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聲律啟蒙 十二侵

聲律啟蒙作者:車萬育發佈:懋基

2017-12-23 11:18

眉對目·口對心·錦瑟對瑤琴
曉耕對寒釣·晚笛對秋砧
松鬱郁·竹森森·閔損對曾參
秦王親擊缶·虞帝自揮琴
三獻卞和嘗泣玉·四知楊震固辭金
寂寂秋朝·庭葉因霜摧嫩色·沉沉春夜·砌花隨月轉清陰

注釋
:受杵之石也。
閔損對曾參:閔損,字子鶱;曾參,字子輿,都是孔子的弟子,都以孝行見稱。
秦王親擊缶:【戰國策】載,秦趙會於澠池,秦王令趙王親自鼓瑟,藺相如設計迫秦王擊罐,維護了趙國尊嚴。
虞帝自揮琴:傳說虞舜曾揮五弦琴而歌,以求風調雨順,嘉惠百姓。
庭葉:庭院中的樹葉。
砌花:生長在台階上的花。
清陰1.清涼的樹陰。晉陶潛【歸鳥詩】:『顧儔相鳴,景庇清陰。』唐薛能【楊柳枝】詞:『遊人莫道栽無益,桃李清陰卻不如。』元李壽卿【度柳翠】第一折:『你戀着那清陰半畝香千陣。』2.喻恩澤。宋蘇軾【補唐文宗柳公權聯句】:『願言均此施,清陰分四方。』3.謂天氣陰涼。宋梅堯臣【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之】:『是時天清陰,力氣勇奔驟。』

典故
錦瑟:漆有織錦紋的瑟。唐杜甫【曲江對雨】詩:『何時詔此金錢會,暫醉佳人錦瑟傍。』仇兆鰲注引【周禮樂器圖】:『飾以寶玉者曰寶瑟,繪文如錦者曰錦瑟。』明無名氏【霞箋記·逾牆得喜】:『朱樓裏會嬌娘,似春風燕子逢劉盼,暫醉佳人錦瑟旁。』清龔自珍【浪淘沙·有寄】詞:『我自低迷思錦瑟,誰怨琵琶?』
瑤琴:用玉裝飾的琴。南朝宋鮑照【擬古】詩之七:『明鏡塵匣中,瑤琴生網羅。』唐王昌齡【和振上人秋夜懷士會】詩:『瑤琴多遠思,更為客中彈。』宋何薳【春渚紀聞·古琴品說】:『秦漢之間所制琴品,多飾以犀玉金彩,故有瑤琴、綠綺之號。』清方文【石臼訪韓元長】詩之四:『珠樹秋先折,瑤琴我獨傷。』
三獻卞和嘗泣玉:【韓非.和氏】載,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發現了一塊玉璞,三次上獻給楚王,兩次被斷足,都被認為是欺詐,他抱玉哭於荊山之下。後來楚文王使人加工,果然是一塊寶玉。
四知楊震固辭金:【後漢書.楊震傳】:楊震為東萊太守時,有人趁黑夜送他金子,他拒不接受,來人說這事不會有人知道,楊震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說無人知道呢?

前對後·古對今·野獸對山禽
犍牛對牝馬·水淺對山深
曾點瑟·戴逵琴·璞玉對渾金
艷紅花弄色·濃綠柳敷陰
不雨湯王方剪爪·有風楚子正披襟
書生惜壯歲韶華·寸陰尺璧·遊子愛良宵光景·一刻千金

注釋
音尖牛對牝音聘:犍牛,閹過的公牛。牝馬,母馬。
曾點瑟:有一次孔子問弟子志向,輪到曾點,當時他彈瑟正近尾聲,鏗的一聲將瑟放下,起而作答,有為而獲孔子賞識。
戴逵琴:晉人戴逵善於彈琴,武陵王司馬晞一次召他彈琴,他不去,當着使者的面摔壞了琴,表示不為王門伶人。
璞玉對渾金:晉山濤為人仁厚穩重,人擬為璞玉渾金。
:塗,擦。
不雨湯王方剪爪:商湯時天大旱,湯王乃剪下頭髮與指甲,祈禱於桑林,並以六事自責,天果然降雨。
有風楚子正披襟:楚襄王游於蘭台之宮,有風颯然而至,楚王披襟擋之。

典故
壯歲:壯年。唐白居易【晚歲】詩:『壯歲忽已去,浮榮何足論。』宋陸游【月夜泛小舟湖中三更乃歸】詩:『壯歲巧名慚汗馬,暮年心事許沙鷗。』明方孝孺【與訥齋先生書】:『壯歲難恃,倏焉將老。』清顧炎武【歲暮】詩:『壯歲尚無聞,及今益樗散。』鄧溥【自題印雅】詩:『壯歲雕蟲感,除非揚子知。』

絲對竹·劍對琴·素志對丹心
千愁對一醉·虎嘯對龍吟
子罕玉·不疑金·往古對來今
天寒鄒吹律·歲旱傅為霖
渠說子規為帝魄·儂知孔雀是家禽
屈子沉江·處處舟中爭系粽·牛郎渡渚·家家台上競穿針

注釋
素志:向來懷有的志願。
丹心1忠誠之心。一片丹心。2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誠』、『丹慊』、『丹懇』、『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宋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虎嘯:【莊子】:虎嘯而風生。
龍吟:【異聞錄】:房管修學於終南山,忽聞聲如戛銅,父老曰:『此乃龍吟也』。
子罕玉:春秋時子罕為宋國大夫,有人送之寶玉,子罕不收,並說我以不貪為寶。
不疑金:漢朝直不疑被人懷疑偷金,直不疑用自己的金還他,待此人找到金子後,深感慚愧,以此稱長者。
天寒鄒吹律:傳說戰國時燕國,天寒而莊稼不生,鄒衍吹律,天氣轉暖,萬物皆生。
歲旱傅為霖:商武丁以傅說為相,對他說,天若大旱,好以你為霖雨。

典故
渠說子規為帝魄:傳說戰國時,杜宇為蜀王,號望帝,失國後思之不得,乃化作杜鵑鳥,啼血乃止。渠:在這裏為『他』之意。李商隱有:『望帝春心托杜鵑』句。
儂知孔雀是家禽:【佩文韻府】:楊德祖年九歲,孔君平至其家中,桌上設果有楊梅。孔指之曰:『此為君家之果肴』,德祖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儂:詩文中多指代『我』。
屈子沉江,處處舟中爭系粽:傳說屈原五月五日沉江,後人做些粽子來悼念他,後來變化為吃粽子,此習相沿至今。
牛郎渡渚,家家台上競穿針:七月七日相傳為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唐宮中此晚做高台,準備瓜果,宮女在暗處穿針,稱為乞巧。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