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周紀四 周赧王卅六年(之四) 田單相齊

資治通鑑白話文作者:金色轟炸機發布:金色轟炸機

2023-2-13 20:13

周赧王三十六年壬午、公元前279年

田單相齊,過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單解其裘而衣之。襄王惡之,曰:『田單之施於人,將以取我國乎!不早圖,恐後之變也。』左右顧無人,岩下有貫珠者,襄王呼而問之曰:『汝聞吾言乎?』對曰:『聞之。』王曰:『汝以爲何如?』對曰:『王不如因以爲己善。王嘉單之善,下令曰「寡人憂民之飢也,單收而食之。寡人憂民之寒也,單解裘而衣之。寡人憂勞百姓,而單亦憂,稱寡人之意。」單有是善而王嘉之,單之善亦王之善也!』王曰:『善。』乃賜單牛酒。後數日,貫珠者復見王曰:『王朝日宜召田單而揖之於庭,口勞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饑寒者,收谷之。』乃使人聽於閭里,聞大夫之相與語者曰:『田單之愛人,嗟,乃王之教也!』

田單出任齊國國相,有次路過淄水,見到一個老人渡淄水時凍得直哆嗦,走出水面時已不能前行。田單便解下自己的皮袍給他披上。齊襄王聽說後十分厭惡,說:『田單對別人施恩,是打算奪我的國位,我不早下手,恐怕以後會有變故!』說完一看左右無人,只在殿階下有個穿珠子的人,襄王便召他過來問道:『你聽見我的話了嗎?』回答:『聽見了。』襄王問:『你覺得怎麼樣?』回答說:『大王不如把此事變成自己的善行。大王可以嘉獎田單的善心,下令說:「我憂慮人民的飢餓,田單就收養他們,供給飲食;我憂慮人民的寒冷,田單就脫下皮袍給他們披上;我憂慮人民的操勞,田單也因此憂慮。他正符合我的心意。「田單有善行而大王嘉獎他,那麼田單的善行也就是大王的善行了。』襄王說:『好。』於是賞賜田單酒宴。過了幾天,穿珠子的人又來見齊襄王說:『大王應該在群臣朝見時召見田單,在殿庭上致謝,親自慰勞他。然後布告國內尋找百姓中飢餓者,予以收養。』襄王這樣做後,派人到街頭裡巷去探聽,聽到大夫等官員互相說:『哦!田單疼愛百姓,是大王的教誨呀!』

當年田氏代齊時,齊襄王的祖先就是靠收買人心,最終取代姜氏,篡奪齊國江山的。如今齊襄王怕田單故技重施,奪了自己的王位,這就叫做賊心虛。

【論語】陽貨篇:子曰:『鄉愿,德之賊也。』田單賢,得相於齊,此襄王之下德也。以其賢,故食飢衣寒。而鄉(鄉者,向也)民之願於己,是爲賊王之德矣,故田單之恤民,當使民鄉愿於王,此田單之上德也。
【道德經】第卅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田單上德於王而不恃其德行,故有德於上;襄王下德于田單而任之,田單恤民而恃其德行,則賊王之德而無德矣。

田單任貂勃於王。王有所幸臣九人,欲傷安平君,相與語於王曰:『燕之伐齊之時,楚王使將軍將萬人而佐齊。今國已定而社稷已安矣,何不使使者謝於楚王?』王曰:『左右孰可?』九人之屬曰:『貂勃可。』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觴之,數月不反。九人之屬相與語曰:『夫一人之身而牽留萬乘者,豈不以據勢也哉!且安平君之與王也,君臣無異而上下無別。且其志欲爲不善,內撫百姓,外懷戎翟,禮天下之賢士,其志欲有爲,願王察之!』異日,王曰:『召相單而來!』田單免冠、徒跣、肉袒而進,退而請死罪,五日而王曰:『子無罪於寡人。子爲子之臣禮,吾爲吾之王禮而已矣。』貂勃從楚來,王賜之酒。酒酣,王曰:『召相單而來!』貂勃避席稽首曰:『王上者孰與周文王?』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下者孰與齊桓公?』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然則周文王得呂尚以爲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爲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獨曰「單」,安得此亡國之言乎!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始,爲人臣之功者,誰有厚於安平君者哉?王不能守王之社稷,燕人興師而襲齊,王走而之城陽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人,禽其司馬而反千里之齊,安平君之功也。當是之時,舍城陽而自王,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計之於道,歸之於義,以爲不可,故棧道木閣而迎王與後於城陽山中,王乃得反,子臨百姓。今國已定,民已安矣,王乃曰「單」,嬰兒之計不爲此也。王亟殺此九子者以謝安平君;不然,國其危矣!』乃殺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萬戶。

田單向齊王推薦貂勃。齊王的九個寵幸臣子都想中傷田單。爭相對齊王說:『燕國攻打齊國時,楚王曾派將軍率一萬軍隊來幫助齊國。現在齊國已經安定,社會也日趨穩固,何不派使者前去楚國道謝?』齊王問:『左右的人誰合適?』九個人都說:『貂勃可以。』貂勃出使楚國,楚王予以熱情款待,幾個月不放他回去。九個人又一齊對齊王說:『以貂勃一個人的地位能受到萬乘車馬的楚國重視,難道不是倚仗了田單的權勢嗎!田單與大王之間,不分君臣上下,況且他心懷不良之志,對內安撫百姓,對外關懷狄族,禮待天下的賢良人才,他的志向是想大有作爲,希望大王明察!』過了幾天,齊王喝道:『召國相田單來!』田單非常驚恐,摘下帽子,光著腳,赤裸上身前來,退下時請齊王治他的死罪。過了五天,齊王卻說:『你沒有得罪我。只不過要你行你臣子的禮節,我守我君王的禮節而已。』貂勃從楚國回來,齊王賜宴招待。飲到興頭上,齊王又喝道:『召國相田單來!』貂勃離開座位下拜說:『大王上比周文王如何?』齊王回答:『我不如。』貂勃說:『是的,我本知道大王不如。那麼下比齊桓公如何?』齊王回答:『我也不如。』貂勃又說:『是的,我也知道大王不如。然而周文王得到呂尚,尊爲太公;齊桓公得到管仲,敬爲仲父。現在大王您得到安平君田單,卻直呼「田單」,怎麼能說這種亡國的話呢?何況自開天闢地,有人民起,做臣子的功勞,誰能比安平君更高?當年大王不能承守祖業,在燕國起兵襲擊齊國時,大王逃到城陽的山裡,安平君以人心危恐的即墨方圓三五里城郭,疲憊不堪的七千名士兵,力擒敵軍大將,收復齊國千里領土,這些都是安平君的功勞呀!如果當時他置城陽的大王不顧,自立爲王,天下沒有誰能阻止。然而他從道德禮義考慮,認爲堅決不能那樣做,所以修築棧道木閣前去城陽山中迎接大王和王后,大王您才能得以回歸,治理百姓子民。現在國家已經穩定,人民已經安寧,大王卻「田單、田單」地叫,小孩子也知道不該這樣做。大王您趕快殺掉那九個傢伙向安平君謝罪;不然,國家就危險了!』齊王聽從指責,殺掉了那九個幸臣並流放其家族,加封給安平君掖邑地方的一萬戶俸祿收入。

齊襄王真是糊塗到家了,當年楚國以救齊爲名,派兵來齊國,結果不但不救齊,還和燕國密謀瓜分齊國,最後把齊湣王殺死。明明是不共戴天之仇,居然還要去感謝他們,這是啥邏輯?這一連串的事情看下來,齊襄王就是一個完全沒主意的庸才,身邊人說啥他就聽啥。最後善待田單也並非出於其本意。司馬光當然是明白人,只擺事實,不講道理,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領悟。這,就是鏡子。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