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五石之瓠(莊子·先秦)

古詩詞文(中小學教材)作者:古典詩詞發布:延章

2022-12-1 20:31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yí)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shí。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piáo,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為wèi其無用而掊pǒu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jūn手之藥者,世世以洴píngkuàng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之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yuè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jiàng。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zūn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譯文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贈送我大葫蘆的種子,我將它培植起來後,結出的果實有五石容積。用大葫蘆去盛水漿,它的堅固程度太脆弱而無法舉起來。把它剖開做瓢,卻因太大而沒有適於它容納的東西。這個葫蘆不是不大呀,我因為它沒有什麼用處而砸爛了它。』莊子說:『先生實在是不善於使用大東西啊!宋國有一善於調製不皸手藥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絲絮為職業。有個遊客聽說了這件事,願意用百金的高價收買他的藥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們世世代代在河水裡漂洗絲絮,所得不過數金,如今一下子就可賣得百金。還是把藥方賣給他吧。」遊客得到藥方,來取悅吳王。越國發兵入侵吳國,吳王派他統率部隊,冬天跟越軍在水上交戰,大敗越軍,吳王劃割土地封賞他。能使手不皸裂,藥方是同樣的,有的人用它來獲得封賞,有的人卻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絲絮,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現在你有可容五石東西的大葫蘆,為什麼不把它系在身上,作為腰舟而浮游於江湖,卻擔憂它大而無處可容納呢?看來先生你還是心竅不通啊!』

注釋
:葫蘆。惠子:宋國人,姓惠名施,做過梁惠王的相。惠施本是莊子的朋友,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許多篇章中所寫惠施與莊子的故事,多為寓言性質,並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魏王:即梁惠王,又稱魏惠王。貽:贈送。樹:種植、培育。實:結的葫蘆。石:形容容積。舉:拿起來。瓠落:又寫作『廓落』,很大的樣子。呺然:龐大而又中空的樣子。為:因為。掊:砸破。固:實在,確實。龜:通作『皸』,皮膚受凍開裂。洴:浮。澼:在水中漂洗。絖:古同『纊』,絲綿。方:藥方。鬻:賣,出售。說:同『悅』,取悅。難:發難,這裡指越國對吳國有軍事行動。將:統率部隊。裂:劃分出。一:同一,一樣的。或:無定代詞,這裡指有的人。以:憑藉,其後省去賓語『不龜手之藥』。慮:考慮。一說通作『攄』,用繩絡綴結。樽:本為酒器,這裡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種鳧水工具,俗稱腰舟。蓬:草名,其狀彎曲不直。有蓬之心:喻指見識淺薄不能通曉大道理。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