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石壕吏(杜甫·唐代)

古詩詞文(中小學教材)作者:古典詩詞發佈:延章

2022-11-24 19:17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夜捉人。

譯文
日暮時投宿石壕村,夜裏有差役到村子裏抓人。

注釋
暮:傍晚。
投:投宿。
石壕村:現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陝縣東七十裏。
吏:官吏,低級官員,這裏指抓壯丁的差役。
夜:時間名詞作狀語,在夜裏。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出門看一作:出看門

譯文
老翁越牆逃走,老婦出門查看。

注釋
逾:越過;翻過。
走:跑,這裏指逃跑。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譯文
官吏大聲呼喝是多麼兇惡,婦人大聲啼哭是多麼悲苦。

注釋
呼:訴說,叫喊。
一何:何其、多麼。
怒:惱怒,兇猛,粗暴,這裏指兇狠。
啼:哭啼。
苦:悽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shù

譯文
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戍邊在鄴城。

注釋
前致詞:指老婦走上前去對差役說話。前,上前,向前。致,對……說。
鄴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陽。
戍:防守,這裏指服役。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譯文
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死。

注釋
附書至:捎信回來。書,書信。至,回來。
新:剛剛。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譯文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回來了!

注釋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暫且。偷生,苟且活着。
長已矣:永遠完了。已,停止,這裏引申為完結。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譯文
家裏再也沒有別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孫子。

注釋
室中:家中。
更無人:再沒有別的人了。更,再。
惟:只,僅。
乳下孫:正在吃奶的孫子。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譯文
因為有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但進進出出都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注釋
未:還沒有。
去:離開,這裏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孫』兩句一作『孫母未便出,見吏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譯文
雖然老婦我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

注釋
老嫗:老婦人。嫗:年老的女人。
衰:弱。
請從吏夜歸:請讓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請,請求。從,跟從,跟隨。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譯文
立刻就去投向河陽的戰役,還來得及為部隊準備早餐。

注釋
急應河陽役:趕快到河陽去服役。應,響應。河陽,今河南孟州,當時唐王朝官兵與叛軍在此對峙。
猶得:還能夠。得,能夠。
備:準備。
晨炊:早飯。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譯文
夜深了,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的哭泣聲。

注釋
夜久:夜深了。
絕:斷絕;停止。
如:好像,仿佛。
聞:聽。
泣幽咽:低微斷續的哭聲。有淚無聲為『泣』,哭聲哽塞低沉為『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譯文
天亮後我繼續趕路,只能與老翁一個人告別。

注釋
明:天亮之後。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獨:唯獨、只有。



賞析
【石壕吏】是一首傑出的現實主義的敘事詩。它以『耳聞』為線索,按時間的順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從投宿敘起,以告別結束,從差吏夜間捉人,到老婦隨往;從老翁逾牆逃走,到事後潛歸;從詩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別,整個故事有開始、發展、高潮、結局,情節完整,並頗為緊張。詩的首尾是敘事,中間用對話,活動着的人物有五六個之多,詩人巧妙地借老婦的口,訴說了她一家的悲慘遭遇。詩人的敘述、老婦的說白,處處呼應,環環緊扣,層次十分清楚。

詩人虛實交映,藏問於答,不寫差吏的追問,而只寫老婦的哭訴,從哭訴中寫出潛台詞、畫外音,將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婦的『前致詞』中,有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詩人寫老婦的哭訴,語言樸實無華,一個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婦的口吻,且隨着內容的多次轉韻,形成憂憤深廣、波瀾老成,一唱三嘆,高低抑揚的韻致,使沉鬱頓挫達到極致。

全詩述情陳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愛憎之外,都是對客觀事物的描述。在這裏,詩人通過新穎而巧妙的藝術構思,將豐富的內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體的形象裏,澆注於客觀的敘述中,讓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讀者,讓故事本身去顯露詩人的愛憎。這種以實寫虛,以虛補實,虛實相映的藝術手法,使全詩顯得簡潔洗鍊,而又蘊涵豐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單刀直入,直敘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讀者不能輕易放過。在封建社會裏,由於社會秩序混亂和旅途荒涼等原因,旅客們都『未晚先投宿』,更何況在兵禍連接的時代。而杜甫,卻於暮色蒼茫之時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個小村莊裏借宿,這種異乎尋常的情景就富於暗示性。他或者是壓根兒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鎮已蕩然一空,無處歇腳。總之,寥寥五字,不僅點明了投宿的時間和地點,而且和盤托出了兵荒馬亂、雞犬不寧、一切脫出常軌的景象,為悲劇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環境。浦起龍指出這首詩『起有猛虎攫人之勢』,這不僅是就『有吏夜捉人』說的,而且是就頭一句的環境烘托說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綱,以下情節,都從這裏生發出來。不說『徵兵』、『點兵』、『招兵』而說『捉人』,已於如實描繪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個『夜』字,含意更豐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縣吏『捉人』的手段狠毒,於人民已經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同時,詩人是『暮』投石壕村的,從『暮』到『夜』,已過了幾個小時,這時當然已經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發展,他沒有參與其間,而是隔門聽出來的。『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兩句,表現了人民長期以來深受抓丁之苦,晝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寢不安席,一聽到門外有了響動,就知道縣吏又來『捉人』,老翁立刻『逾牆』逃走,由老婦開門周旋。

從『吏呼一何怒』至『猶得備晨炊』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句,極其概括、極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婦』的尖銳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兩個狀語『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縣吏如狼似虎,叫囂隳突的橫蠻氣勢,並為老婦以下的訴說製造出悲憤的氣氛。矛盾的兩方面,具有主與從、因與果的關係。『婦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來的。下面,詩人不再寫『吏呼』,全力寫『婦啼』,而『吏呼』自見。『聽婦前致詞』承上啟下。那『聽』是詩人在『聽』,那『致詞』是老婦『苦啼』着回答縣吏的『怒呼』。寫『致詞』內容的十三句詩,多次換韻,明顯地表現出多次轉折,暗示了縣吏的多次『怒呼』、逼問。讀這十三句詩的時候,千萬別以為這是『老婦』一口氣說下去的,而縣吏則在那裏洗耳恭聽。實際上,『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不僅發生在事件的開頭,而且持續到事件的結尾。從『三男鄴城戍』到『死者長已矣』,是第一次轉折。可以想見,這是針對縣吏的第一次逼問訴苦的。在這以前,詩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寫出了縣吏的猛虎攫人之勢。等到『老婦出門看』,便撲了進來,賊眼四處搜索,卻找不到一個男人,撲了個空。於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兒去了?快交出來!』老婦泣訴說:『三個兒子都當兵守鄴城去了。一個兒子剛剛捎來一封信,信中說,另外兩個兒子已經犧牲了!……』泣訴的時候,也許縣吏不相信,還拿出信來交縣吏看。總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處境是夠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縣吏的同情,高抬貴手。不料縣吏又大發雷霆:『難道你家裏再沒有別人了?快交出來!』她只得針對這一點訴苦:『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這兩句,也許不是一口氣說下去的,因為『更無人』與下面的回答發生了明顯的矛盾。合理的解釋是:老婦先說了一句:『家裏再沒人了!』而在這當兒,被兒媳婦抱在懷裏躲到什麼地方的小孫子,受了怒吼聲的驚嚇,哭了起來,掩口也不頂用。於是縣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謊!不是有個孩子哭嗎?』老婦不得已,這才說:『只有個孫子啊!還吃奶呢,小得很!』『吃誰的奶?總有個母親吧!還不把她交出來!』老婦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她只得硬着頭皮解釋:『孫兒是有個母親,她的丈夫在鄴城戰死了,因為要奶孩子,沒有改嫁。可憐她衣服破破爛爛,怎麼見人呀!還是行行好吧!』但縣吏仍不肯罷手。老婦生怕守寡的兒媳被抓,餓死孫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老婦的『致詞』,到此結束,表明縣吏勉強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後一段雖然只有四句,卻照應開頭,涉及所有人物,寫出了事件的結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表明老婦已被抓走,走·時低聲哭泣,越走越遠,便聽不到哭聲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婦一再哭訴、縣吏百般威逼的漫長過程。『如聞』二字,一方面表現了兒媳婦因丈夫戰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聲,另一方面也顯示出詩人以關切的心情傾耳細聽,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兩句,收盡全篇,於敘事中含無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時,老翁、老婦雙雙迎接詩人,而時隔一夜,老婦被捉走,兒媳婦泣不成聲,作者只能與逃走歸來的老翁作別了。老翁的心情怎樣,詩人作何感想,這些都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餘地。


參考資料

1、王瑋.杜甫詩全集詳註.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118-120
2、於海娣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72-173
3、蕭滌非.杜甫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111-112
4、李靜等.唐詩宋詞鑑賞大全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101
5、蕭滌非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483-486.
6、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7、川北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