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揚州慢·淮左名都(姜夔·宋代)

古詩詞文(中小學教材)作者:古典詩詞發布:延章

2022-12-2 00:08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德興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chún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chuàng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譯文
丙申年冬至這天,我經過揚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薺草和麥子。進入揚州,一片蕭條,河水碧綠淒冷,天色漸晚,城中響起淒涼的號角。我內心悲涼,感慨於揚州城今昔的變化,於是自創了這支曲子。千岩老人認為這首詞有【黍離】的悲涼意蘊。

注釋
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
至日:冬至。
維揚:即揚州今屬江蘇
薺麥:薺菜和野生的麥。
彌望:滿眼。
戍角:軍營中發出的號角聲。
千岩老人:南宋詩人蕭德藻,字東夫,自號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學詩,又是他的侄女婿。
黍離:【詩經·王風】篇名。『黍離』表示故國之思。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jiěānshǎo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kuī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譯文
揚州自古是著名的都會,這裡有著名遊覽勝地竹西亭,初到揚州我解鞍下馬停留一會兒。昔日繁華熱鬧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金兵侵略長江流域地區,洗劫揚州後,只留下殘存的古樹和廢毀的池台,都不願再談論那殘酷的戰爭。臨近黃昏,淒清的號角聲響起,迴蕩在這座淒涼殘破的空城。

注釋
淮左名都:指揚州。宋朝的行政區設有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揚州是淮南東路的首府,故稱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時,東為左,西為右。名都,著名的都會。
解鞍少駐初程:少駐,停留一會兒;初程,初段行程。
春風十里:這裡用以借指揚州。
胡馬窺江:指金兵侵略長江流域地區,洗劫揚州。這裡應指第二次洗劫揚州。
廢池:廢毀的池台。
喬木:殘存的古樹。二者都是亂後余物,表明城中荒蕪,人煙蕭條。
漸:向,到。
清角:淒清的號角聲。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kòu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譯文
杜牧俊逸清賞,料想他現在再來的話也會感到震驚。即使『豆蔻』詞語精工,青樓美夢的詩意很好,也難抒寫此刻深沉悲愴感情。二十四橋依然還在,橋下江水水波蕩漾,月色淒冷,四周寂靜無聲。想那橋邊紅色的芍藥花年年花葉繁榮,可它們是為誰生長為誰開放呢?

注釋
杜郎:即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揚州任淮南節度使掌書記。
俊賞:俊逸清賞。豆蔻:形容少女美艷。
青樓:妓院。
二十四橋:揚州城內古橋,即吳家磚橋,也叫紅藥橋。
紅藥:紅芍藥花,是揚州繁華時期的名花。



賞析
姜夔在這首詞裡用了他常用的小序。小序的好處就在於交代寫作的緣由和寫作的背景。而這首小序則更明確地交代了這首詞的寫作時間、地點、原因、內容、和主旨。讓人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詞人寫作此詞時的心理情懷。

這首詞充分體現了作者認為的詩歌要『含蓄』和『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白石道人詩說】的主張,也是歷代詞人抒發『黍離之悲』而富有餘味的罕有佳作。詞人『解鞍少駐』的揚州,位於淮水之南,是歷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竹西佳處』是從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化出。竹西,亭名,在揚州東蜀崗上禪智寺前,風光優美。

但經過金兵鐵蹄蹂躪之後,如今是滿目羔塢了。經過『胡馬』破壞後的殘痕,到處可見,詞人用『以少總多』的手法,只攝取了兩個鏡頭:『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和滿城的『廢池喬木』。『薺麥青青』使人聯想到古代詩人反覆詠嘆的『彼黍離離』的詩句,並從『青青』所特有的一種淒艷色彩,增加青山故國之情。『廢池』極見蹂躪之深,『喬木』寄託故園之戀。

這種景物所引起的意緒,就是『猶厭言兵』。清人陳廷焯特別欣賞這段描寫,他說:『寫兵燹後情景逼真。「猶厭言兵」四字,包括無限傷亂語,他人累千百言,赤無此韻味。』【白雨齋詞話】卷二這裡,作者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連『廢池喬木』都在痛恨金人發動的這場不義戰爭,物猶如此,何況於人!這在美學上也是一種移情作用。

上片的結尾三句:『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卻又轉換了一個畫面,由所見轉寫所聞,氣氛的渲染也更加濃烈。當日落黃昏之時,悠然而起的清角之聲,打破了黃昏的沉寂,這是用音響來襯托寂靜更增蕭條的意緒。『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來是天氣給人的觸覺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說『吹寒』,把角聲的淒清與天氣的寒冷聯繫在一起,把產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聲把寒意吹散在這座空城裡。

聽覺所聞是清角悲吟,觸覺所感是寒氣逼人,再聯繫視覺所見的『薺麥青青』與『廢池喬木』,這一切交織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間上來說都統一在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聯繫在一起。着一『空』字,化景物為情思,把景中情與情中景融為一體,寫出了為金兵破壞後留下這一座空城所引起的憤慨;寫出了對宋王朝不思恢復,竟然把這一個名城輕輕斷送的痛心;也寫出了宋王朝就憑這樣一座『空城』防邊,如何不引起人們的憂心忡忡,哀深恨徹。

詞的下片,運用典故,進一步深化了『黍離之悲』的主題。昔日揚州城繁華,詩人杜牧留下了許多關於揚州城不朽的詩作。可是,假如這位多情的詩人今日再重遊故地,他也必定會為今日的揚州城感到吃驚和痛心。杜牧算是個俊才情種,他有寫『豆蔻』詞的微妙精當,他有賦『青樓』詩的神乎其神。可是,當他面對眼前的凋殘破敗景象,他必不能寫出昔日的款款深情來。揚州的名勝二十四橋仍然存在,水波蕩漾,冷峻的月光下,四周寂籟無聲。唉,試想下,儘管那橋邊的芍藥花年年如期盛放,也很難有人有情思去欣賞它們的艷麗。詞人用帶懸念的疑問作為詞篇的結尾,很自然地移情入景,今昔對比,催人淚下。

縱觀全詞,行文的基調都籠罩在一種悲涼悽愴的氛圍中。無論是詞人所見到的『薺麥青青』、『廢池喬木』還是在黃昏里聽到的『號角』和『空城』還是詞人自身所想到的杜牧『難賦深情』和不知亡國恨的『橋邊紅藥』,都是一種悲劇的寫照。

情景交融是這首詞在寫作表現手法上最顯著的一個特點。移情入景,樂景寫哀,都是詞人經常使用的手法。特別是樂景寫哀,詞人在文中寫了大量的樂景:名都,佳處,二十四橋……可是,寫樂景是為了襯托哀情,是為了對比『現在』的慘狀:名都的凋殘,佳處的弊壞,二十橋的冷寂……正如王夫之所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用今昔對比的反襯手法來寫景抒情,是這首詞的特色之一。

上片用昔日的『名都』來反襯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風十里揚州路』杜牧【贈別】來反襯今日的一片荒涼景象『盡薺麥青青』。

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賞』、『豆蔻詞工』、『青樓夢好』等風流繁華,來反襯今日的風流雲散、對景難排和深情難賦。以昔時『二十四橋明月夜』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的樂章,反襯今日『波心蕩、冷月無聲』的哀景。下片寫杜牧情事,主要目的不在於評論和懷念杜牧,而是通過『化實為虛』的手法,點明這樣一種『情思』:即使杜牧的風流俊賞,『豆蔻詞工』,可是如果他而今重到揚州的話,也定然會驚訝河山之異了。借『杜郎』史實,逗出和反襯『難賦』之苦。『波心蕩、冷月無聲』的藝術描寫,是非常精細的特寫鏡頭。二十四橋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簫』的風月繁華已不復存在了。詞人用橋下『波心蕩』的動,來映襯『冷月無聲』的靜。『波心蕩』是俯視之景,『冷月無聲』本來是仰觀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為俯視之景,與橋下蕩漾的水波合成一個畫面,從這個畫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詞人低首沉吟的形象。總之,寫昔日的繁華,正是為了表現今日之蕭條。

善於化用前人的詩境入詞,用虛擬的手法,使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餘音繚繞,餘味不盡,也是這首詞的特色之一。【揚州慢】大量化用杜牧的詩句與詩境有四處之多,又點出杜郎的風流俊賞,把杜牧的詩境,融入自己的詞境。

此詞在表現姜夔的詞風清雅空靈上非常突出。運用『清』『寒』『空』『波心』『冷月』等詞極力表現語言上清雅空靈。同時,用『猶厭言兵』表現兵燹之後的殘破;用杜牧名句表現揚州昔日的繁華;用『二十四橋』『波心蕩』『冷月無聲』表現清幽傷感的氣氛;用『橋邊紅藥』表現『寂寞開無主』的荒涼,這些造境都是用來表現意境上清雅空靈。詞人的筆法是清雅空靈的,卻寄寓深長。用低婉的聲調,清剛峭拔之勢、冷僻幽獨之情,寫出了戰爭帶給揚州城萬劫不復的災難。


參考資料

1、陸林.白話解說·宋詞.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220-221
2、劉文忠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748-1749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