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論語十二章(孔子及其弟子·先秦)

古詩詞文(中小學教材)作者:古典詩詞發佈:延章

2022-11-23 22:46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學而】

譯文
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複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也不生氣,不也是品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注釋
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這裏指孔子。
時習:按時溫習。時,按時。
不亦說乎:不是很愉快嗎?不亦……乎,常用於表示委婉的反問。說,通假字,同『悅』,愉快。
慍:生氣,發怒。
君子:這裏指道德上有修養,有才德的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學而】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呢?』

注釋
吾:人稱代詞,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進行自我檢查。三,泛指多次。一說,實指三個方面。省,自我檢查、反省。
為人謀:替人謀劃事情。
忠:竭儘自己的心力。
信:誠信。
傳:傳授,這裏指老師傳授的知識。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注釋
十有五:十五歲。有,同『又』,用於整數和零數之間。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站立,站得住。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認為天是世間萬物的主宰。命,命令。
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通常認為是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
從心所欲:順從意願。
逾矩:越過法度。逾,越過。矩,法度。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譯文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麼就可以憑藉這一點去做老師了。』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為政】

譯文
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不學習就會心中充滿疑惑而無定見。』

注釋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疑惑。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dān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譯文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注釋
簞:古代用來盛飯食的圓形竹器。
堪:能忍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注釋
之:代詞,它,這裏指學問和事業。一說,仁德。
者:代詞,……的人。
好:喜好,愛好。
樂:以……為快樂。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gōng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譯文
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着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雲。』

注釋
飯疏食,飲水:吃粗糧,喝冷水。飯,吃。水,文言文中稱冷水為『水』,熱水為『湯』。
肱:這裏指胳膊。
於:介詞,對,對於。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譯文
孔子說:『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注釋
焉:於此,意思是在其中。
善者:好的方面,優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譯文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

注釋
川上:河邊。
逝:往,離去。
斯:代詞,這,指河水。
夫:語氣詞,用於句末,表示感嘆。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譯文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向卻不可改變。』

注釋
三軍:指軍隊。
奪:改變。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譯文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注釋
篤志:堅定志向。篤,堅定。
切問而近思:懇切地發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切,懇切。
仁:仁德。



賞析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所選十二則,一方面闡述了學習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態度和勤學好問、實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闡述了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對後世的教育理論影響極大。另外,還有關於思想道德修養的問題,教育人為人處世的原則等論述。

第一章從學習方法講到個人修養,學以致用,體現學習的價值。學而時習之強調知識的學習需要自覺,不斷實踐。有朋自遠方來體現學習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慍體現個人修養與別人知不知道沒有關係,而是不求名利,自我進步。

第二章強調隨時都該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養。

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進德修業的發展過程。隨年齡增長,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第四章強調思考是學習的關鍵,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

第五章闡明學與思的辯證關係,即學和思要相結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修身要經受困苦,貧窮的考驗,表現了顏回安貧樂道的君子形象。

第七章體現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

第八章講富貴和仁義之間如何抉擇,體現了孔子寧願貧賤而堅守義,不義之財不可取的觀念。

第九章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請教,取長補短,同時要有端正的態度。

第十章這句話是孔子對於時間流逝,生命短暫的感嘆。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

第十一章強調堅守志向,要捍衛自己的人格,堅守氣節,

第十二章講提升個人修養的方法,即要博學,篤志,切問,近思,這也是求仁的途徑。


參考資料

1、教育部組織編寫.語文七年級上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8(2017-6重印·)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