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阮籍·魏晉)

古詩詞文(中小學教材)作者:古典詩詞發布:延章

2022-12-4 16:28

阮籍210~263,三國魏詩人。字嗣宗。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賢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謹慎避禍的態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

夜中不能寐mèi,起坐彈鳴琴。

譯文
因為憂傷,到了半夜還不能入睡,就起來彈琴。

注釋
夜中:中夜、半夜。

薄帷wéi鑒明月,清風吹我襟jīn

譯文
明亮的月光透過薄薄的帳幔照了進來,清風吹着我的衣襟。

注釋
薄帷:薄薄的帳幔。
鑒:照。

孤鴻號外野,翔xiáng鳥鳴北林。

譯文
孤鴻在野外哀號,飛翔盤旋着的鳥在北林鳴叫。

注釋
孤鴻:失群的大雁。
號:鳴叫、哀號。
翔鳥:飛翔盤旋着的鳥。鳥在夜裡飛翔正因為月明。
北林:表示憂傷。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譯文
這時徘徊會看到些什麼呢?不過是獨自傷心罷了。



賞析
詩歌表達了詩人內心憤懣、悲涼、落寞、憂慮等複雜的感情。不過,儘管詩人發出『憂思獨傷心』的長嘆,卻始終沒有把『憂思』直接說破,而是『直舉情形色相以示人』,將內心的情緒含蘊在形象的描寫中。冷月清風、曠野孤鴻、深夜不眠的彈琴者,將無形的『憂思』化為直觀的形象,猶如在人的眼前耳畔。這首詩採用動靜相形的手法,取得了獨特的藝術效果。『起坐彈鳴琴』是動;清風吹拂,月光徜徉,也是動。前者是人的動,後者是物的動,都示意着詩人內心的焦躁。然而。這裡的動是以如磐夜色為背景的。動,更襯出了夜的死寂,夜的深重。茫茫夜色籠罩着一切,象徵着政治形勢的險惡和詩人心靈上承受着的重壓。這首詩言近旨遠,寄託幽深,耐人尋味。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這兩句出自王粲【七哀三首】其二:『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王粲夜不能寐,起而彈琴,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憂思。阮籍也是夜不能寐,起而彈琴,也是為了抒發憂思,而他的憂思比王粲深刻得多。王粲的憂思不過是懷鄉引起的,阮籍的憂思卻是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產生的。南朝宋顏延之說:『阮籍在晉文代,常慮禍患,故發此詠耳。』【文選】李善注引李善說:『嗣宗身仕亂朝,常恐罹謗遇禍,因茲發詠。』這是說,阮籍生活在魏晉之際這樣一個黑暗時代,憂讒畏禍,所以發出這種『憂生之嗟』。清人何焯認為:『籍之憂思所謂有甚於生者,注家何足以知之。』【義門讀書記】卷四十六何氏以為阮籍的『憂思』比『憂生之嗟』更為深刻,注家並不了解這一點。一般讀者當然更是無法弄清究竟是何種『憂思』。不過,【晉書·阮籍傳】說:『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嘆。』由此或可得其仿佛。史載詩人『善彈琴』,他正是以琴聲來排泄心中的苦悶。這裡以『不能寐』、『起坐』、『彈鳴琴』着意寫詩人的苦悶和憂思。

詩人沒有直接點明詩中所抒發的『憂思』,卻寫道:『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寫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帳幔上,寫帶有幾分涼意的清風吹拂在詩人的衣襟上,造成一種淒清的氣氛。這似乎是在寫自然景色,但是,景中有人。因為在月光下徘徊的是詩人,清風吹拂的是詩人的衣襟。所以,可以說寫景正是為了寫人。這樣寫,比直接寫人,更富有藝術效果,使人感到含蓄不盡,意味無窮。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是繼續寫景。是寫孤鴻在野外哀號,而盤旋的飛鳥在北林上悲鳴。如果說,上兩句是寫詩人的所見,這兩句就是寫詩人的所聞。所見者清風、明月,所聞者鴻號、鳥鳴,皆以動寫靜,寫出寂靜淒清的環境,以映襯詩人孤獨苦悶的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但是,【文選六臣注】中,呂延濟說:『夜中,喻昏亂。』呂向說:『孤鴻,喻賢臣孤獨在外。翔鳥,鷙鳥,以比權臣在近,謂晉文王。』好像詩中景物皆有所指,如此刻意深求,不免有些牽強附會。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在月光下,清風徐來,詩人在徘徊,孤鴻、翔鳥也在空中徘徊,月光朦朧,夜色蒼茫,他們見到什麼: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憂思獨傷心』。這表現了詩人的孤獨、失望、愁悶和痛苦的心情,也為五言【詠懷八十二首】定下了基調。

阮籍五言【詠懷八十二首】,是千古傑作,對中國古代五言詩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但是劉勰說:『阮旨遙深。』【文心雕龍·明詩】鍾嶸說:『厥旨淵放,歸趣難求。』【詩品】上李善說:『文多隱避,百代之下,難以情測。』【文選】卷二十三都說明阮籍詩隱晦難解。阮詩隱晦難解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多用比興手法。而這是特定的時代和險惡的政治環境及詩人獨特的遭遇造成的。


參考資料

1、魏耕原等.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詩歌鑑賞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2:798-799
2、吳小如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307-308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