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儒學義理】蒙培元:薛瑄的理學思想

山西儒學(雙月刊)作者:宋大琦(主編)發布:宋大琦

2023-6-8 22:15

薛瑄1389-1464,山西河津人,號敬軒,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進士,歷任差監湖廣銀場、山東學政、大理少卿。因得罪太監,放回為民,家居七年。後召為大理寺丞、大理寺卿、禮部侍郎翰林院學士。後辭官家居,教授學者。薛瑄是朱熹理學在明前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對當時的腐敗政治有所不滿,比較重視民心。他說:『自古未有不遂民心而得天下者』,『為政臨民豈可視民為愚且賤而加慢易之心哉!』【讀書錄】卷三對『愈富愈不足,計較得失之私』的統治者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

薛瑄曾手錄【性理大全】,對程朱理學非常尊信,尤其推崇朱熹。他說:『孔子之後有大功於聖學者,朱子也。』【讀書續錄】卷五他認為朱熹的著作『至廣至大至精至密』,但反對後世人藉此以為進身之『階梯』。此外,他對張載也很推崇,他的主要哲學著作【讀書錄】就是仿照張載著【正蒙】的方式寫成的。薛瑄在當時很有影響,被稱為『薛夫子』。但他的哲學思想並非完全恪守朱熹矩鑊,他對朱熹的理氣論作了積極的改造,提出了初步的唯物主義思想。雖然還沒有衝破朱熹哲學的體系,但卻加速了理學的分化,促使其向唯物主義方面轉化。他還反對把朱熹理學向心學方向發展,指出:『遊程子之門流於老禪者,由致知格物之功未至也。』【讀書續錄】卷十他主張向外求知,並批判了心學一派。『謂人讀書為義外功夫,必欲人靜坐先得此心。若如其說,未有不流於禪者。』【讀書錄】卷四他提倡篤實踐履之學,重視道德實踐,因而對許衡比較推重,但他的思想傾向和許衡並不完全一致。

( 一 )

在理氣觀上,薛瑄利用朱熹理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加以發展,不僅提出『理不離氣』的思想,而且批判了朱熹的『理在氣先』的說法,因而在朱熹哲學體系中打開了一個重要的缺口。

薛瑄認為:『天地之間只有理氣而已,其可見者氣也,其不可見者理也。』【讀書錄】卷一這一點和朱熹相同。這說明,他是從朱熹哲學的基本前提出發的。但這並不是問題的實質,在回答理氣二者是什麼關係時,他對朱熹思想進行了重要的發展和改造。朱熹實際上把世界二重化了,按照他的說法,應該有兩個世界,一個是觀念性的理世界,一個是具體的物質世界。薛瑄看到並開始解決這個矛盾。他對理氣關係的論述,比起黃震、文天祥等人,又有進一步發展。他把朱熹哲學中的精神本體拉回到現實的物質世界,否定了理的絕對性和獨立性,因而只有唯物主義性質。

要解決理氣關係問題,首先要解決何者為本體、本原的問題。薛瑄已經初步提出氣本論的思想。他說:『一氣流行,一本也。著物則各形各色而分殊矣。』【讀書錄】卷三以氣為本,就是以『形而下』的物質為世界本體,這同朱熹的理本體論是對立的。他認為:『充滿天地皆元氣流行』,『天地間只一氣』。【讀書續錄】卷一這是對朱熹氣學思想的發展。他評論理學家說:『天地間只一氣。因有動靜,故有陰陽剛柔之分,先儒言之鮮矣。』【讀書續錄】卷一這是用元氣一元論的思想批判宋儒。他認為,陰陽剛柔之分,不是從精神本體中產生出來,而是氣化運動所固有的。所謂『先儒』主要是指二程等人。朱熹對氣的論述是很多的,這一點,顯然被薛瑄繼承和發展了。他說:『天地之初,總是氣化。』【讀書錄】卷四『造化萬變,皆是陰陽做山。』【讀書續錄】卷三陰陽滾滾不已,人事造化皆由此出。』【讀書續錄】卷四就是說,一氣流行,生出陰陽二氣;陰陽之氣滾滾不已,生出天地萬物,人事也是由此產生。他還提出『造化日新,人事亦日新』的富有辯證法思想的命題,直接影響了王夫之等人。

他接受並發展了朱熹關於自然現象的許多有積極意義的論述,認為,天、地是氣化所產生的『實體』,天是陽氣之實體,地是陰氣之實體。『天地萬物皆氣聚而成形,有聚必有散,雖散有大小遲速之不同,其散一也。』【讀書錄】卷四這又是對張載氣化學說的發展。總之,他認為天地間一切,都是一氣所產生的物質實體,『天外無物,物外無天』【讀書錄】卷四,從而否定了『天即理』的說法。他認為氣是至虛之物,萬物產生之後便有形體,『造化萬物皆從虛中來』【讀書續錄】卷一。這是繼承張載『太虛即氣』的思想的表現。不僅天地萬物是『實體』,陰陽之氣也是『實體』。他解釋【周易】乾元說:『乾元是氣之統體,無所不包,故曰統天。』【讀書續錄】卷一天由一氣所統,而不是以理為主宰,這就用氣的學說改造了朱熹的理本論。他認為,聖人作易,是根據陰陽實體以為卦爻之法象。『是則卦爻之法象,無非模寫天地陰陽之實體而已。』【讀書續錄】卷一以陰陽實體為本原,這就是唯物主義思想。實體就是真實的物質存在。他雖然還不是從本體論的意義上論實體,但這是向氣本體論過渡的一種形式,也是薛瑄對唯物論哲學的發展所作的貢獻。由於他以虛為氣,而以氣為實體,因此否定了朱熹所謂『沖漠無朕』的理世界。他說:『細看萬物,皆自沖漠無朕之微,以至於形著堅固,得天地之氣相感而物乃成。如星在天乃氣之精英耳,及隕於地,得地氣遂凝而為石。』【讀書錄】卷二他明確指出,『沖漠無朕』是至虛至微之氣而不是理,這就以氣本體代替了朱熹的理本體。

薛瑄所謂氣,又叫『元氣』,『天地之正氣』或『浩然之氣』,都是指物質性存在。他特別提出『浩然之氣』,糾正了文天祥的說法。他說:『浩然之氣即乾元坤元之氣,人資以為始為生者也。朱子曰:「浩然之氣乃天地之正氣,人得以生者。」其斯之謂與!』【讀書續錄】卷四又說:『易有陰陽,即浩然之氣也。』【讀書續錄】卷三他認為,浩然之氣就是天地陰陽之氣,是人和萬物資始資生的原始物質,而不是孟子所說『集義所生者』。此氣大而六合,細而一塵,無不充周,能『貫岩石而草木生』,能『透金鐵而繡澀出』。『人之氣即天地之正氣也,能直養而無害,則塞天地貫金石,至大至剛者可見矣。』【讀書錄】卷一他認為天地人物通是一氣,這一點與文天祥基本相同。但他否定浩然之氣具有道德屬性,這一點與文天祥有所不同,而為羅欽順所繼承和發展。

由此,他進而討論了理氣關係問題。他明確提出,理在氣中而不在氣上,他說:『遍滿天下皆氣之充塞,而理寓其中。』【讀書錄】卷二『氣之所在,理隨在焉,夫豈有虧欠間隔哉!』【讀書續錄】卷一有氣而後有理,理不離氣而獨立存在。這就把理安放在物質氣的基礎上,而不是在氣之上有一個主宰者。因此,他所謂理,主要是指物質運動的規律,而不是精神本體。『天地之間,物各有理。理者,其中脈絡條理合當如此者是也。』【讀書錄】卷一『所謂理者,萬事萬物自然之脈絡條理也。』【讀書錄】卷四事物自然之脈絡條理,就是事物所固有的規律,它是不能離開事物而獨立存在的。這是對朱熹關於理的思想中的積極部分的發展,是和『理不離氣』的思想不可分的。由此可見,要真正把理理解為事物的規律,只有承認物質是第一性的存在,才是正確的。

薛瑄也承認理是『形而上者』,『所以然者』,但他認為,『形而上』不能離開『形而下』,『所以然』不能離開具體事物。他說:『可見者是氣,氣之所以然便是理。理雖不離氣而獨立,亦不雜氣而無別。』【讀書錄】卷四又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聖人論理氣最分明,又無離而二之之病。』【讀書錄】卷三在他看來,事物之,『所以然』既不能等同於事物本身,又不離開事物而存在。這實際上是指一般和個別的關係。形而上下,是就其有形無形而言,並不是說,在有形事物之上,還有一個獨立的精神存在。

薛瑄還從太極、陰陽的關係,論證了『理不離氣』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朱熹理氣觀的矛盾。他很推崇周敦頤的【太極圖說】,也很推崇朱熹所作的解釋。其實,他同朱熹的觀點並不完全相同。他說:『太極理也,陰陽氣也。理只在氣中,非是氣外懸空有太極也。』【讀書續錄】卷二又說:『無極而太極,乃周子指出陰陽中之理以示人,實未嘗離乎陰陽也。若誤認陰陽外別有一物為太極,則非矣。』【讀書錄】卷三他認為:『理氣渾然無間,截理氣為二則非矣。』【讀書續錄】卷一這實際上否定了朱熹所謂『太極陰陽,決是二物』的思想,也就是否定了太極之理是『無形體,無方所』而獨立存在的精神本體。『太極陰陽五行渾然,理氣無間也。』【讀書續錄】卷三論太極則必須『兼理氣而言』。這同朱熹比較是一個很大的變化。他用理氣『渾然無間』的思想否定了朱熹的『理在氣上』說,這同他的以氣為本原的思想是一致的。

正因為如此,他所謂太極,也就是一般規律『理一』,萬物即為個別『分殊』事物。『理一乃所以包乎分殊,分殊即所以行夫理一。分殊固在乎理一之中,而理一又豈離分殊之外哉!』【讀書錄】卷一這是說,一般同個別既有區別又有聯繫,二者不可分開,個別在一般中,一般在個別中,『非有二也』。這個思想雖不很明確,但有辯證法因素,後來的羅欽順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唯物主義的『理一分殊』說。

薛瑄認為,由於萬物皆由一氣產生,因此才有一理。『萬物惟其同一氣,故皆同一理。』【讀書續錄】卷一他以物質氣為第一性存在,理只是氣之理,理由氣而有,這同朱熹所說『有是理,故有是氣』的說法正好相反。從這些思想來看,薛瑄在一定程度上把朱熹的理氣觀顛倒了過來,以物質氣為世界統一的基礎,而以太極為物質氣所具有的規律。

他還從道器關係上論證了『理不離氣說』。朱熹雖說過道器不相離,但實則主張道器相離。薛瑄明確提出,二者實為一物,不可相離。他說:『形而上形而下,道器原不相離,舉目皆是。』【讀書錄】卷七『器即囿乎道之中,道不離乎氣之外。』【讀書錄】卷一他利用程顥『道亦器,器亦道』的說法,提出『理氣無縫隙,故曰器亦道也,道亦器也』【讀書錄】卷六。他還吸取了張載的氣化學說,解釋道器關係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即張子兩端循環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即張子所謂游氣紛擾,散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但易兼理氣言,張子以氣言。然器亦道,道亦器也。』【讀書錄】卷七這裡,他以氣化運動為基礎,說明了道器關係,這在朱熹看來,就是『以形而下為道』。其實,薛瑄所謂『道亦器,器亦道』,還不是說道器混而為一,沒分別;而是說道者器之道,不是離氣而別有所謂道。這比陳淳等人又前進了一步,具有明顯的唯物主義性質。自從程顥提出這個說法而被朱熹發展後,經過薛瑄、羅欽順等人不斷地改造,到王夫之終於提出了一條完整的唯物主義路線。

在薛瑄那裡,道器與理氣屬於同一範疇,所謂道器不二,就是理氣『渾然無間』,『理氣密匝匝地真無毫髮之縫隙』,『元無間斷』。總之,『理即在氣中,不可脫去氣而言理』【讀書續錄】卷七。這一點,得到唯物主義者羅欽順的充分肯定。

既然理不離氣,理在氣中,因此,理氣『決不可分先後』。他用理氣無先後說,批判了朱熹的『理先氣後說』,進一步表現了他的唯物主義思想。他說:『或言未有天地之先,畢竟先有此理,有此理便有此氣。竊謂理氣不可分先後。蓋未有天地之先,天地之形雖未成,而所以為天地之氣則渾渾乎未嘗間斷止息,而理涵乎氣之中也。及動而生陽而天始分,則理乘是氣之動而具於天之中;靜而生陰而地始分,則理乘是氣之靜而具於地之中。分天分地而理無不在,一動一靜而理無不存,以至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理氣二者蓋無須臾之相離也,又安可分孰先孰後哉!』【讀書錄】卷三這是對朱熹『理先氣後說』的公開批判,也是樸素唯物主義的正確論述。在他看來,宇宙萬物由一氣流行產生,沒有什麼宇宙精神之類的東西來主宰。宇宙生成變化之理,不過就在物質運動之中,而不在物質之先。天地萬物有生成,有消盡之時,但一氣消息往來無始無終,其理亦隨之無始無終,所謂『氣無窮,理亦無窮』【讀書錄】卷三。因此,理氣本不可以分先後,也絕不可以分先後。

朱熹有一個說法,即所謂『推上去』時,就要承認理在氣先。這是把人們對於事物的抽象觀念從主體『推』出去,變成獨立的精神本體,在思想上完成了一個『奇蹟』。薛瑄已經初步認識到朱熹的這個錯誤,並且提出了自己的分析。他說:『理氣本不可以分先後。但語其微顯則若理在氣先。其實有則俱有,不可以先後論也。』【讀書錄】卷二理無形,故微:氣有形,故顯。理雖在事物之中,但必須經過觀念的抽象才能認識,故有顯微之別。經過觀念抽象之後,就好像理在氣先,但事實上有則俱有,本無先後之分。這就把觀念的東西同客觀事實統一起來了。應當說,這正是薛瑄比朱熹高明的地方。

薛瑄指出,如果承認理先氣後,就要導致『理能生氣』的結論,這是他所反對的。他對『理生氣』的思想的批判,又一次表現了他的唯物主義思想。他認為,天地萬物皆由一氣所生,而理在其中為之主宰,決不能說氣由理產生。『今天地之始即前天地之終。其終也雖天地混合為一而氣則未嘗有息,但翕寂之餘猶四時之貞,乃靜之極耳。至靜之中而動之端已萌,即所謂太極動而生陽也。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原夫前天地之終靜而太極已具,今天地之始動而太極已行。是則太極或在靜中或在動中,雖不雜乎氣亦不離乎氣也。若以太極在氣先,則是氣有斷絕而太極別為懸空之物,而能生夫氣矣。是豈動靜無端陰陽無始之謂乎!以是知前天地之終,今天地之始,氣雖有動靜之殊,實未嘗有一息之斷絕,而太極乃所以主宰流行乎其中也。』【讀書錄】卷三朱熹本來有『動靜無端,陰陽無始』的思想,但由於他持理先氣後說,最後終於陷人了理生氣說。薛瑄從唯物主義觀點初步解決了這個矛盾。他認為,天地雖有終始而氣未嘗有息,氣有陰陽動靜而太極之理具於其中。所謂『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實際是陰陽動靜互為其根,而太極流行於其中為之主宰。太極於一動一靜中時刻不離陰陽之氣,何以能先於氣?既不先於氣,又何能生氣?他堅決反對把太極說成先於氣而獨立存在的懸空之物,更反對理能生氣。這就同朱熹的『太極生陰陽,理生氣』的說法有了根本區別。

但是,如果認為薛瑄在理氣觀上徹底否定了朱熹理學。建立起完整的唯物主義理論,那也是不正確的。他提出『理在氣中』的思想,在理學演變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他提出以氣為本的思想。已經具有唯物主義的性質。但他沒有把這個思想貫徹到底,沒有衝破朱熹的理學體系。要真正解決理氣關係問題,就必須徹底改造朱熹的理學體系,如果不徹底改造這個體系,這一任務實難完成。薛瑄雖然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在這個基本問題上,他停止了前進。

由於薛瑄沒有從根本上改造朱熹的理本體論,在解決理氣關係問題時,接受了朱熹的體用說。首先,他對朱熹的理氣『不離不雜』的思想沒有進行深人分析和批判。他說:『可見者是氣,氣之所以然便是理。理雖不離氣而獨立,亦不雜氣而無別。』【讀書錄】卷四這就是說,理氣還是有區別的。這種說法,不能說全不對,因為物質和物質運動的規律,一般和個別,畢竟不是一回事。但是由於他繼承了朱熹的『氣載理,理乘氣』【讀書錄】卷三以及『氣強理弱』【讀書錄】卷五說,這就把理、氣說成是兩個東西了。他反對把理說成是『懸空之物』,這本來是正確的,但如果說理『乘』在氣上或『搭』在氣上,這種說法就有問題了。

更主要的是,他接受了朱熹的理本氣末、理體氣用的觀點,終於陷人了理學唯心論。他說:『理為主,氣為客。客有往來皆主之所為,而主則不與俱往。』【讀書錄】卷五氣之往來運動是理主宰的,但理卻是常住不變的,理是主體而氣是客體。他雖然看到事物的變動性和規律的穩定性,但是卻割裂、顛倒了二者的關係,把理說成獨立不變的本體。他又說:『觀太極生兩儀四象八卦,則物之一本可知矣。』【讀書錄】卷三『氣之滾滾日新者自無窮已,而所以無窮已者,豈非太極之體與!』【讀書錄】卷三這就把太極之理說成是世界本體。這同他的『一氣流行,一本也』的思想是有矛盾的。由於他提出了很多唯物主義思想,因此這種矛盾比在朱熹那裡表現得更為突出。

在體用問題上,他雖然克服了朱熹體用割裂的錯誤,但並沒有否定理是本體。他認為無聲無臭者是體,是微;天地萬物是用,是顯。『蓋體與微皆以理言,用與顯皆以象言。理中有象,象中有理,初無毫髮之間也。』【讀書續錄】卷三但由於他承認理是本體,因而承認太極是天地萬物的造化者。『萬物盡,天地老,超然獨存再造天地萬物者,其太極乎!』【讀書錄】卷四這就重新回到朱熹的理學唯心論了。

在理氣問題上,他還接受了朱熹的『氣有聚散,理無聚散』以及『氣有變,理無變』的說法。他用無形與有形區別理和氣,卻認為『有形者可以聚散言,無形者不可以聚散言』【讀書錄】卷四。他用常與變區別理與氣,同樣得出氣有『萬變』而『理則自若』【讀書錄】卷五的結論。他有一個日光飛鳥的比喻,說:『理如日光,氣如飛鳥。理乘氣機而動,如日光載鳥背而飛。鳥飛而日光雖不離其背,實未嘗俱往而有間斷之處。亦猶氣動而理曾未嘗與之暫離,實未嘗與之俱盡而有息滅之時。』【讀書錄】卷四這就把理說成永恆不變的精神實體,而把氣說成時有時無、時往時來的來往過客,即所謂『理無改變而氣有消息』。

他還用朱熹的『月印萬川』的比喻說:『水雖不同,莫不各得一月之光』,『水盡時各水之月光雖不可見,而月之本體則常存,初不與水俱盡也。以是觀之,則氣有聚散而理無聚散也,又可見矣』。【讀書錄】卷四理既然是永恆不變的精神實體,而氣有有無存亡,他所謂理氣『無間斷』實際上也就有間斷了。這一點受到唯物主義者羅欽順的批判。黃宗羲也批評說:『理為氣之理,無氣則無理。若無飛鳥而有日光,亦可無日光而有飛鳥,不可為喻。』【明儒學案】卷七黃宗羲雖受王學影響,但在理氣問題上對薛瑄的批評卻是正確的。這說明薛瑄的唯物主義思想還不徹底,他還沒有完成對朱熹哲學的徹底改造。

( 二 )

在認識論上,薛瑄繼承了朱熹的『格物致知說』,並作了積極的發展,提出了某些有積極意義的思想,是唯心主義認識論向唯物主義認識論轉化的一個環節。

薛瑄從他的理氣觀出發,認為事物是客觀存在的,人必須向客觀事物求知,決不能用主觀代替、包容客觀。這一點同心學派不同。他批判天地造化皆在吾心的主觀唯心論說:『天者萬物之祖,生物而不生於物者也。釋氏亦人耳,其四肢百骸固亦天之所生也,豈有天所生者而能擅造化之柄耶?若如其說,則天不在天而在釋氏矣。萬物始終莫非陰陽合散之所為,釋氏乃有輪迴之說,則萬物始終不在造化而在釋氏矣,寧有是理耶!』【讀書錄】卷一他把朱熹思想向唯物主義方面作了發展,他認為萬物由天地造化所生,不依人的主觀意識而獨立存在;人也是天自然所生,豈能擅造化之柄?所謂『輪迴之說』,是說人的形體有死,精神可以轉託,只有真性不滅。按照這種說法,萬物生滅不在造化而在釋氏之心,『寧有是理』!其實,心學家所謂古今不變之心,也與此相同。薛瑄批判陸九淵不要向外功夫,只主靜坐,先得此心,其說『未有不流於禪者』,不無道理。他批判心學派認萬物為『幻跡』,故『偏於空虛』。他主張『道器合言,所以皆實』【讀書錄】卷四這就堅持了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前提。

關於心和理的關係,薛瑄雖然接受了朱熹『理具於心』的思想,但並不同意『心與理一』『心即理』的說法。在認識論上,他強調理不離物而心是反映理的。他說:『在人始有心之名,在天則渾然是理。』在薛瑄看來,心為人所特有,而『人心有覺』【讀書續錄】卷四『昭然不昧』【讀書錄】卷二,虛而明。人心虛明之覺,其作用在於認識客觀事物及其規律。『耳目口鼻各專一事,而心則無所不通。』【讀書續錄】卷七他把心和耳目等感覺器官作了區分,比較正確地說明了它們在認識中的相互作用。耳目等感覺器官有聞見功能,從不同方面反映事物的屬性,故『各專一事』。心則能把感覺器官所提供的材料綜合起來加以貫通,故無所不通。

他又說:『耳順則聲入心通,目明則物接理見。』【讀書錄】卷七他初步認識到,理性認識是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的。要認識事物之理,必須耳順目明,聞見清楚明白。這裡,充分肯定了聞見之知在認識中的作用。他又說:『四面八方之聲無不聞者,竅雖在耳,神則在心。不行而至,不疾而速,心之謂歟!』【讀書錄】卷二認識雖來自感覺器官對客觀事物的直接反映,但所以能夠聞見的知覺作用,則在『心』中。思維、聯想等精神活動具有能動性,所謂『不行而至,不疾而速』,就是這種能動性的表現。它能指導感性認識,但又必須以感性認識為門戶。所謂『心通』『理見』,就是在感覺經驗的基礎上經過抽象,形成對事物規律的認識,這實際上是一種反映論的思想。後來,王夫之等人的認識論就是在這些認識的不斷積累中發展形成的。

朱熹也有這類思想,他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見聞之知的作用,但更強調人的思維和推理。此外,他把心分為體用兩方面,所謂虛靈不昧之體即是理,而認識活動知覺被說成是『用』。薛暄所強調的則是心之知覺活動即『用』的方面,這是對朱熹認識論中積極因素的一個發展。

薛瑄還把主體同客體、反映同被反映的關係,比作鏡和物的關係。他說:

『理如物,心如鏡。鏡明則物無遁形,心明則理無蔽跡。昏則反是。』【讀書錄】卷五『惟心明則映得理見。』【讀書錄】卷五這個比喻儘管帶有很大的直觀性,但卻是一種樸素的反映論思想。它和朱熹所說『致知乃本心之知,如一面鏡子』的說法實有不同。朱熹的說法,受到佛教思想影響,認為格物就是磨鏡。薛瑄在這裡所說,卻不是心中之知全體通明,而是如鏡照物,反映客觀之理。心是主體,物是客體;心是反映者,物是被反映者。這些細微的差別,正是對朱熹思想的改造和發展。這一點直接影響到後來的羅欽順。而王夫之則從中發展出關於能、所的理論,建立起系統的唯物主義認識學說。

黃宗羲評論薛瑄這個思想說:『心之所以不得為理者,由於昏也。若反其清明之體,即是理矣。心清而見,則猶二之。』【明儒學案】卷七這個批評說明薛暄有唯物論思想。黃宗羲認為,心體即是理,由於昏蔽,其理不明,所以要『反其清明之體』。而薛瑄則主張明心以見理,即反映客觀存在,這正是薛瑄同朱熹的區別。在這裡,黃宗羲恰恰是站在朱熹心學思想的立場來批評薛瑄的。而薛瑄則發展了朱熹思想的另一面。

所謂『明心』就是主敬,薛瑄和朱熹一樣,很重視『主敬』功夫。但除了要人們主一敬畏,克去『私慾』以明『天理』之外,他還從認識論的角度談到敬字,把它作為認識主體所必須具備的一個重要條件。這一點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他說:『蓋人能恭敬則心肅容莊,視明聽聰,乃可以窮眾理之妙:不敬則志氣昏逸,四體放肆,雖粗淺之事尚茫然而不能察,況精微之事乎?』【讀書錄】卷六他認為,敬則能專,專則能虛,虛則見理更明。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們在進行認識時,特別是進行理論思維時,確實需要專心致志,方有所得。讀書也不例外,凡讀書必須『虛心定氣』『寧靜縝密』『氣象清明』,就是要保持心境專一的狀態,這一點也有可取之處。

朱熹也有這些思想,但更加強調『心地功夫』,即自我修養。薛瑄把它進一步運用到認識方面,應該說是對朱熹思想的一個積極的發展。他所謂『心虛涵萬理』【讀書續錄】卷八,『心虛有內外合一之氣象』【讀書錄】卷一,照上面所說,似乎也具有反映論的意義。不過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同他的心性說還有密切聯繫。但無論如何,薛瑄比較強調主體、客體之分,強調主體對於客體的反映,同時對於認識活動提出了很好的說明,這些都具有積極意義。當時有人評論薛瑄時,有所謂『未見性之譏』【明儒學案】卷七,大概就是這個緣故吧。

薛瑄的認識論方法,發展了朱熹的格物致知說,他比較重視即物而窮其理,即向外求知。他說:『就萬物萬事上求實理,格物致知之要也。』【讀書續錄】卷四他把向客觀事物求理,看作認識的主要途徑,這同朱熹後學中主張『反身內求』『立大本』以明明德的一派,代表了不同的發展傾向。他的思想,比劉因、許謙等人也有進一步發展。

薛瑄所謂格物,範圍很廣,從自然界天地造化到一草一木,從個人日常生活到社會歷史,以至古人經書、政治得失,都在所格之列。這一點很像朱熹。他說:『格物所包者廣。自一身言之,耳目口鼻身心,皆物也。』『推而至於天地萬物,皆物也。』『又推而至於聖賢之書,六藝之文,歷代之政治,皆所謂物也。』【讀書錄】卷二他和朱熹一樣,把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統統稱之為物,作為認識對象。天下之物無窮,不能『遍格而盡識』之,因此,他主張『因其所接者量力循序以格之』。他強調物不可『無日不格』,但要循序漸進。『已格者不敢以為是而自足,未格者不敢以為難而遂厭。如是之久,則塞者開,蔽者明,理雖在物而吾心之理則與之潛會無不通。』【讀書錄】卷二就是說,不能滿足於已知的知識,更不能遇難而退,要堅持不懈地格下去,這樣自然會通。不過他所謂通,不完全是通事物之理,而是吾心之理與事物之理內外相通。這既表現了他把主觀認識和客觀真理統一起來的正確的一面,同時又因其接受『理具於心』的說法,而有唯心論的一面。

薛瑄所謂窮理,既有封建道德人倫之理,也有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就道德原則說,理雖具於人心,但也要格物窮理,內外相通。就自然規律說,更要逐事逐物窮其理。這一點是有積極意義的。他說:『物格是逐物逐事上窮至其理,知至是萬物萬事上心通其理。格物猶是物各為一理,知至則知萬物為一理。』【讀書續錄】卷三這就是承認事事物物各有其理,必須『於事物求至極之理』,然後抽象出一般原則。

關于格物窮理,他同朱熹有兩點不同。一是他不很強調『豁然貫通』,而更加強調積累,逐物而格,無日不格,久後自然會通。也就是下學而後才能上達。他說『孔子教人說下學處極多,說上達處極少。至宋諸老先生,多將本原發以示人,亦時不得不然也。』【讀書錄】卷五他雖說宋儒強調本原是時不得不然,實際上已有不滿意之處。二是他不大強調事物之理可以『窮盡』,而是採取『已格者不敢以為是』,『未格者不敢以為難』的積極態度。這裡也有一點辯證法思想。

但是,薛瑄的格物窮理,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理學的影響。他的認識論思想,比起朱熹雖有更多的唯物主義傾向,但無論格一身性情之理,還是格萬事萬物之理,他還是承認有一個共同之理。『天地萬物分雖殊,而理則一,所以可格而致其知。』【讀書續錄】卷一萬物一理,內外一理,因此,『才明彼即曉此』,可以互相發明,達到『內外合一』的目的。他所謂窮理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知性,『窮理即知性也』【讀書續錄】卷三。這說明他的認識論還沒有同心性論劃清界限。此外,他雖然強調無物不格,並且重視對自然界的認識,但主要的還是向書本窮理,『致知格物,於讀書得之者多』【讀書續錄】卷十一。這一點同心學派雖不相同,但並沒有什麼突破。

同格物致知說相聯繫的,還有知行關係問題。在這個問題上,薛瑄的特點是繼承發展了朱熹的重行學說,特別強調道德踐履。因此,他的學說也被稱為『踐履篤實之學』。

薛瑄認為,行是知的根本目的,知了必須踐行。如果不行,知了等於不知。他說:『為學不在多言,顧力行如何耳。』【讀書錄】卷二『不力行,只是學人說話。』【讀書錄】卷二『言不及行,可恥之甚。』【讀書錄】卷三他把力行提到首要地位,其主要目的,『直欲天下萬世之人皆入於聖賢之域』【讀書錄】卷三。但是,從認識論講,他把行看作認識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認為只有經過踐行,認識才能實現。他說:『為學最要務實,知一理則行一理,知一事則行一事,自然與理相安,無虛泛不切之患。』【讀書錄】卷三他認為知而不行,就是虛泛而不切實際,只有實行之後,才能事與理相會而知得真切,這就接近於把實踐看作檢驗知的標準,但還沒有達到這樣的明確認識。

在知行先後問題上,薛瑄不講知先行後,而繼承朱熹的『知行相須』說,提出了『知行兼盡說』。他認為知行二者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非明則動無所之,非動則明無所用,知行不可偏廢也。』【讀書錄】卷六『知行貴乎兼盡也。』【讀書續錄】卷二他初步克服了朱熹『知先行後說』同『知行相須說』的矛盾,把知行二者統一起來了。按照他的說法,沒有知來指導的行是盲目的,沒有行來實現的知是無用的。『知行雖是兩事,然行是行其所知之理,亦一也。』【讀書續錄】卷六即知行二者是統一的。但是,他並沒有解決知的基礎是什麼的問題,也就是沒有把知統一在行的基礎上,因此,他的『知行兼盡說』是不完整的。

程頤作過一篇【顏子所好何學論】,主要是從『學』的方面來論的。薛瑄也談到顏子之學,但他是着重從行的方面來講的。他說:『實嘗用力於顏子之學,則能知顏子之所樂。不然,但得其樂之名而未知其樂之實也。譬之泰山,人皆知其高,然必親至其處,方知其所以高。若聽人傳說泰山之高,而未嘗親至其處,則亦臆想而已,實未見其高之實也。』【讀書錄】卷二這是說,只有親自實踐顏子之學,才能知顏子之樂。否則,只是臆想,沒有親身體會,也就不知樂之所在。這裡所說以及所舉的實際例子,都是指行而後有知,所謂樂更是知以後事。這裡包含着知以行為基礎的思想萌芽。程頤也說過『談虎色變』的例子,那是從『切膚之痛』的親身體驗來說的。薛瑄所說,卻是一種自覺的實踐活動。當然,他所謂實踐,主要是道德踐行,而不是最基本的社會實踐—生產鬥爭,但這是需要從歷史條件來說明的。

( 三 )

薛瑄在本體論、認識論方面,積極發展和改造朱熹哲學,提出很多唯物主義思想,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在心性天人問題上,卻基本上沒有越出朱熹思想的範圍。由於這個問題實質上是討論人的本質及其與自然、社會的關係問題,它和一定的歷史條件、社會存在有着更加密切的關係,因此,在這個問題上要改造朱熹哲學就非常困難。

薛瑄在心性問題上,仍然是先驗道德本體論者。他不僅認為性是天所賦予人之理,而且很強調心的作用。就是說,他也接受了朱熹的心本體說。他說:『天道流行,命也;賦於人,性也。性與心俱生者也。性體無為,人心有覺,故心統性情。』【讀書續錄】卷四性雖來源於天理天道,但心能統之。為什麼心能統性情呢?因為『心體無窮』【讀書續錄】卷四。『萬起萬滅,而本體湛然有常者,其心之謂歟!』【讀書錄】卷六他把心看作是『湛然有常』而『無窮』的東西,這正是朱熹所謂『心之本體』。

但是,他的思想的主要傾向是理本體論而不是心本體論。他強調『心具理』而不是『心即理』。他雖然明確提出要『從事於心學』,『明德指此心昭然不昧而言』。【讀書錄】卷二但他認為,只有性才是無內外,無物我,能統天下萬事萬物。心體雖無窮,但只是指心統性情而言,它是人所特有的,是指性之在人者而言。總之,他認為心是主觀的,而性則是客觀的。就這一點說,他同心學派把心性打成一片,主觀、客觀混為一體的說法不同;同朱熹的心本體論也有所不同。因此,他更強調性而不是心。

他根據朱熹的『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的思想,把性說成是天地萬物和人所共有的本質,它是客觀本體,而為人所具有。性就是眾理的總名,就是太極,無物不有,無處不在。因此,『天地萬物惟性之一字括盡』。『萬理之名雖多,不過一性。性之一言,足以該眾理。』【讀書錄】卷二性不特是人所具有,而且是天地萬物所具有,人和天地萬物都是一性,沒有區別。這顯然是把人性客觀化、普遍化了。薛瑄的『天人合一』之學,就是建立在這種理論基礎之上的。他說:『性非特具於心者,為是凡耳目口鼻手足動靜之理皆是也。非特耳目口鼻手足動靜之理皆是,凡天地萬物之理皆是也。故曰:「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讀書錄】卷一這個說法同朱熹微有不同。朱熹說性,是和心分不開的,性即心之本體,或理之具於心者。因此,朱熹所謂『性無內外』,也就是『心無內外』,這是朱熹的內外合一之學,它更加具有心學的特點。而薛瑄則單提性字,不僅具於心者為性,耳目口鼻之理,以至天地萬物之理皆是性。他所謂『性即理也』,實際上是把性和理完全等同,更不分別。這樣,薛瑄的人性論便更加具有泛理論的特色。

薛瑄認為,人和萬物形體雖殊,但性只有一個。他把人和物作了比較,指出:『飛潛動之物皆有知有性,植物則無知而有性。』【讀書錄】卷五而『人心有覺』。這就是說,植物沒有知覺但是有性,動物既有知又有性,而人則有知有覺又有性。植物無知,故不能認識到它的性。動物雖有知,但不能自覺地認識『性』。唯人有知有覺,最為萬物之靈,故能自覺地認識到性。這就是人的『自覺』吧!但人雖同稟天地之性而有『覺』,但又有不同。『體性人與動皆同,所謂理一也。然人得其氣之正而理亦全,物得其氣之偏而理亦偏。聖人尤得氣之最清最秀者,故性極其全,與天地合德。賢者稟氣次乎聖人,故其德出乎凡民。皆分殊也。』【讀書錄】卷十這是從理氣論出發來說明人性的,同朱熹沒有什麼不同。他雖然強調理氣不分,但在人性問題上仍然是理氣為二的,是理本體論者,而不是氣本體論者;是道德論者,而不是感覺論者。他認為性即是理,因此『本善而無惡』,『有不善者,皆陰陽雜揉之粗滓也』。【讀書錄】卷二並以此區分所謂聖人、賢人和凡民。

因此,他又接受了理學家所謂本然之性、氣質之性的說法。一方面承認有一個純粹至善的本然之性,一方面又說理不離氣,故有氣質之性。『性一也,本然之性純以理言,氣質之性兼理氣言,其實則一也。』【讀書錄】卷五性就其實質來說,是『形而上』的精神存在,雖然不離氣質,但又不能無別。本然之性是抽象的,氣質之性是具體的,『本然之性理一也,氣性之性分殊也』【讀書錄】卷七二者是理一分殊的關係。性和氣的關係,就是朱熹所謂『不離不雜』。『以不雜者言之,謂之本然之性。以不離者言之,謂之氣質之性。』【讀書錄】卷七但歸根到底,所謂性只有一個,即純粹至善天地本然之性,因此,『初非有二也』。那麼,為什麼還要承認氣質之性呢?因為『論性不論氣則不備』,如果只講氣質之性而不講本然之性行不行呢?也不行。因為『論氣不論性則不明』,他解釋道:『論性不論氣不備,有二說:專論性不論氣,則性無安泊處,此不備也。專論性不論氣,則雖知性之本善而不知氣質有清濁之殊,此不備也。論氣不論性不明,亦有二說:如告子以知覺運動之氣為性而不知性之為理,此不明也。如論氣質有清濁之殊而不知性之本善,此不明也。二之則不是。蓋理氣雖不相雜亦不相離,天下無無氣之理,亦無無理之氣,氣外無性,性外無氣,是不可二之也。』【讀書續錄】卷十二這是對性和氣的關係的全面論述,他基本上繼承了朱熹思想。他雖然把自己的理氣觀運用到性的學說上,提出『氣外無性,性外無氣』的思想,但他依然承認有一個『形而上』的抽象的精神本體。這正是他的理氣觀的不徹底性在人性問題上的表現。因為他承認,有一個普遍的道德原則,是人人所不能違反的。這個道德原則,就是仁義禮智。

薛瑄認為,仁義禮智就是性,非四者之外別有一理為性。道只是循此性而行,非性外別有一理為道。德只是行此道而有得於心,非性之外別有一理為德。誠只是性之真實無妄,非性之外別有一理為誠。命只是性之所從出,非性之外別有一理為命。忠即盡此性於心,非性之外別有一理為忠。恕即是推此性於人,非性之外別有一理為恕。『然則,性者萬理之統宗歟!理之名雖有萬殊,其實不過一性。』【讀書錄】卷五他把道、德、誠、命、忠、恕等等理學範疇,統統歸之於性,以性為萬理之統宗,而其內容就是仁義禮智。『元亨利貞,仁義禮智,只八個字包括盡天地萬物之理,其旨深矣。』【讀書續錄】卷三這樣,他就把封建倫理道德說成是天地萬物和人所必須遵守的最高原則。他用本體論的方法來論證人性,看起來是從自然界出發,實際上卻把社會的道德原則普遍化、絕對化,說成是普遍的宇宙本體,這就抹殺了人的社會本質同自然本質的區別,抹殺了社會存在和社會實踐的決定作用。因此,它是一種抽象的道德人性論。

薛瑄的人性論思想,以『天人合一說』為其理論前提,同時又以『天人合一說』為其最高境界。他同其他理學家一樣,認為自然界天地為最大;

『天者萬物之祖,無一物一理不出於天』【讀書續錄】卷九,地者『順乎天者也』,人則『渾然中處』,『與天地之理氣渾然無間』【讀書續錄】卷四。因此,稟天地之氣最正,稟天地之理最全,故與天地一理。他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陰陽以氣言,剛柔以質言,仁義以德言。三才分殊而理一也。』【讀書錄】卷三由於天人一理,故能與天地合其德,能與天地『參』。這樣,就提高了人的地位。

但是,薛瑄認為,只有聖人才能『不慮而知,不免而中』,自然與天地合其德;眾人則不能。因為一般人拘於形體之小,故不能與天同其大;蔽於有己之私,故不能與天同其公。所謂拘於形體之小,是指為氣質所蔽;所謂蔽於有己之私,是指為物慾所蔽。他認為,性之本體,未感物時全是善,到感物而動,則有善有不善,『周子所謂幾也』【讀書錄】卷五他發感嘆說:『天賦我惟一性,苟不能全,是逆天也,可不懼哉!』【讀書續錄】卷六因此,他提出了『復性』說。『為學只要知性復性而已,朱子所謂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讀書續錄】卷二要『復性』,必須『知性』。薛瑄特別強調『知』字。他認為,只有自覺地認識到自己所有之性,才能復而全之。他提倡人的自覺的認識,並且強調隨時隨處省察,不可有毫髮之間斷。他還特別強調向外求道。他說:『人只於身內求道,殊不知身外皆道,渾合無間,初無內外也。』【讀書錄】卷六『不可將身外地面作虛空看,蓋身外無非真實之理,與身內之理渾合無間也。』【讀書錄】卷六這就是說,要通過向身外求道,即格物致知,才能不斷提高認識的自覺,以達到『內外合一』的境界。如果能『復其性』,就真正做到了與天地合其德,不會『自小』而能同其大,不會『自私』而能同其公,即能與天地『參』了。

薛瑄的天人合一說,強調人的認識的自覺,強調人的地位,就這一點說,也有一定積極意義。他把人提高到和天地同樣的地位,提出『天地間事皆吾分內事』【讀書錄】卷一,要發揮人的能動作用;同時也看到天人之間有矛盾,有差別,『天有不能為人所為者,人有不能為天所為者』【讀書錄】卷一要在差別中求統一,這也是一種積極的思想。但是,他的天人一性說或萬物一體說,主要是提倡以事人之道事天。他於仁義禮智之性中,最強調『仁』字。這同朱熹是一樣的。他認為:『仁只是此心之理,與萬物都相貫通,故欣戚相關而能愛。才不貫通便相間隔,只知有己,不知有物,欣戚不相關而不能愛矣。』【讀書錄】卷一仁即生之理,其發則『活潑潑地』。天有生物之理,人有愛物之理,只是一理。人『見枯樹則心不悅,見生榮之花木則愛之,亦可驗己與物同也』【讀書錄】卷一。因此,『知天地萬物為一體,則能愛矣』【讀書錄】卷一。這就是所謂『滿天地是生物之心,滿腔子是惻隱之心』【讀書續錄】卷八。這種天地一體的思想,在薛瑄的哲學中又一次得到了表現。這一點,同心學派並無區別。

當然,這種普愛萬物的思想,並不是要真的去愛一切人和物。他解【西銘】說:『西銘始終之意,因事親之誠以明事天之道,惟在乎養其性而已。先儒以理一分殊明此篇之大旨,然理一所以為仁,分殊所以為義,舉仁義而言,則性之全體在其中矣。竊以性之一字貫之如此,未知是否?』【讀書續錄】卷五薛瑄並不是反對用『理一分殊』解釋【西銘】,他的意思是,理一分殊可以用仁義二字代表,仁義即可包括性之全體。仁為愛之理,而義則為愛之斷制有宜,即所謂差等。如果把事親以事天之道貫之以仁義之性,就更加能夠提高人的自覺。他要求人和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在封建等級社會是不可能實現的。

薛瑄把一切都貫之以性,可能是試圖對理學心性論作一次概括。同時也說明在理學演變中,這個問題越來越具有重要意義。他在晚年寫詩道:『七十六年無一事,此心惟覺性天通。』【薛文清文集】卷五說明他對這個問題的重視,但他並沒有什麼突破。只是從羅欽順開始,朱熹的性論才開始受到了批判。

【作者簡介】
蒙培元,男,1938年2月9日生
甘肅莊浪人,1963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
1966年北京大學中國哲學史專業研究生畢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文章摘自【蒙培元全集】第二卷,第165—183頁。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