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周纪(一)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作者:方诗铭,王修龄发布:一叶知秋

2018-2-28 00:31

《竹书》: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新唐书·历志》

此唐代一行《历议》所引,“庚寅”二字为一行推算所得,非《纪年》原文。唐兰先生云:“唐代一行根据《尚书·武成》的月日,用他的‘大衍历’来推算,认为伐纣应该是庚寅。”《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年代问题》,刊《新建设》一九五五年三月号。是。

《尚书·泰誓书序》:“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与《纪年》合。

《竹书纪年》曰:周武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坶野。《水经·清水注》

《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书序》:“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郑康成曰:“‘牧’一作‘坶’。”孙星衍云:“‘牧’作‘坶’者,《说文》云:‘朝歌南七十里地。’《诗·大明》疏引《书序》注云:‘牧野’,纣南郊地名,《礼记》及《诗》作‘坶野’,古字耳。……据此则知《礼记》及《诗》旧本皆作‘坶野’,故《水经注》引《诗》亦作‘坶野’,今本为后人改从近字也。”《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一一《牧誓》

《存真》云:“‘西夷诸侯’即《牧誓》之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也。”

近出周初金文《利𣪘》,记武王伐纣事,云:“珷征商,隹甲子朝。”即为是役。此称“甲子朝”,与《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合。《逸周书·世俘》:“维一月丙午旁生魄,若翼日丁未,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吕氏春秋·简选》:“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于牧野,而纣为禽。”又《首时》:“武王立十二年,而成甲子之事。”武王以甲子日败纣于牧野,所谓“甲子之事”,金文、《尚书》以及《吕氏春秋》所记皆合。

《竹书纪年》曰:武王亲禽帝受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水经·淇水注》

晋束皙《汲冢书抄》云:周武王亲禽受于南单之台。《初学记》卷二四居处部

《郡国志》曰:……《纪年》曰:武王擒纣于南单之台。《太平御览》卷一七八居处部

《纪年》曰:武王擒纣于南单之台。《太平寰宇记》卷五六卫州卫县

永乐大典本、黄省曾本《水经注》作“帝受”,戴震校本作“帝受辛”,《辑校》同,所据即戴校。《存真》作“帝受”。他书所引皆作“受”或“纣”,无作“帝受辛”者,当以大典本为是。《御览》所引,《存真》、《辑校》、《订补》失收。此《郡国志》非《续汉书·郡国志》,《新唐书·艺文志》史部地理类着录有《郡国志》十卷,当即其书。

《水经·淇水注》:“南单之台,盖鹿台之异名也。”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卷二三云:“‘分天之明’,‘分’疑作‘受’,谓受天之明命,观《史记》‘受天明命’自见。郑环云:明,明命也。”疑是。《史记·周本纪》:“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即受天命之意。

《竹书》云:年四十五。《真诰》卷一五注

《真诰》云:“武王发今为鬼官北斗君。”注:“文王之子周武王也,……”后即引《竹书》云云。《路史·发挥》卷四、金履祥《通鉴前编》卷六皆引《竹书纪年》:“武王年五十四。”罗氏父子及金履祥虽未见古本《纪年》,或据当时辑录之本。《存真》作“王陟,年五十四”。《辑校》作“武王年五十四”。皆据《路史》。所引该书,见本书附录。

《纪年》曰: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太公吕望表》,《金石萃编》卷二五

晋侯筑宫而美,康王使让之。《纪年》云。《北堂书钞》卷一八帝王部

“筑宫”,《辑校》作“作宫”。《存真》作“筑宫”。

《纪年》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年不用。《文选·贤良诏》注

《纪年》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文选·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注

《纪年》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太平御览》卷八五皇王部

《御览》卷八五,《辑校》误作八四,《存真》不误。《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与《纪年》同。

《纪年》曰: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初学记》卷七地部下

《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此齐桓公伐楚,管仲与楚使讯答之辞。《吕氏春秋·音初》:“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祭公抎于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又反振祭公。”西周金文多记昭王南征伐楚事,《𤞷驭𣪘》:“𤞷驭从王南征,伐楚荆。”《过伯𣪘》:“过白从王伐反荆。”《贞𣪘》:“贞从王伐荆。”唐兰先生以为均昭王南征时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页五四。是。

《楚辞·天问》:“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维何,逢彼白雉。”闻一多先生云:“‘雉’当为‘兕’,声之误也。《吕氏春秋·至忠篇》:‘荆庄襄王猎于云梦,射随兕。’《说苑·立节篇》作‘科雉’,《史记·齐太公世家》‘苍兕,苍兕’,索隐曰:‘一本或作苍雉’,《管蔡世家》‘曹惠伯兕’,《十二诸侯年表》作‘雉’,并其比。……《初学记》七引《纪年》曰:‘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本篇所问,即指斯役。然则昭王所逢,是兕非雉,又有明征矣。”《楚辞校补》,《闻一多全集》第二册页四〇四。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二〇以“兕,水兽,与陆地者异”。皆是。

《纪年》曰: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初学记》卷七地部下

《纪年》曰: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开元占经》卷一〇一

《书纪年》曰: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太平御览》卷九〇七兽部

此亦记昭王南征事。西周金文屡见“六𠂤”或“西六𠂤”之称,徐中舒先生云:“西六𠂤为王之禁军,《大雅·朴棫》之诗云:‘周王于迈,六师及之’,此六师应即金文的西六𠂤。西六〇为王禁卫,随时皆在王之左右,所以王行而‘六师及之’。”《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一九五九年第三期。

一〇

《书纪年》曰: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太平御览》卷八七四咎微部

《存真》、《辑校》作“夜清,五色光贯紫微”,所据《御览》为鲍刻本。《辑校》云:“《路史·发挥》三注引‘清’作‘有’。”与影宋本《御览》合。《存真》、《辑校》所引《路史》注,见本书附录。

“王南巡不返”,即《左传·僖公四年》之“昭王南征而不复”。《史记·周本纪》:“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