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秦紀二 秦始皇帝廿七年~廿八年 始皇巡天下 徐福往求仙

資治通鑑白話文作者:金色轟炸機發佈:金色轟炸機

2023-2-15 09:04

秦始皇帝二十七年辛巳、公元前220年

始皇巡隴西、北地,至雞頭山,過回中焉。

始皇帝出巡隴西、北地,到雞頭山而還,經過回中宮。

作信宮渭南,已,更命曰極廟。自極廟道通驪山,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治馳道於天下。

在渭水南岸興建長信宮,竣工後改名為極廟宮。從極廟築路通到驪山,興造甘泉宮前殿,修築甬道連接咸陽,又以咸陽為中心築馳道通往全國各地。

馳道相當於『國道系統』,對促進各地經濟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秦的統一,不僅是政治版圖上的統一,更是整個華夏民族的整合。

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壬午、公元前219年

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頌功業。於是召集魯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議封禪。諸儒或曰:『古者封禪,為蒲車,惡傷山之土石、草木;掃地而祭,席用秸。』議各乖異。始皇以其難施用,由此絀儒生。而遂除車道,上自太山陽至顛,立石頌德;從陰道下,禪於梁父。其禮頗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記也。

始皇帝出巡東部各郡、縣,登上鄒地的嶧山,樹立石碑讚頌秦朝的功勳業績。召集過去魯地崇信儒學的文人七十名,到泰山下商議祭祀天地的封禪之事。諸儒生中有的說:『古時候的君王封禪,用蒲草裹住車輪,不願傷害山上的土石草木;掃地祭祀時所使用的席都是用草編成的。』各人的議論很不相同。始皇帝認為眾人所說的很難實際採用,便因此而貶退儒生;並且下令開通車道,從泰山南麓上到頂峯,豎立石碑歌頌自己的功德,又從泰山北面順道而下,到梁父山祭地。祭祀儀式頗採用秦國古時在雍城由太祝令主持的祭祀上帝的形式。而怎樣封土埋藏卻全都保密,世人無法獲悉並記錄下來。

封禪之禮,久不實行,儒生們也只是聽說過。乍一問,自然說啥的都有。想考據,應當提前做好準備。

於是始皇遂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始皇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作琅邪台,立石頌德,明得意。

始皇帝隨即又向東出遊沿海各地,祭禮名山大川及天、地、兵、陰、陽、月、日、四時八神。然後南登琅邪山,興致勃勃,在那裏逗留了三個月,還建造琅邪台,立石碑頌德,表明自己得天下之意。

秦始皇整個一暴發戶,統一了天下後就到處炫耀,到處刻碑,給自己歌功頌德。

初,燕人宋毋忌、羨門子高之徒稱有仙道、形解銷化之術,燕、齊迂怪之士皆爭傳習之。自齊威王、宣王、燕昭王皆信其言,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雲此三神山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風引船去。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乃始皇至海上,諸方士齊人徐福等爭上書言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風為解,曰:『未能至,望見之焉。』

當初,燕國人宋毋忌、羨門子高一類人聲稱世上有一種成仙之道、人老死後屍解骨化升天的法術,燕國、齊國的迂腐、怪異之士都爭相傳授和學習。從齊威王、宣王到燕昭王都相信他們的話,派人到海上尋求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據說這三仙山在渤海之中,距離人間並不遙遠。只是凡人將要到達,凡就把船吹走了。不過也曾有人到過這三山,看見各位神仙和長生不死的藥均在那裏。待到始皇帝出遊海濱時,通曉神仙方術的人如故齊國人徐等紛紛爭着上書談這些事,請求准許齋戒清心潔身素食後率領童男童女往海上尋求神山。始皇於是派遣徐福徵發數千名童男女入海求仙。但是,船行海上後卻均因風勢不順而返航。不過他們仍然說:『雖沒能到達仙山,可是已經望見了。』

一幫騙子看準秦始皇的暴發戶心態,紛紛來投其所好。秦始皇也怕一旦死去,權力財富都帶不走。就花費巨資去找長生不老藥。從他一直不立太子可以看出,他至死都夢想着長生不老。

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能渡。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葬此。』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遂自南郡由武關歸。

始皇帝還歸咸陽途中經過彭城,舉行齋戒,祈禱祭祀,想要打撈沉沒在泗水中的周鼎。故而遣一千人潛入泗水尋找,結果毫無所得。於是,始皇又向西南渡過淮水,到達衡山治所在今湖北黃岡、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荊州;再泛舟長江,抵湘山在今湖南岳陽,祭祀湘君。適逢大風,幾乎不能渡過湘水。始皇問博士道:『湘君是什麼神仙啊?』博士回答:『聽說她是堯帝的女兒,舜帝的妻子,死後就葬在這裏。』始皇大怒,令三千名被判刑服勞役的罪犯將湘山的樹木砍伐殆盡,裸露出赤紅的土壤和石塊。然後從南郡經武關返回咸陽。

太狂妄了,執敲扑鞭笞天下還不夠,還想『懲罰』神仙。這和堂吉訶德大戰風車有一拼。

初,韓人張良,其父、祖以上五世相韓。及韓亡,良散千金之產,欲為韓報仇。

早先,韓國人張良的父親、祖父曾經做過五代韓相。乃至韓國滅亡,張良盡散千金家產,想要為韓國報仇。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