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秦紀二 秦始皇帝卅二年~卅三年 伐匈奴築長城 取南越設三郡

資治通鑑白話文作者:金色轟炸機發布:金色轟炸機

2023-2-15 09:05

秦始皇帝三十二年丙戌、公元前215年

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刻碣石門。壞城郭,決通堤坊。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盧生使入海還,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遣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伐匈奴。

始皇帝出巡抵達碣石今河北昌黎,派故燕國人盧生求訪仙人羨門。又在碣石山門刻碑文歌功頌德。拆毀城郭,決通堤防。此後始皇帝巡視北部邊境,從上郡治所在今陝西綏德返回都城。盧生受派遣入海尋仙后歸來,隨即抄錄【錄圖書】上的讖語,上寫:『使秦朝滅亡的是「胡」。』奏報給始皇。始皇便派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向北征伐匈奴。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丁亥、公元前214年

發駐常亡人、贅婿、賈人爲兵,略取南越陸良地,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五十萬人戍五嶺,與越雜處。

秦朝徵集逃亡者、入贅女子家的男子、商販入伍。攻取嶺南。設置南海治所在今廣東廣州、桂林治所在今廣西貴港、象郡治所在今廣西崇左三個郡。並將因罪被貶謫的五十萬人流放五嶺守邊,與越人雜居。

這些人在當時都是社會底層被歧視者。秦朝把他們征爲兵,可見秦朝也並不像很多人認爲的那樣『尚武』,軍人的地位並不高。百越,是現在的廣東、廣西、雲南一帶,當時是越人的地盤,秦朝的這一行動爲華夏民族開疆擴土,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爲四十四縣。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迤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蒙恬常居上郡統治之;威振匈奴。

秦將蒙恬率軍驅逐斥退匈奴人,收復了黃河以南地區,設置四十四個縣。接著就修築長城,憑藉地形而建,用以控制險關要塞,起自臨洮今甘肅臨洮,直至遼東,綿延一萬多里。蒙恬於是又領兵渡過黃河,占據陽山今內蒙古包頭,向北曲折前進。軍隊在野外紮營風餐露宿十餘年,蒙恬則常駐上郡指揮軍隊,威震匈奴。

早在戰國時期,靠近北方的秦、趙、燕三國便各自修築了抵禦北方胡虜的長城,秦朝統一後,將三個國家的長城連接起來,形成了完整的防禦體系。很多人都說長城沒有用,只是被動挨打的標誌。其實,在古代生產條件下,長城以北不適合漢人長期居住,南征百越並移民占領的辦法在北方草原行不通。因此,北方的邊患貫穿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華夏政權即使在強大時期,可以一次次打敗游牧民族,但由於不能占領草原,因此無法徹底剿滅他們。而游牧民族憑藉騎兵機動優勢,可以不斷『打游擊』騷擾北方邊境,一旦中原王朝衰落,他們便可趁虛而入。長城的存在,對游牧民族的入侵是一個極大的障礙。使其不能來去自如。平時保衛邊境城市和人民不受其肆意騷擾和劫掠。大兵壓境的情況下還可以依託各個關卡要塞抵抗。當然,長城並不是萬能的,歷史上華夏民族曾經歷過五胡亂華以及蒙元、滿清的兩次全面殖民。但如果以此斷定長城無用,就好比一個人生了病就質疑免疫系統是擺設一樣。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