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德經作者:王弼發佈:懋基

2017-12-24 14:55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知者不言,

王注因自然也。

言者不知。

王注造事端也。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

王注含守質也。

解其分,

王注除爭原也。

和其光,

王注無所特顯則物無所偏爭也。

同其塵,

王注無所特賤則物無所偏恥也。

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王注可得而親,則可得而疏也。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王注可得而利,則可德而害也。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王注可得而貴,則可得而賤也。

故為天下貴。

王注無物可以加之也。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此句是說,知道的人不說,愛說的人不知道。另一種解釋是,聰明的人不多說話,到處說長論短的人不聰明。還有一種解釋是,得『道』的人不強施號令,一切順乎自然;強施號令的人卻沒有得『道』。此處採用第二種解釋。塞其兌,閉其門塞其兌,閉其門:塞堵嗜欲的孔竅,關閉起嗜欲的門徑;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此句意為挫去其銳氣,解除其紛擾,平和其光耀,混同其塵世,是謂玄同玄同:玄妙齊同,此處也是指『道』。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這幾句是說『玄同』的境界已經超出了親疏、利害、貴賤等世俗的範疇;故為天下貴。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