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秦紀三 秦二世皇帝三年 破釜沉舟 項羽救趙令諸侯

資治通鑑白話文作者:金色轟炸機發布:金色轟炸機

2023-2-15 09:15

秦二世皇帝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

章邯築甬道屬河,餉王離。王離兵食多,急攻鉅鹿,鉅鹿城中食盡、兵少,張耳數使人召前陳餘。陳餘度兵少,不敵秦,不敢前。數月,張耳大怒,怨陳餘,使張黶、陳澤往讓陳餘曰:『始吾與公為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安在其相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軍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陳餘曰:『吾度前終不能救趙,徒盡亡軍。且餘所以不俱死,欲為趙王、張君報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餓虎,何益!』張黶、陳澤要以俱死。餘乃使、澤將五千人先嘗秦軍,至,皆沒。當是時,齊師、燕師皆來救趙,張敖亦北收代兵,得萬餘人,來,皆壁餘旁,未敢擊秦。

章邯修築甬道連接黃河,為王離供應軍糧。王離軍中糧食充足,即加緊攻打鉅鹿。鉅鹿城內糧盡兵少,張耳便幾次派人去叫陳餘前來營救。陳餘估計自己兵力不足,打不過秦軍,故不敢到鉅鹿來。如此過了幾個月,張耳勃然大怒,埋怨陳餘,派遣張黶yan三聲、陳澤前去責備陳餘說:『當初我和你結為生死之交,而今趙王和我很快就要死了,你擁兵數萬,卻不肯出手救援,赴難同死的精神在哪裡啊!如果真守信用,何不攻擊秦軍而與我們一同戰死,似此還有十分之一二能打敗秦軍保全性命的希望。』陳餘道:『我揣測自己前去終究不能救趙,只會白白地使全軍覆沒。何況我之所以不和張耳同歸於盡,是想為趙王、張耳向秦軍報仇啊。現在一定要共同赴死,就如同把肉送給餓虎,有什麼好處呢!』但張黶、陳澤要挾陳餘一同去死,陳餘於是便派張黶、陳澤率五千人先去試試秦軍的力量,結果是到了那裡就全軍覆沒了。當時,齊軍、燕軍都來救趙,張敖也到北面收集代地的士兵,得到一萬多人,但是來後卻都在陳餘軍隊的旁邊安營所紮寨,不敢進攻秦軍。

張耳認為陳餘既然是自己的至交好友,就必須不顧一切前來救自己,而陳餘則認為以自己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打敗秦軍,去了只能白白送死,因此按兵不動。我覺得張耳的想法有些道德綁架的意味,作為統帥,應該對自己的部下負責,對戰爭的勝利負責。為了個人的私誼,明知沒有勝算,還要搭上全軍將士的性命,對張耳算是盡義了,可是對得起幾萬部下的性命嗎?況且張耳的兒子張敖也率軍趕到,同樣不敢進攻秦軍救自己父親。親生兒子都做不到的事,能責備朋友不盡力嗎?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大破之;章邯引兵卻。諸侯兵乃敢進擊秦軍,遂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軍救鉅鹿者十餘壁,莫敢縱兵。乃及楚擊秦,諸侯將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當十,呼聲動天地,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項羽已經殺了『卿子冠軍』宋義,威震楚國,就派當陽君黥布和蒲將軍領兵兩萬渡黃河援救鉅鹿。戰事稍稍有利,即截斷章邯所修的甬道,使王離的軍隊糧食短缺。陳餘於是又請求增援兵力。項羽便率全軍渡過黃河,都鑿沉船隻,砸毀鍋、甑,燒掉營舍,攜帶三天的口糧,以此表示軍隊將決一死戰,毫無退還之意。因此楚軍一到鉅鹿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接戰,經九次交鋒,大敗秦軍。章邯領兵退卻。各國的援兵這時才敢出擊秦軍。即殺了蘇角,俘獲了王離。涉間不肯投降,自焚而死。此時,楚軍的雄威壓倒了諸侯軍;援救鉅鹿的諸侯國的軍隊有營壘十多座,卻都不敢發兵出擊。待到楚軍攻打秦軍的時候,諸侯軍的將領都在營壘上觀戰。見楚軍士兵無不以一當十,喊殺聲驚天動地,諸侯軍人人都驚恐不已。這樣打敗了秦軍後,項羽便召見諸侯軍將領。這些將領們進入轅門時,沒有一個不是跪着前行的,誰也不敢仰視。項羽從此始成為諸侯軍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歸他統帥了。

這一戰是項羽的成名之戰。秦朝最精銳的部隊---長城軍團被消滅了。項羽也是憑藉着巨鹿之戰的威名使各國將領畏服。

於是趙王歇及張耳乃得出鉅鹿城謝諸侯。張耳與陳餘相見,責讓陳餘以不肯救趙;及問張、陳澤所在,疑陳餘殺之,數以問餘。餘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豈以臣為重去將印哉?』乃脫解印綬,推與張耳;張耳亦愕不受。陳餘起如廁。客有說張耳曰:『臣聞「天與不取,反受其咎。」今陳將軍與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張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而陳餘還,亦望張耳不讓,遂趨出,獨與麾下所善數百人之河上澤中漁獵。趙王歇還信都。

此時趙王趙歇、張耳才得以出鉅鹿城拜謝各國將領。張耳與陳餘相見,責備陳餘不肯營救趙王。待問及張黶、陳澤的下落時,張耳懷疑是陳餘將他兩人殺了,即幾次追問陳餘。陳餘發怒道:『想不到你對我的責怨如此之深啊!難道你以為我就捨不得放棄這將軍的官印嗎?』於是解下印信綬帶,推給張耳。張耳也是愕然不肯接受。陳餘起身去上廁所,賓客中有人勸說張耳道:『我聽說:「上天的賜與如不接受,反會招致禍殃。」現在陳將軍給您印信,您不接受,如此違反天意,很不吉祥。還是趕快取過來吧!』張耳便佩帶上陳餘的官印,接收了他的軍隊。而等陳餘回來時,也頗怨恨張耳的不辭讓,就急步走出,只偕同他手下的親信幾百人到黃河岸邊的水澤中捕魚獵獸去了。趙王趙歇返回信都今河北邢臺市

張耳和陳餘這對多年的生死之交,在巨鹿一戰中破裂了。張耳懷疑得沒錯,陳餘不應該只給張黶、陳澤五千人去攻秦,明顯就是讓他們去送死。如果直接一口回絕,這二人也未必會死。可接下來,張耳和陳餘的態度都很有問題。陳餘不救張耳雖然是理性的選擇,但朋友九死之餘,沖你發發牢騷,你忍一忍,聽他發泄一下也是應該的。直接把將軍印甩給張耳,如此賭氣,實在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張耳也一樣,陳餘在氣頭上把印綬給你,你根本就不能接。兩個人如果有一方退一步,他們的關係也不會發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