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序卦三(大壯卦-鼎卦)

周易白話文作者:今人·佚發佈:一葉知秋

2023-8-6 00:48

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大壯:此卦四陽盛長而壯大,故先儒多訓壯為大。依【繫辭】『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之理,其【大壯】四陽盛長已過半,不久當止。故有止義。【雜卦】『大壯則止』是其確證

白話文
萬物不可以長久盛壯,所以繼之以【晉】。

晉者,進也晉,有漸進之義。【晉】下坤上離,坤為地,離為日,日出地上,漸進上長,又從爻畫看,『柔進而上行』,故晉有『進』義。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明夷:有光明受傷之義。【明夷】與【晉】相反,【晉】是日出地上,【明夷】是日入地中,其光明受傷,故『明夷』有明傷之義

白話文
晉,上進。上進必遭傷害,所以繼之以【明夷】。

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傷於外:【晉】離日在外,進極而傷入其內,變【明夷】。反其家:【家人】離日在內。家人:指一家之人。【家人】下離上巽,離為火,巽為風,風火相與,有家人之義,又【家人】二五得正相應,二為女在內,五為男在外,男女正,故有家人之義

白話文
夷,傷,在外遭受傷害必返回家內,所以繼之以【家人】。

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家道窮:指室家至親,過而失節。乖:離散

白話文
家道窮困必定會發生乖異,所以繼之以【睽】。

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睽:本義指目不相視,引申為乖異離散,【睽】下兌上離,離為火,兌為澤,火炎上,澤潤下,二者相違背,故有『乖』之義

白話文
睽,乖異。乖異必定帶來險難,所以繼之以【蹇】。

蹇者,難也蹇:本指腿跛,行動不便,此引申為難,【蹇】下艮上坎,艮為山,坎為水,水為山所阻不得下流,故有『難』義。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

白話文
蹇,險難。萬物不可以始終有險難,所以繼之以【解】。

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解:有緩解之義。【解】下坎上震,坎為雨,震為雷,雷震天上,雨落地下,故有緩解之義

白話文
解,緩解。緩解必定會所損失,所以繼之以【損】。

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損,減損。【損】下兌上艮,艮為山,兌為澤,澤深山高有損深而增高之義。從爻畫看,【損】『損下益上』,故有減損之義

白話文
不停損失必將轉向增益,所以以繼之以【益】。

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益】與【損】相反,益,有增益之義,指上增益下,【益】下震上巽,巽為風,震為雷,雷風相與而增益,從爻畫看,【益】『損上益下』,故有增益之義

白話文
不斷增益充盈必會決去,所以繼之以【夬】。

夬者,決也。決必有遇,故受之以姤決:潰決,決斷。夬:,『象環缺之形』。在【易傳】,『夬』訓之決。【夬】卦下乾上兌,乾為天,兌為澤,澤上於天,勢必下流而散,有決之義,又從爻畫看,【夬】一陰在五陽之上,有陽盛和決去一陰之象。決必有所遇:以陽決陰必有所喜遇

白話文
夬,決去。決去必定有所交遇,所以繼之以【姤】。

姤者,遇也姤:相遇之義。【姤】下巽上干,巽為風,乾為天,風行天下,無所不遇,故為遇,從爻畫看,【姤】一陰在下與五陽相遇,故姤有『遇』之義。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

白話文
姤,交遇。萬物相遇之後而相聚會,所以繼之以【萃】。

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萃:會聚之義。【萃】下坤上兌,坤為地,兌為澤,澤在地上,聚水之象,從爻畫看,【萃】九五居中得正,上下眾陰皆應,故有聚會之義。聚而上者謂之升:是說反【萃】而成【升】,坤為眾,【萃】卦坤眾聚於下,【升】卦坤眾在上,故曰『聚而上者謂之升』。聚,指坤眾而言

白話文
萃,聚會。聚會之後共同上進叫做升,所以繼之以【升】。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升,有上升之義。【升】下巽上坤,巽為木,坤為地,地中生木,日長而升高,故有上升之義

白話文
進升不停必定陷入困境,所以繼之以【困】。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困:窮困。【困】下坎上兌,坎為水,兌為澤,水在澤下,水下漏而上乾枯,故有窮困之義。困乎上者:指【困】卦水在澤下,澤上無水而窮困。必反下:反【困】成【井】,【困】兌澤到下,成巽木,而成【井】。故曰『反下』

白話文
窮困於上必定會返於下,所以繼之以【井】。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井,有養之義。井道不可不革:即【繫辭】所謂『居其所而遷』。即井能出水而利民,故曰『不可不革』。革,本指獸皮治去其毛此指變革。【革】卦下離上兌,兌為澤,離為火,澤火相息,故有變革之義

白話文
井水之道不可不變革,所以繼之以【革】。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鼎:本指古代一種烹飪器和禮器,因鼎烹飪以成新物,故有取新之義。【雜卦】:『鼎,取新也。』故曰『革物莫若鼎』。【鼎】下巽上離,離為火,巽為木。木上有火,鼎烹飪之象

白話文
變革諸物化涼為熱、化生為熟莫過於鼎器,所以斷之以【鼎】。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