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漢紀五 漢太宗孝文皇帝二年 賈誼論重農抑商

資治通鑑白話文作者:金色轟炸機發佈:金色轟炸機

2023-2-26 00:07

太宗孝文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

賈誼說上曰:『【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賈誼對文帝說:『【管子】書中說:「倉庫充實人們才會講究禮節,衣服糧食充足人們才有榮辱觀念。」假若百姓的溫飽問題沒有解決,卻樂意聽命於君主的統治,這種事情,從古到今,我都沒有聽說過。古代有人說:「一個農夫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餓;一個女子不織布,就有人要挨凍。」無論什麼產品,生產它都有一定的季節時令,用起來如果毫無限制,物資就必會缺乏。古人治理天下,安排得很細微,很周到,所以國家的積貯足以仗恃。現在,脫離農桑本業而從事工商業的人太多了。這是危害天下的一大流弊;追求奢侈的風俗,日益增長,這是危害天下的一大公害。這兩種流弊和公害盛行,沒有誰給以制止;政權面臨毀壞,沒有誰能挽救。天下財富,生產的人很少而揮霍的人卻很多,怎能不枯竭!

以利導勢,則天下俱勢於利;以義導勢,則天下俱勢於義。故以義取天時者宜,以義取物用者宜,以利勉商賈而失農桑者,無所宜也。

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既聞耳矣。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大漢建國以來,已近四十年了,國庫和私人積貯數量之少,仍然令人悲哀痛惜。一旦老天不按時降雨,百姓就惶恐不安;年景不好,沒有收成,百姓或者出賣爵位,或者自賣兒女,換糧度日;此類事情,陛下已經聽到了。哪有天下如此危險而主上不驚懼的!

世之有飢、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裏之旱,國胡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十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羸老,易子齧其骨。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僭擬者並舉而爭起矣;乃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

世上有豐年有歉年,這是自然規律;古代聖王夏禹和商湯也都曾經歷過。假若不幸出現了方圓二三千裏的大面積旱災,國家靠什麼去救濟百姓?突然間邊境有緊急情況,徵調數十百萬將士,國家用什麼供應軍需?戰爭和旱災同時發生,國家財力無法應付,就會天下大亂,有勇力的人嘯聚部眾劫掠地方,疲睏和老弱的人,就相互交換子女吃人肉。政事的治理沒有完全通暢,遠方那些勢力強大有稱帝野心的人,就會一起舉兵爭着起事;若發展到這般田地才大吃一驚圖謀制止,怎能來得及呢!積貯是國家的命脈;如果國家積貯了大量糧食而錢財有餘,還有什麼辦不成的事情!以它為依憑,進攻就攻取,防守就牢固,作戰就勝利,要感化、安撫敵人,或者吸引遠方部族歸附朝廷,怎麼會招而不到!

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畝,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竊為陛下惜之!』

現在如果驅使民眾歸返農事,都依附於土地,讓天下人都從事生產滿足本人生活需要,讓工商業者、遊民都改為從事農耕,那麼,國家就會有充裕的積貯,百姓就會安居樂業了。可以使國家富足,安定天下,而卻做出了這種令人危懼的事情,我私下為陛下感到惋惜!』

古時社會生產水平較低,因此從事農業的人必須佔大多數,否則就難以滿足社會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吃和穿。而相比於工商業,農民種田最辛苦,獲利卻最少。因此很多人看到工商業的好處,就紛紛改行去做工經商,長此以往,對社會民生是一種破壞。因此官府應當有正確的調控和導向,堅持以農為本。

農桑者,取天時以宜物用也,義者也。商賈者,周物之用以取其值也,利者也。物用,因時異,以地宜,其值不一,賈者取其差異而牟利,非不可也,亦嘗周物之用,而不令之廢也,然不取天地萬物之義,不事生產,不能導勢以義,不宜興舉也,必也有度。

上感誼言,春,正月,丁亥,詔開藉田,上親耕以率天下之民。

文帝被賈誼的話所打動,春季,正月,丁亥十五日,下詔舉行『藉田』儀式,皇帝親自耕作,為天下臣民做出表率。

皇帝舉行『親耕』典禮,是向天下表明對農業的重視,是教化百姓的重要方式。現在北京的先農壇,就是明代皇帝進行親耕典禮的地方。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