋制,使相、左右仆射及宣徽使出守者称“判”,冯京不属此例,据本书卷三一七本传、长编卷三一一改补。

《二七》资政殿大学士 按本书卷三三六本传、长编卷三二五都说吕是“资政殿学士”,此处“大”字当系衍文。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