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繫辭上一

周易白話文作者:今人·佚發佈:一葉知秋

2023-8-6 00:35

繫辭【繫辭】是後代解說【易】的七種【傳】之一,分上、下兩篇,大約寫成於漢代初期。它對【易】的內容作了全面分析和論述,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裏選錄其中一部分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陳:排列。位:確定。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方:應當是『人』字,由於字形相近而誤寫成『方』,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見。用作『現』,意思是顯現,出現。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摩:碰撞,摩擦。盪:震盪,激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干知大始,坤作成物知:這裏用作『為』,意思是成為,構成。大始:原始,初始。成物:具備完整形體的萬物。干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容易,平易。簡:簡略,單純。易則易知,兩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腎人之業賢人之德:陶冶人的品德。賢人之業:成就人的功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位:在,在於

白話文
天尊貴,地卑下,這是由干與坤的位次確定的。卑下高貴依次排列,尊貴低賤也就確定了。運動和靜止有一定規則,剛健和柔弱由此劃分。人按共性聚在一起,物按類別相區分,吉祥和兇險由此產生。它們在天上形成不同的天象,在地下形成不同的地貌,變化和發展由此顯現。所以,剛健柔弱互相摩擦碰撞,八個卦象互相交疊激盪。用雷霆來鼓動它們,用風雨來滋潤它們,日月交替運行,寒暑相繼變換,天的規律成為男性象徵,地的規律構成女性象徵。天成為創始,地養育萬物。天以平易顯現智慧,地以簡明顯現功能。平易就容易被認識,簡明就容易被遵循。容易認識就使人親近,容易遵循就會有成就。親近可以持久,成就可以光大。持久能陶冶人的品德,光大能成就人的功業。懂得了平易簡明,就理解了天地問的道理。理解了天地間的道理,成功就包含在它裏面了。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憂虞:憂慮,憂懼。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交之動,三極之道也三極:指天、地、人三個方面。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翫者,爻之辭也安:用作『按』,意思是依據。玩:體察,揣摩。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占:占辭,貞事辭。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白話文
聖人創立卦畫,觀察物象,加上解釋的詞語,來判定事物的吉凶。剛交與柔交互相推演而產生變化。因此,吉凶是成敗的象徵,悔吝是憂懼的象徵,變化是進退的象徵,剛柔是日夜的象徵。六支的變化,對應着天、地、人變化的規律。所以,君子平時處世所依據的,是【易】的卦文次序;所喜愛揣摩的,是卦中的交辭。因此,君子平時無事就觀察卦象,揣摩爻辭,行動時就觀察卦交的變化,揣摩占辭。所以,君子得到上天助佑,吉祥而沒有不利。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彖:『材』,材通裁,故有裁斷之義,此指彖辭。言:說明。象:指一卦之象。爻:指爻辭。變:指剛柔兩畫的變化。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凶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小疵:小瑕。列:分佈。位:六爻之位。齊:正定。大小:指卦而言,陽卦大,陰卦小。辭:爻辭。介:微小。此指『悔吝』處『吉凶』之間細小界限。震:驚懼。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險:兇惡。易:平易:此即善吉。之:適

白話文
彖辭,是說明卦象的;爻辭,是說明陰陽爻畫變化的;吉凶,是說明事務失得的;悔吝,是說明有小的過失。無咎,是說明善於補求過失。所以貴賤的分列,存在於所處的爻位;齊定其小大,存在於各卦之中;辯別吉凶,存在於卦多辭中;憂慮悔吝,存在於吉凶之間細小的界限;戒懼而無咎,存在於能夠悔改。因此卦有陰陽大小,辭有兇險平易,【易】辭,就各有所指向。

【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易:【周易】所包含道理,即易理。准:等同、齊平。彌綸:包羅,遍論。彌,遍。綸,本指青絲綬。此通『論』。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幽明:幽暗光明。原始反終:由事物開始返歸到事物的終結。原,推究。反,一本作『及』,此訓為『返』。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精氣為物:陰陽精靈之氣聚則物成其形。精氣,指陰陽精靈之氣。遊魂為變:氣之游散而物變其故。遊魂,氣之游散。陽氣曰魂,以上下文思之,精氣指神,遊魂指鬼。鬼神:陰陽之氣屈伸變化。鬼:歸,即氣之屈而歸,物終氣歸曰鬼。神:伸,即氣之伸而至,物生氣伸曰神。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違:違背。濟,助。旁,遍。【廣雅】:『旁,廣也,大也。』【周禮·春官·男巫】:『旁招以茅。』賈公彥疏:『旁,謂四方。』王引之曰:『謂遍招於四方也。』流:【釋文】『京作留』。樂天:順行天道。知命:知性命之理。安土:安居坤土。敦:篤厚。仁,愛。【墨子·經說下】:『仁,仁愛也。』。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範圍:包括,法周。范,鑄金之范,引申為法:圍,匡郭,周圍,『範圍』,今人黃沛榮解作籠罩,其說甚是。不過:漢儒釋此為乾坤消息法周天地變化而不過於十二辰。然由上下文思之。此『不過』恐指『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因無其它證據,故此仍依漢人之說。曲:本義為器受物之形。成:當為盛。曲成,即受盛。不遺:不遺失細微,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晝夜之道:指陰陽剛柔之道。【繫辭】:『剛柔者。晝夜之象。』方:處所。體,固定形體

白話文
【易】道與天地等同,所以能包羅天地之道,仰首以觀看天文,俯首以察看地理,所以知曉幽明變化的原故。由事物開始返歸到事物終結,因而知曉死生的學說。精氣聚合而生成物形,遊魂氣散導致物形變化。因此可知鬼神的情狀。與天地相似,所以不違背天地的規律。知道周圍萬物而以其道成就天下,所以不會有過失。遍行而不停留,順應天道,知曉性命之理,因而不會憂愁。安居坤土,敦厚而施仁德,故能夠愛民。籠罩天地變化而不超過十二辰,承盛萬物而不遺失細微,通達晝夜變化之道而極其睿知,故陰陽神妙變化無一定處所,而易道亦無固定的形體。【易】道與天地等同,所以能包羅天地之道,仰首以觀看天文,俯首以察看地理,所以知曉幽明變化的原故。由事物開始返歸到事物終結,因而知曉死生的學說。精氣聚合而生成物形,遊魂氣散導致物形變化。因此可知鬼神的情狀。與天地相似,所以不違背天地的規律。知道周圍萬物而以其道成就天下,所以不會有過失。遍行而不停留,順應天道,知曉性命之理,因而不會憂愁。安居坤土,敦厚而施仁德,故能夠愛民。籠罩天地變化而不超過十二辰,承盛萬物而不遺失細微,通達晝夜變化之道而極其睿知,故陰陽神妙變化無一定處所,而易道亦無固定的形體。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道,善也;成之者,性也繼:秉受,繼續。成:生成,成就。性:天性、本性。朱熹曰:『所以發育萬物為繼「善」,萬物各正其性命為「成」性。』【語類】。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這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知,智。鮮,少。顯,顯現。諸,之於。用,功用。鼓,動解見上『鼓之以雷霆』注。至,極。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干,效法之謂坤富有:無所不備。日新:變化不息,日日增新。生生:陰陽相互變化而不窮。成象:生成天象。效法:效地之形。法即形。項安世曰:『古語「法」皆謂「形」,【繫辭】皆以「形」對「象」。』。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極數:窮極蓍策之數。占,筮占。通變:即變通,指變化而通達、趨時而利。陰陽不測:陰陽變化迅速微妙而不可測度

白話文
一陰一陽互變叫做道,秉受其道的,為善;順成其道的,為性。仁者看見的仁便稱道為仁,智者看見的智便稱道為智。百姓日用其道卻不知道。所以君子之道已很少見了。顯現道的仁德於外,潛藏道的功用於內,鼓動萬物生長而不去與聖人同憂慮,造就萬物盛德大業完備至極呀!富有叫做大業,日新叫做盛德。陰陽變化生生不已叫做易,成象為干,效形為坤,窮極蓍策之數預知未來叫做占,通達變化的叫做事,陰陽變化不可測度叫做神。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